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郊县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的发展及其个体差异

2014-06-06董及美倪玉菁

关键词:理解能力信念错误

董及美,倪玉菁

(1.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2.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中国香港999077)

郊县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的发展及其个体差异

董及美1,倪玉菁2

(1.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22;2.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中国香港999077)

采用新的位置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以山东某郊县105名3岁至5岁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郊县学前儿童在5岁左右能比较好地理解错误信念任务;在理解有关位置错误信念方面,学前儿童经历了从不理解到内隐理解再到外显理解水平的发展阶段变化。结果提示,不能以全或无的方式划分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考虑到他们家庭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

学前儿童;错误信念;内隐理解;外显理解

一、引言

错误信念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并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而是基于其对客观世界的内在心理表征[1]。目前的研究结果已基本达成较为一致的观点:学前儿童在4岁左右可以理解错误信念的概念[2]。然而,考虑到儿童的家庭生活背景等条件对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潜在影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前儿童能够理解错误信念概念的具体年龄会有差异;同时,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的儿童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差异[3]。

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从无到有的时间界限虽然比较明显,但其发展变化过程并不是一个全或无(all or none)的状态,而是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个体来看,学前儿童对错误信念问题的回答并不是一直正确或一直错误,从总体来看,他们的反应也经历了一个波动的过程[4]。因此不能用单纯的二分法(通过或不通过)对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做出评估,而需要加入其他指标来细化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水平。

Karmiloff-Smith(1992)提出了认知发展的表征重述理论(Representational redescription theory,RR)[5],认为个体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从内隐信息逐渐变成心理的外显知识的过程,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水平:内隐(I),外显(E1),外显(E2),外显(E3)。在知识的学习程度达到外显水平之后,还需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个体在意识层面及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上有明显的提高。

首先,在内隐(I)水平上的知识表征对周围环境的刺激进行分析并做出反应,获得的信息是内隐性质的,在此基础上,个体能够做出正确的行为反应;第二个水平是外显(E1),此阶段的表征开始达到外显水平,但却还未通达到个体的意识层面,反应为不能用言语进行报告;外显(E2)水平时知识的表征能够通达于个体的意识层面,但不能用言语进行报告;外显(E3)水平时个体能用言语对其内在表征进行报告。Karmiloff-Smith认为,个体表征水平的变化,就是通过表征重述逐渐把认知程序中的内隐信息外显化,逐渐变得能为认知系统其他部分利用的过程。

尽管对知识的内隐与外显的划分并没有一致的看法,但这一区分在认知发展与认知科学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可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从而为认知发展的实质及内在机制的揭示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部分研究者对错误信念的内隐—外显理解变化过程展开了调查与研究,相关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对错误信念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理解—内隐理解—外显理解三种理解水平的过渡与发展[6-9]。与一般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不同,考察内隐理解水平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在形式上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目的在于能够诱发学前儿童对错误信念理解的无意识的行为反应,从而推测他们是否具有错误信念概念的内隐理解能力。具体来说,首次的目光注视是较好地预示儿童是否能够对错误信念概念有内隐理解水平的行为反应指标之一[6-8]。

为了对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儿童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其他言语及行为表现亦是重要的研究资料。儿童在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时,经典的任务设计及问题提问并不能够反映出儿童的内隐理解水平。当儿童处于错误信念的内隐理解阶段时,他们对错误信念问题的回答虽然可能与完全不能理解错误信念的儿童相同,但实际的理解水平可能有差异。因此,从内隐理解的水平上来细化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以一所普通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借鉴Clements&Perner[6]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编,对郊县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水平进行考察,分析其错误信念理解水平的发展变化轨迹,为错误信念理解的内隐-外显理解水平的过渡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山东郊县的一所普通幼儿园小班及中班随机选取3.70~5.10岁之间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测试,最终有效被试为105人。考虑到社会经济条件对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中儿童的特定背景决定本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有相似社会经济条件水平的儿童。

由于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发展可能存在一个明显的年龄转折,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以大致6个月为时间间隔①由于整体被试年龄范围有限,各组的年龄跨度实际并不满6个月。,将儿童分为三个年龄组别: 3.70~4.19岁、4.20~4.69岁与4.70~5.10岁,对不同年龄组之间的错误信念发展情况进行考察,从而对学前儿童错误信念发展的年龄转折点进行探讨。

被试的年龄分组及性别信息如下表所示: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二)测试工具

1.意外位置错误信念任务(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后面简称为“位置错误信念”)。本研究的位置错误信念任务以Wimmer&Perner[10]的标准错误信念任务为基础,并依据Clements&Perner[6]的错误信念任务设计,将正确与错误反应的方向进行明确区分,观察儿童的首次目光注视方向,以此分析儿童是否有内隐理解反应。

