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4-06-07龚志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6期
关键词:房性早搏诊断率心电图

龚志菊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

龚志菊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探讨并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DCG)用于冠心病(CHD)心律失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当中选取80例,分别对其使用常规心电图与DCG对其进行监测与诊断,并将两种测量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监测方式中,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共诊断出阴性病症38例,阳性病症结果42例,阳性诊断率为52.5%;而DCG检测共检测出阳性病例50例,阴性病例30例,其阳性诊断率为62.5%,两种诊断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DCG在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成对以及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的二三联率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P<0.05),而DCG在室性、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DCG在检测CHD心律失常方面相比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常规心电图;DCG;CHD;心律失常

所谓心律失常即指人体心脏搏动的规律与频率发生改变,或者是人体心脏的搏动起源位置发生改变亦或是心脏搏动在冲动传导时出现异常情况等症状[1]。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亦随之有了较大提高,而与之相对应的,中老年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也随之逐年增高。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脏类疾病,其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与其他症状并发出现,如冠心病等[2]。如今,临床常使用常规心电图与DCG对CHD心律失常症进行诊治,本文就DCG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治CHD心律失常症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方法:在本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当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80例患者当中,共有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龄范围为43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55.23岁。所选患者均被明确确诊患有冠心病,其中,共有59例患者患有心绞痛,21例患者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症(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CMI)。患者病程为1个月~15年,平均病程为3.2年。

1.2 诊断方法

1.2.1 常规心电图诊断:在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时,让患者以平卧体位躺在病床上,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同时通过言语交流等方式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情绪。此外,在检查前需嘱咐患者勿服用影响监测结果的药物。本次研究中,常规心电图监测所用仪器型号为:NEC-3321(产于日本),属于12导联连续描记心电图检测仪,其描记纸速为每秒25 mm。在记录过程中,需保证记录仪的基线处于无干扰与平稳状态,从而保证记录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在检测过程中,若心电图测量仪的T波低于1/10同导联R波,且ST段水平下降幅度超过0.05毫伏,那么则为ST-T缺血性改变[3]。

1.2.2 DCG诊断:本次研究中所用DCG检测仪为美国生产的12导联DCG,此型号的DCG能够对患者进行24 h的动态心率记录。在记录过程中,为避免患者体位影响诊断结果,所以检测过程中需对患者进行多体位检测,且在检测时,患者应稳定好自身情绪,或通过交流等方式消除焦躁、不安等负面心理,以此规避患者自身情绪对诊断结果的影响[4]。在检查过程中,对于患者出现的气短、胸痛、胸闷以及心悸等症状需进行详细记录,并记好症状发生的状态及发生时间[5]。

以上两种检查方式的阴、阳性判定规则为,阳性:①ST段的检测结果以等电位线作为基础标准,当ST段记录图出现下降或水平型,且变化幅度超过0.1毫伏时,则判定为阳性;②记录图像的下移时间≥1毫秒;③患者两次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的时间间隔超过1毫秒,ST段的检测结果以J点之后80毫秒为有效值。阴性:除以上情况外,则判定为阴性[6]。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2.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对比:由表1可看出,DCG在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成对以及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的二三联率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P<0.05),而DCG在室性、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两种心电图的检测结果对比表 [n(%)]

2.2 两种心电图的阳性诊断结果对比:由表2可看出,两种监测方式中,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共诊断出阴性病症38例,阳性病症结果42例,阳性诊断率为52.5%;而DCG检测共检测出阳性病例50例,阴性病例30例,其阳性诊断率为62.5%,两种诊断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种心电图的阳性诊断结果对比表

3 讨 论

心律失常往往会与心脏类疾病并发,如冠心病、心肌病等。而使用DCG能够较好地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7]。在临床应用中,DCG对检测心律失常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尤其是冠心病与心肌梗死等患者,这些疾病本身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而DCG能够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率,从而为防猝死措施的制定提供前提条件,此外DCG在筛选呼吸暂眠症、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判定方面同样具有较高的正确诊断性[8]。

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分别对其使用常规心电图与DCG对其进行监测与诊断。结果显示,常规心电图检测诊断出阴性病症38例,阳性病症结果42例,阳性诊断率为52.5%;而DCG检测共检测出阳性病例50例,阴性病例30例,阳性诊断率为62.5%,两种诊断方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DCG在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成对以及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的二三联率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P<0.05),而DCG在室性、房性早搏早发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阳性诊断结果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DCG在诊断CHD心率失常症方面比常规心电图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性,且其长达24 h的连续监测,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详细的病情动态图,从而为制定医治措施提供更加详细的资料,此外,常规心电图的检测范围远少于DCG的使用范围。因此,DCG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沈红伟.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2013,11(7):173.

[2] 李博.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141-142.

[3] 游梅.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J].求医问药,2013,11(12):152-153.

[4] 靳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求医问药,2013,11(7):176-177.

[5] 钱菁菁.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0):124-125.

[6] 汤喜红,孙玉敏.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2,7(11):106.

[7] 刘海燕.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13-114.

[8] 赵小平,王兴.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比较[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4):269-271.

R541.4

B

1671-8194(2014)36-0220-02

猜你喜欢

房性早搏诊断率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SmartPatch与动态心电图对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
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动态心电图特征分析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患者房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