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研究

2014-06-06龚明俊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胜任排球教练员

张 霈,龚明俊

(1.河北工业大学 体育部,天津 300130;2.天津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

教练员是发展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关键因素。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乃至整个运动项目的发展水平[1]。因此,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

对我国排球项目而言,岗位培训是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更新知识、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的主要途径,也是教练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岗位培训目标比较宏观,部分培训课程对提高教练员胜任力水平的作用不大。并且以往对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的评价不够客观,体系也不尽完善。因此,构建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对客观、合理地评价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前我国体育科研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部分排球高级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等数据库,检索收集整理与教练员能力水平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本研究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在天津体育学院举办第十五期排球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期间,就评价高级教练员执教水平的相关问题访谈了36名专家和教练员。

1.2.3 特尔菲法

为了进一步简化指标体系,选取24名国内知名的排球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初选指标评判筛选。

1.2.4 因子分析法

在访谈和参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做相关处理,用分析公共因子来代替原始变量,达到准确筛选指标的目的。

1.2.5 逻辑分析法

在文献资料的整理、数据的采集以及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对获得的相关材料和问卷内容,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以阐明和总结本研究的观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指标的确定

2.1.1 初选指标

通过对收集到的评价教练员能力方面的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结合研究目的以及教练员专业能力特点、岗位培训特点和教练员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将科学组织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管理教育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再根据一级指标,逐层列出有可能成为次指标的二级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了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45项,构成了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的目标指标体系。为了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通过专家打分法对指标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确定35项二级指标作为初选指标。

2.1.2 二次筛选

由于经过专家筛选后的二级指标依然较多,根据筛选指标的精简性原则,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行二次筛选[2-3]。

表1 胜任力水平评价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总的方差解释

表2 因子(成分)矩阵

为了使研究简单化,从初选的35项指标中筛选出专家赞同率在90%以上的24项主要因子进行分析,并对这些因子进行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通过运算得出,本研究中样本指标KMO都在0.7以上,表明适合因子分析。然后对这些主要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于1的特征值有8个,大于3的特征值有4个,对应的累计贡献率为61.789%,若取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仍不到85%,但因为后面的特征值太小,多取几个因子效果也不大,因此,提取大于3的4个公共因子及其载荷矩阵,并对初始因子矩阵运用极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出正交因子矩阵 (表2)。

2.1.3 因子成分矩阵分析

根据专家建议,对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的评价体系进行了主因子指标分类和命名,确定为科学组织训练能力因子、指挥比赛能力因子、管理教育能力因子和科研与创新能力因子4个主成分因子。这4类能力目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能力水平的评价目标体系。

2.1.4 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

研究采用Saaty五级评分的计算方法,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利用权重公式:Wi=2[x(1+y)-Hi]/xy(1+y)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4](公式中的x为专家数,y为指标数,Hi是各指标序和),最终确定了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各项指标的权重 (表3)。

表3 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

2.2 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指标的主因子分析

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由科学组织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管理教育能力和科研与创新能力四项主因子构成。这四项能力和各单项能力内部要素间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2.2.1 科学组织训练能力的因子分析

从表3中看到,科学组织训练能力排在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首位,这说明专家普遍认识到排球教练员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科学组织训练的能力,高质量的训练是教练员提高运动队竞技能力的重要保证。它由技战术训练能力 (0.231)、技战术创新能力 (0.221)、体能训练能力 (0.192)、心理训练能力 (0.173)、选用训练方法的能力(0.172)和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 (0.171)6项因子构成。

在6项指标中,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技战术训练能力、技战术创新能力、体能训练能力和心理训练能力。总结起来,教练员科学组织训练能力主要体现在技战术、体能和心理能力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是决定一个排球队竞技能力高低的核心能力。并且,技战术训练能力和技战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程度高于心理训练能力和体能能力。对于一个球队而言,技战术水平对比赛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体能状态在比赛中的作用逐渐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比赛的结果。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体能储备是技战术正常发挥的保证。因此,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除了重视技战术训练外,也要加强体能和心理的训练。

制定训练计划的能力和选用训练方法的能力也是科学组织训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能力整体反映了教练员为有效进行科学训练所进行的规划和设计,是教练员实施科学训练所必须具备的辅助能力,是训练科学化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5]。