任务使用的材料包括两只小老虎玩偶、两个房子模型、两个颜色及形状不同的小桶,以及一个小皮球。在一张桌子的两边分别摆放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前面各有一个小桶,两只小老虎分别住在两个房子中。其中,两个房子的摆放位置、两个小桶以及小老虎的摆放位置都进行随机化处理。故事讲完后的问题包括:记忆问题——你还记得两只老虎一起把球放到哪个桶里去了吗?事实问题——皮球现在在哪个桶里呢?位置错误信念问题——老虎又想出来踢球时会最先跑到哪个桶里去找皮球?为什么?现在你和它一起去找找球吧。

对整个施测过程进行录像。事后观察分析儿童的语言和行为反应。包括:在听到问题后的首次目光注视方向、听到问题后手的指向及对问题的口头语言回答以及与小老虎一起找球的动作。

如果儿童在回答他人错误信念理解问题时,首次目光注视方向错误,口头回答亦错误,表明他们不理解错误信念的概念;如果儿童的目光首次注视方向正确,但回答错误(包括听到问题后手的指向及口头回答,以下同),表明他们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处于内隐水平阶段。

计分时,内隐与外显理解水平分开计算。内隐理解得分:属于内隐理解水平得1分,不属于则为0分。外显理解水平得分:儿童正确回答错误信念问题得1分,正确回答为什么得1分,两个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得0分,外显理解水平得分在0~2分之间。

2.语言能力测试任务。由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存在密切关联,研究中对儿童的语言能力也进行测查。使用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的常识和词汇测试部分测查儿童的语言水平。语言测验以一对一的方式在安静的房间内进行。常识部分包括23个问题,最高分23分;词汇部分包括22个问题,连续5次错误之后停试,最高分为44分。为了平衡任务顺序,以上测试任务的顺序进行随机化处理。

3.信度分析。抽出总体人数的1/3,由第二个人员(教育心理学背景的博士生)进行计分,对位置错误信念的评分分别计算评分者之间评分的一致性百分比。其中,位置错误信念任务的外显理解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百分比为94.4%,评分信度α值为0.95,内隐理解水平的评分者之间一致性百分比为86.1%,评分信度α值为0.81。

三、研究结果

(一)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情况

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郊县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考虑到相关因素的影响,首先对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等变量之间的相关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与其它变量的相关值

结果显示,儿童的语言能力(常识和词汇)、年龄及入园年龄与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皆为显著正相关。

(二)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年龄发展分析

从相关结果来看,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与年龄有显著相关。下面采用表1中所列的年龄分段方法,将学前儿童分为3.70~1.19岁、4.20~4.69岁与4.70~5.10岁三个年龄组,分析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三个年龄组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分数的平均数及标准差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学前儿童位置错误信念理解能力

为了进一步考察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年龄发展趋势,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组别之间在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上的成绩变化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学前儿童对位置错误信念(F=5.909,p=0.004)的理解呈现出显著的年龄发展趋势。从组间配对比较结果来看,三组中4.70~5.10岁组儿童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成绩显著高于3.70~4.19岁组及4.20~4.69岁组,同时后两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学前儿童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能力在4.70~5.10岁之间有一个质的发展变化。

(三)学前儿童对位置错误信念理解的内隐及外显水平差异分析

1.三种理解水平过程的χ2分析。首先进行三种理解水平的χ2分析:不理解、内隐理解(只有首次目光注视正确),以及外显理解(回答正确)。分析三组年龄被试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年龄较小的儿童没有错误信念概念或者对错误信念概念的理解处于内隐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处于不理解与内隐理解水平的人数在逐渐下降,同时外显理解水平的人数则在不断增多。在本研究中,被试在5岁左右能够正确回答错误信念问题的人数达到了50%。三组儿童在不同理解水平上的差异检验结果:χ2= 9.661,df=4,p=0.047,由此可见,学前儿童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有显著的三阶段水平的差异。

表4 位置错误信念理解三种水平的χ2分析结果

进一步将前两组儿童合并之后进行χ2检验,即分析3.70~4.69岁与4.70~5.10岁两组儿童在三种理解水平上的差异情况,结果显示,差异仍然显著:χ2=8.848,df=2,p=0.012,而在将后两组儿童合并之后进行检验时,即3.7~4.19岁与4.20~5.10岁两组儿童在三种理解水平上的差异则不再显著:χ2=3.103,df=2,p=0.212。

