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病发病现状的社区调查报告

2014-06-07张娟辉

河北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病率依从性

张娟辉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近年来其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2]。高血压的流行规律于年龄、性别、地区、季节、饮食习惯、经济水平、遗传和个体差异有关。1958至1959年,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我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3]。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血压升高是心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也成为中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我国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普及率还很低,坚持服药治疗的更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为 30.9% ~ 41.3%[4-6]。此外,农村的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明显低于城市,男性低于女性。作为心脑血管病独立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其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自我形成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包括膳食不平衡,吸烟,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和心理压力增加。内科学第7版指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差别,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高血压病以中老年多见。为明确高血压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我们对石家庄市煤机街社区进行了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普查对象为石家庄市煤机街社区。该社区有12963 人。18岁以下2160 人,18~30岁1600 人,其中男800人,女800人;30~40岁3120 人,男人2200 ,女人920人;40~50岁2300 人,男1152 人,女1148 人;50~65岁1000 人,男600人,400人;65岁以上1703 人,男903人,女800人;18岁以下未作普查,其余人口普查人数占该年龄段总人口数的90%,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共普查人口9723 人。

1.2 方法 问卷调查法。受检者均18岁以上,由1名专职全科主治医师检查,高血压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11年基层版)》有二级以上医院确诊,护士为初级护师,受检对象在半年内完成。

2 结果

18岁以上人口调查9723 人,共发现高血压病例834人,患病率8.57%。834例患者中,男534例,占调查男性人口的14.7%,女300例,占调查女性人口的7.37%。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世界高发的慢性病之一。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舒张压≤90mm 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或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 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3级[7]。在我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有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且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

表1 本社区高血压病不同年龄发病情况

国内的研究也发现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主要并发症知识和擅自停药造成的危害等几个方面的知识都比较缺乏[8]。调查高血压病在社区自然人群的发病率现状未见文献报道。煤机街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显示:男性患病率约是女性的两倍,患病率随年龄而呈明显上升趋势,30岁以上患病率为19.3%,年轻化趋势明显,社区是预防高血压病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医生任重道远,应重视30岁以上人群血压监测及高血压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形杀手”。然而在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却很低。据资料显示我国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人仅占患者总数的30.2%,进行治疗者24.7%,得到有效控制的仅为6.1%。相当于美国20年前的知晓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对基层社区卫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医生要重视高血压的继续教育学习,搞好高血压的社区宣教,为社区居民做更广泛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要根据文化、经济、环境和地理的差异,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让更多的居民认识到高血压特点、原因和并发症的有关知识,认识到高血压是常见病和可控制的疾病,通过干预患者戒烟、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控制血糖、体重等可逆性危险因素,积极控制治疗高血压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和习惯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血压控制达标,心、脑、肾并发症就不会出现。目前一般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至少<140/90mm 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 Hg。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期性高血压为主,降压目标是收缩压140~150mm Hg,舒张压 <90mm Hg但不低于65~70mm Hg。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近年来,尽管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或认识已有很大提高,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但它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既是一种在我国城乡普遍流行的疾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可以减少患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等疾病的风险,从而有效保护人民健康,降低疾病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随着疾病模式的转变,高血压的防治策略转向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模式,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与社区功能的不断完善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社区高血压防治要按着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与三级预防相结合,开展一体化的综合防治。几项简单的第一级预防措施在5年的研究中就能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再加上高血压的第二级预防,就能使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下降约75%[9]。通过对煤机街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得知30岁以上男性同志占据多数,这可能与当今男性的社会角色有关,他们往往是家庭的支柱,他们精神压力大、社交频繁、饮食不合理、夜生活较多可能促使了这群人患高血压。解决社区高血压问题,必须社区家庭参与,构建社区卫生保健网,以社区医生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多部门协作,动员全社区参与社区高血压防治计划。高血压防治具体要从合理膳食,减少钠盐,使用食盐勺,减少膳食脂肪,使用控油壶,注意补充钾和钙,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做起。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告知还要长期规律服药治疗,定期监测血压,使血压控制达标,这样社区医生就能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1 刘力生.高血压研究一百年.中华心血管杂志,1996,24:243.

2 陆再英,钟南山等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3 吴争鸣,夏立平,包国祥主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和技能.2011 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132.

4 王保华,李福君.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976-977.

5 于黎,朱大乔.原发性高血压药物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3-35.

6 杨林.老年高血压病92例服降压药依从性差原因及护理干预.南通大学学报,2006,26:225-226.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11.129.

8 刘佳,李然,李军.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天津护理,2009,9:7-9.

9 傅华主编.社区预防与保健.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6.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患病率依从性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