APP下载

人文关怀对精神科危急事件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2014-06-07白小娜肖路平刘小娟

河北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精神科关怀人文

白小娜 肖路平 刘小娟

随着社会医学的进步,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服务是每位临床工作者需要注意的问题。精神科是较为特殊的临床科室,患者的思维能力、情感能力、控制能力往往不受自主控制[1],需要更多的关心、照顾,并且时刻警惕危急事件的发生,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人文关怀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文关怀是对患者人权尊重的表现,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能够安抚精神疾病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恐惧感,帮助患者配合医疗护理活动,降低危急事件的发生率,防患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康复。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针对精神科危急事件将人文关怀护理运用到临床中,探讨人文关怀对护理质量的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精神科住院的患者3012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4 例,女1948 例;年龄19~68岁,平均(39.85±15.98)岁。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2001 例;精神分裂症377例。狂躁症126例,抑郁症108例,抑郁状态7例,癔症137例,强迫症6例,老年痴呆2例,兴奋状态93例,焦虑状态1例,双相障碍154例。职业:干部1046 例,工人979例,无业625例,学生362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08 例,高中988例,大专及以上1016 例。所有患者均无其他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行人文关怀护理。另外将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行人文护理前的2788 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其中男1189 例,女1599 例;年龄18~70岁,平均(42.17±13.06)岁。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895 例;精神分裂症352例。狂躁症104例,抑郁症112例,抑郁状态10例,癔症102例,强迫症16例,老年痴呆23例,兴奋状态61例,焦虑状态4例,双相障碍199例。职业:干部1123 例,工人895例,无业369例,学生401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900例,高中1006 例,大专及以上882例。2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种、职业、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人文关怀护理内容

1.2.1 人文素质的培养:护士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护理的重要基础。表现在知识、情感、修养、观念、意志、人际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方面。精神科患者不同于躯体疾病的患者,其行为往往难以令正常人理解,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够培养护士的同情心,更加关心患者,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主要培养措施包括:专家讲座、情景演示、临床模拟、岗前培训等方法。针对语言、手势等细节进行纠正,加强对观察力和注意力的培养,及时发现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异常,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2]。

1.2.2 建立危急事件抢救流程图:将精神科危急事件进行统计,根据常见危急事件建立预防及处理的流程图,从而有助于防患于未然,并且在遇到危急事件时能冷静判断、按程序步骤进行处理,防止护士手忙脚乱造成处置不当。流程图内容为:评估精神状态→精神分类→急救药品分类→三防监护→隔离危险物品→安全检查→常见损伤、意外处理步骤→风险补救程序→医护人员自我保护→上报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流程图的熟悉了解工作,牢记其内容,做到有章可循[3,4]。

1.2.3 病房环境氛围及安全管理:除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外,还要注意安全管理。走廊、窗台、阳台和顶楼的防护,地板、易碎品、门窗玻璃的防护要派专人检查维修;定人管理危险物品,利器刀具等危险物品要严格管理,避免被患者利用导致危害事件[5]。病房配备保安人员24 h值班,一旦发生危急状态或病情变化时帮助护士疏导处理,防止患者病情发作出现伤人、伤己、毁物、出逃等行为。对于家属探视也要严格管理,注意勿携带危险物品入内。

1.2.4 加强家庭与社会支持:入院初期,护士要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用柔和的语调安慰患者,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使患者信任护士,配合医疗护理活动,切忌打骂、威胁患者。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和参与,要鼓励家庭成员和其亲密的朋友多陪伴,关心患者,增强交流。家庭成员的关怀是护士所不能替代的,对精神疾病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护士要与家属结成统一战线,使患者在家人的宽容、亲切、温暖的关怀中逐渐康复,感受到自己并未被家庭和社会抛弃,从而有利于恢复心理健康[6]。

1.2.5 丰富患者的住院生活:组织各种业余活动丰富患者的生活,鼓励他们参加危险性小又适合锻炼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或开展棋类、绘画、书法、朗诵等文艺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脱离不良心理状态,体验成功的感受和存在感[7]。