为了分析3.70~4.69岁与4.70~5.10岁两组儿童的理解水平差异情况,继续进行理解水平的合并分析。首先,确认两组儿童在不理解与内隐理解水平上差异并不显著:χ2=0.249,df=1,p =0.618;在此基础上,第一步合并内隐与外显理解水平:χ2=1.715,df=1,p=0.190,差异不显著;第二步合并不理解与内隐理解水平:χ2=9.659,df=1,p=0.003,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综上,3.70~4.69岁与4.70~5.10岁两组儿童在是否达到外显理解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未达到外显理解水平包括两种情况——不理解与内隐理解,即4.70~5.10岁组儿童在外显理解水平上有显著提高。

2.四种理解水平过程的χ2分析。考虑到学前儿童拿着玩偶一起寻找玩具的动作可能也是一个区分其内隐与外显理解水平差异的指标,接下来按照儿童的首次目光注视、寻找答案的动作,以及回答是否正确的表现对他们的理解水平进行重新分组,并分析三个不同年龄组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其中,理解水平1为不理解,理解水平2为只有目光或寻找动作正确或两者都正确,理解水平3是指只有口头回答正确,理解水平4是指回答与原因解释都正确。三组儿童在不同理解水平上的人数分布结果见表5。

表5 位置错误信念理解四种水平的χ2分析结果

由于超过1/5的方格内理论次数小于5,因此无法直接做χ2检验,只能从中查看三个年龄段在不同理解水平上的变化趋势。

从表5的数据来看,三个年龄组在不理解与内隐理解水平上的人数分布基本没有变化。此外,4.70~5.10岁组儿童中只有回答正确的人数比例比其他两组相对较高,但回答与原因解释都正确的人数并不多。结合表4的数据,该组儿童中真正理解位置错误信念的人数并不多。

四、讨论

(一)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年龄发展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学前儿童掌握错误信念概念的年龄约在4岁左右[2],或者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延后到5岁左右[3,11]。为了考察所选被试对错误信念概念的理解情况,本研究在对儿童进行年龄分组时,考察了不同年龄分割的结果,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初步推断:学前儿童在4岁8个月左右对错误信念概念的理解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由此可见,与其他研究中的城市儿童相比,对本研究所选学前儿童群体而言,理解错误信念概念的年龄的确有明显的延后现象。具体来说,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延迟时间可能在1年左右。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与兄弟姐妹的互动及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与儿童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关联密切[12]。具体来说,儿童与家庭成员对情绪与因果关系的讨论、母亲与儿童交流时的语言流畅性及儿童与兄弟姐妹的合作互动等都与其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有显著关联。此外,家庭中其他成年亲人的人数及每天与儿童互动的次数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13]。儿童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交谈对其错误信念概念的理解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母亲在与孩子的交谈中,进行与心理状态相关的讨论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14-17]。而本研究中学前儿童对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延后现象很有可能受到了与家庭其他成员(主要是父母或祖父母)的互动关系的影响。本研究中,儿童的语言能力(常识与词汇)与其位置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有显著相关,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假设。此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是本研究中儿童的主要照看者,他们一般都来自农村,受教育程度偏低,或从未接受过学校的正规教育,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较少会注意到相关知识和技巧的使用,缺少与儿童进行各种有效(指有利于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沟通互动,因此导致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相对较晚。

与本研究结果不同,莫新竹等人[1]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与农村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并无显著差异。从其研究的被试选择来看,农村被试年龄跨度为4.16~6.42岁,城市被试年龄跨度为3.75~5.83岁,虽然两组被试的年龄差异并不显著,但考虑到此年龄阶段是儿童理解错误信念的关键时期,组间的年龄差异仍会是造成不同研究结果的潜在因素。尤其是当农村被试年龄高于城市被试年龄的情况下,可能会将本来存在的差异去除。

(二)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内隐与外显水平之分

本研究中,学前儿童在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达到外显水平之前,他们已经能够通过首次目光注视或者与玩偶一起寻找物品的动作表现出了内隐的理解能力。学前儿童对位置错误信念的理解并不是全或无的状态转变,而是一个由不理解经过内隐再到外显水平的转变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波动。

根据Karmiloff-Smith所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可以推测:儿童在听到问题之后,首次目光注视正确或只有寻找玩具的动作正确表明儿童处于内隐(I)水平;当口头回答正确时处于外显(E1)水平;当口头回答正确且原因解释也正确时处于外显(E2)或(E3)水平。

