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4-06-07姜伟华

河北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坏疽盐酸下肢

姜伟华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及脂类代谢异常,可以导致一系列全身并发症,其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全身病变之一。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的延长,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我国一般人群经年龄校正后外周动脉的发病率为12%,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病率达 19.47%[1],约50%糖尿病患者在发病10年后,可发生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病变以膝关节以下动脉血管的狭窄或阻塞为主,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异常和疼痛,若病情严重可因机体供血不足,导致肢体坏疽,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的重要原因。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血管扩张剂,其主要作用是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及对拮抗非特异性钙离子,能有效改善组织缺血、缺氧。本研究选取2010至2012年在我院的84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至2012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84例,其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42~74岁,平均(56.8±6.4)岁;病程4~15年,平均(6.5 ±0.4)年;糖化血红蛋白 7.20% ~9.82%,平均(8.20±1.18)%。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男18例,女24例,治疗组男16例,女26例。2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1)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下肢血管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定的《2010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2)排除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不将其纳入研究:①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病变国;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③血压控制不理想者;④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⑤给药前2周,已经其他药物治疗血管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行饮食、血糖、血脂及血压常规控制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以上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00 mg,1次/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2周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出凝血常规进行检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变,对临床疗效进行了有效评价,结果如下:显效:经治疗后,患者所有的症状,如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和冷感等都有十分显著的好转,部分症状甚至完全消失。患者皮肤温度和颜色都有显著回升并趋于正常。有效:患者在治疗后,其自觉症状都有显著好转,同时皮肤温度与颜色比之治疗前改善明显;无效:治疗后,患者其自觉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皮肤色泽及皮肤温度和治疗前没有明显差别;恶化:患者的各项自觉症状在治疗后发现有加重现象,同时伴有肢端坏疽。经过客观物理学检查后,ABI值小于0.9,并提示患者的下肢动脉狭窄现象明显,如ABI值小于0.5则代表患者狭窄严重,值小于0.3时,则代表患者可能会发生坏疽。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 经过相同治疗时间后,对照组42例,有效9例,显效22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3.8%;治疗组42例,有效13例,显效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6,P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 n=42,例

2.2 2组患者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流量对比 2组患者治疗后ABI值、足背动脉管径均有好转表现(P<0.05),治疗组的ABI值、足背动脉管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 <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2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n=42,

表2 治疗前后2组足背动脉血流量比较 n=42,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ABI 足背动脉管径(cm)0.64 ±0.18 1.44 ±0.49治疗后 0.82 ±0.22* 1.81 ±0.50*治疗组 治疗前 0.63±0.25 1.34±0.45治疗后 1.02 ±0.30*# 1.90 ±0.51*#对照组 治疗前

2.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体位性低血压,症状轻微,未中断治疗。治疗后复查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肝肾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改变。

3 讨论

糖尿病的众多慢性并发症中,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非常普遍。在早期的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随着病情加重可表现为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严重供血不足可致肢体坏疽,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心脑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有研究表明与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异常有关[3];对于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存在以下方面:(1)血脂代谢紊乱。(2)血液流变学异常,其中血粘度在糖尿病患者中会表现出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会相应增加,使患者血流缓慢,形成血栓的机率加大,伴随着患者出现微循环障碍,其红细胞聚集指数也逐渐升高,明显降低了变形能力,增加了患者的血粘度,其周围血管会因缺氧或者缺血使得患者血栓加快形成,引起血管并发症。(3)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液中促前列环素生长因子减少,抑制因子增多;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减少同时血栓素合成酶活性增强,TXA2增多,TXA2/PGI2的比例失调;血小板活性增强,凝血通路激活,纤溶受抑,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和栓塞的进程。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中,强调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针对下肢病变进行治疗,主要有内科用药治疗、中药内服及熏蒸、外科手术、介入治疗,近年来还出现了干细胞治疗的新方法。其中内科用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着眼于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和血液的高凝状态及抗感染,常用血管扩张剂、溶栓抗凝药,合并神经病变时联合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感染坏疽时联合使用抗生素。

盐酸丁咯地尔是一种非选择性的肾上腺受体抑制剂,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使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液粘度下降;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改善微循环使组织耐缺氧能力增强,保护缺血再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4]。在临床中,盐酸丁咯地尔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脑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和周围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血管性痴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间歇性跛行、雷诺综合征、血管性痉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突发性耳聋等。在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中亦有重要作用,其中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为主[5]。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客观物理学评价方面也有很好表现,治疗组的ABI值、足背动脉管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

综上所述,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有效、实用、安全,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1 管珩,刘志民,李光伟,等.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27.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编.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3.

3 王明烨,兰丽珍.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3-244.

4 王莲香.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中国药师,2007,10:1021-1022.

5 王琼,王海芸,许巧巧,等.盐酸丁咯地尔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26.

猜你喜欢

坏疽盐酸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盐酸泄漏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探析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CT诊断价值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合成盐酸芬戈莫德的工艺改进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