1.2.6 满足特殊心理需求[8]:患者由于性格及生理的原因,总有特殊的心理需求,如女性患者会有经期、梳洗、化妆等特殊要求,护理人员要帮助其满足这些需要,多交流,多沟通,并指导特殊生理时期需要注意的问题,保护患者的隐私,用耐心、善良和专业素养打动患者,赢得他们的信任,才能使患者对护士吐露真实的想法,根据患者的内心采取对应解释和疏导工作,缓解精神压力,主动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期间2组患者精神科危急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住院精神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行为障碍的评分[9],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国版评定住院患者的总体幸福感[10],于出院前通过对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精神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比较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科危急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结果表明,精神科危急事件主要包括怨恨敌意、暴力冲突、自杀自伤、出走外逃和其他意外等方面,其中观察组怨恨敌意、自杀自伤、暴力冲突、出走外逃和其他意外的例数分别占8.90%、4.12%、1.53%、2.95% 和 2.03%,对照组分别占 24.35%、15.50%、10.80%、7.78% 和 4.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精神科危急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例(%)

2.2 2组患者行为障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NOSIE各项评分明显得到改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退缩、总积极因素、病情估计评分明显增多,激惹、总消极因素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比较

表2 2组患者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项目 观察组(n=3012 ) 对照组(n=2788 )社会能力 31.06 ±3.14*23.68 ±5.12社会兴趣 19.37 ±3.06* 15.13 ±4.03个人整洁 24.15 ±4.15* 19.08 ±3.94激惹 1.98 ±2.04* 10.66 ±3.11退缩 10.16 ±1.89* 7.28 ±2.93总积极因素 80.22 ±6.17* 62.05 ±6.39总消极因素 15.03 ±5.28* 28.36 ±6.15病情总估计 190.27 ±8.69*163.27 ±7.36

2.3 2组患者总体幸福感的比较 2组患者GWB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64分的例数明显降低,≥70分的例数明显增高,平均分达到7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3。

表3 2组患者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比较 例(%)

2.4 2组患者对人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2组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问卷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对人文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例(%)

3 讨论

医疗服务是医疗技术水平的延伸,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内容。除了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护士的情感培养、人文素质培养在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文关怀护理是护理品质的体现,通过护士进行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尤其对于精神疾病的患者能够信任护士,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在护士的关心、爱护下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本研究中,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在怨恨敌意、暴力冲突、自杀自伤、出走外逃和其他意外等精神科危急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行为障碍得到明显改善,NOSIE各项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的幸福感得到增强,GWB评分≥70分的例数明显增高,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精神科患者在意志、情感、精神方面与正常人比较有很大差异,人文关怀是不嫌弃患者的缺陷,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包容、照顾他们,用高质量的护理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康复。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是医学模式的转变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发展的需要,重视患者人格的需要,提高了护理质量,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这也是改善医患关系,使之成为构建新型和谐医院的根本保证。

1 王巧芸.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2:80.

2 袁建华.加强人文素质的学习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2011,8:235-236.

3 周琦.精神科病房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防范.西部医学,2009,21:1617-1618.

4 张淑芳,王爽.精神科急诊风险评估及护理干预.中国医药科学,2012,2:142-143,153.

5 张丽英,练亚芬,姜美兰.精神科急诊患者危机状态67例的应急处理.护理与康复,2013,12:551-553.

6 贾春岚,赵海英.人文护理对精神科患者的效果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7-9.

7 肖丽红,徐萍,周燕萍,等.人文关怀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14:139-140.

8 万恒静,闵卫红.精神科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状况的质性研究.上海护理,2013,13:26-29.

9 魏月玲,李遵清.精神科开放病房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23-327.

10 陈锦成,黎彩萍.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我安全管理效果评价.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461-462,463.

猜你喜欢

精神科关怀人文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