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年龄在3.70~4.69岁与4.70~5.10岁的两组儿童虽然在外显理解水平方面差异显著,但在不理解与内隐理解的水平差异方面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为了更细致地揭示儿童在内隐—外显理解水平的过渡,还需对3.70岁之前的儿童进行考察对比。

当儿童在给出正确的口头答案之后,大部分儿童都没有给出正确的原因解释(见表5)。研究过程表明,在5岁之前,儿童虽然能够给出正确的口头答案,但此时的答案却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如眼睛看到玩具的现在位置,却忘了刚刚的答案是玩具最开始在的位置)。因此,本研究被试能够在外显水平上理解位置错误信念的年龄应在5岁之后。

已有研究结果[6,8]证实了学前儿童在能够正确回答错误信念理解的问题之前,已经拥有了内隐的错误信念理解概念,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观点。因此,在考察儿童错误信念的发展趋势及错误信念能力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要对学前儿童的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进行较细致的分析,不同的理解水平会使得其与其他变量呈现不同的关系状态。

(三)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初步的结论概括如下:

一是本研究学前儿童样本在接近5岁左右时对位置错误信念概念的理解有显著提高,相较于一般样本,本研究被试的位置错误信念理解水平发展有所延后。

二是学前儿童的位置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内隐理解—外显理解水平的发展变化过程,单纯的二分法水平划分不足以全面描述儿童的位置错误信念发展过程。

(四)贡献与不足

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过程并不是全或无的观点,细致分析儿童的内隐理解水平是必要的。本研究任务的设计基于Clements&Perner[6]的研究进行修订而成,然而,相较于外显错误信念理解水平的任务设计,区分内隐—外显理解水平的任务还需进一步标准化;同时,考虑到错误信念理解任务的多样性,为全面了解儿童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其他错误信念内隐—外显的发展变化历程也需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此外,作为心理理论“一族”中的重要一项能力,错误信念的研究非常重要,但对其他心理理论相关能力发展趋势的探讨同样必不可少,因此,从内隐—外显理解水平的过渡重新考察各项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趋势同样是重要且必要的。

此外,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山东某郊县幼儿园,且人数有限,本研究结果的适用性受到了明显限制。考虑到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发展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若要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与更大范围的适用性,需增大样本量,且对相关因素施加良好控制。

[1]莫新竹,黄秋平,张倩倩,等.城乡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4):523-527.

[2]Wellman H M.The child’s theory of mind[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0.

[3]李红.3~6岁城市与农村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4]Amsterlaw J&Wellman H M.Theories of mind in transition:a microgenetic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J].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2006,7(2):139-172.

[5]Karmiloff-Smith A.Beyond modularity: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cognitive science[M].Mass: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2.

[6]Clements W A&Perner J.Implicit understanding of belief[J].Cognitive development,1994,(9):377-395.

[7]Low J.Preschoolers’implicit and explicit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Relations with complex syntactical mastery[J].Child Development,2010,(81):579-615.

[8]Wang B,Low J,Jing Z,et al.Chinese preschoolers’implicit and explicit false-belief understanding[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30):123-140.

[9]Low J&Perner J.Implicit and explicit theory of mind:state of the art[J].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2,(30): 1-13.

[10]Wimmer H&Perner J.Beliefs about beliefs: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J].Cognition,1983,(13):103-128.

[11]Callaghan T,Rochat P,Lillard A,et al.Synchrony in the onset of mental-state reasoning:evidence from five culture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5,16(5):378-384.

[12]Dunn J,Brown J,Slomkowski C,et al.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other people’s feelings and beliefs: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antecedents[J].Child Development,1991,62 (6):1352-1366.

[13]Lewis C,Freeman N H,Kyriakidou C,et al.Social influence on false belief access:specific sibling influences or general apprenticeship[J].Child development,1996,(67):2930-2947.

[14]Ruffman T,Slade L&Crowe E.The relation between child and mothers’mental state language and theory of mind understanding[J].Child development,2002,(73):734-751.

[15]Harris P.Conversation,pretense,and theory of mind[C]//Janet Wilde Astington,Jodie A Baird.Why language matters for theory of mi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6]苏彦捷,覃婷立.亲子谈话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与发展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6.

[17]苏彦捷,刘艳春.亲子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发展:文化的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317-327.

责任编辑:杨旻

B844

A

1671-3842(2014)06-0072-06

10.3969/j.issn.1671-3842.2014.06.12

2014-08-30

董及美(1981—),女,山东淄博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学研究。

济南大学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学前儿童假装游戏对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X1345);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学前儿童假装游戏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多项认知能力的关系”(XBS1333)。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信念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不犯同样错误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