2.2.2 指挥比赛能力的因子分析

指挥比赛的能力对完善教练员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排球比赛是双方球队实力的决逐,也是双方教练员指挥比赛能力的较量。优秀的教练员能够把平时的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发挥到最优,尤其是与实力相当的队伍较量时,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在比赛的胜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关键时刻的暂停或换人都可能打断对方的进攻节奏,终止对方的进攻得分高潮,为本方防守反击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高水平的球队来讲,教练员指挥比赛的能力是其能力结构中很重要的一环。表3显示,教练员指挥比赛的能力主要由制定比赛作战方案的能力 (0.185)、合理安排阵型的能力 (0.173)、合理调整阵容的能力 (0.151)、收集对手信息的能力(0.148)、临场指挥能力 (0.127)、临场应变能力 (0.121)和合理利用规则能力 (0.102)7项指标组成。

由此也可见,对我国排球教练员指挥比赛能力的需求并没有局限于某单一方面,而是涵盖了综合指挥比赛的全过程。排球属于竞技类隔网对抗集体项目,由于本方或对方的技战术发挥及场景的不断变化,使比赛的结果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教练员要想在比赛中发挥出队伍的应有水平,就要有高超的指挥能力,把全队的力量集中起来,最大可能地发挥全队的优势,争取主动,增加最后的取胜机会。

2.2.3 管理教育能力的因子分析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了解到,教练员的管理能力是教练员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之一。管理能力与核心能力相比,从重要程度来说,不如核心能力,但它对于巩固和强化科学组织训练这一核心能力,提高优秀教练员综合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教练员能力全面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之一。管理是球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运动队生活和训练的整个过程,对球队形成良好的作风起到重要作用。

从表3可知,教练员的管理教育能力由教练员之间的协调能力 (0.174)、运动队管理能力 (0.149)、与运动员交流的能力 (0.137)、教练员的自我约束能力 (0.122)、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0.120)、教育运动员的能力 (0.109)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0.102)7项指标组成。其中,教练员之间的协调能力排在首位,可见作为运动集体的管理者,教练员在整个团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使队员抛开思想包袱,没有压力,真正感受到教练员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自觉地接受要求,积极投入训练和比赛。教练员的意识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意识和行为,所以教练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也是作为管理教育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作为管理者的教练员也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发现能力、对运动员的教育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2.4 科研与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科研与创新能力是完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必备条件,是实现教练员全能化不可或缺的能力。教练员具备了一定水平的科研能力,将运用最新的科研数据指导和监控训练实践,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不断创造新的训练方法,有助于运动员的成绩处于领先地位。它主要由调节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能力 (0.167)、利用高科技能力 (0.166)、掌握各种科研方法的能力 (0.124)和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能力(0.103)4项指标组成。

在比赛场上如何调节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能力是对教练员最需要掌握的能力,在科技攻关中要抓住这个重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5]。另外,掌握运用各种科研方法的能力、利用高科技能力和合理利用他人成果的能力也不容忽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前人的实践成果弥补教练员自身的不足,是教练员进行科学化训练、管理队伍和指挥比赛的重要专业辅助能力。

3 结论

根据教练员专业能力特点、岗位培训特点和教练员实际需求而开发的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及其子目标突出了教练员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反映了未来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新构建的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主要由科学组织训练能力、指挥比赛能力、管理教育能力和科研与创新能力四部分组成。这4项能力和各单项能力内部要素间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其中,科学组织训练能力是教练员专业能力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能力。

在专家咨询和专家调查基础上构建的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胜任力水平评价体系,以及用Saaty评判方法建立的该目标体系及各子目标权重系数表,能为体育相关部门综合评价我国排球高级教练员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参考。

[1]吴胜,吴刚,吴秋娟.基于胜任力特征理论的排球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4):11-14.

[2]邵威,刘超,李国.高校体育教师评价研究述评与反思[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3):52-55.

[3]成佩,林永峰.中、美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现状的比较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6):6-10.

[4]王凯,何江川,杨放.对中国国家男足主教练执教特征的多元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5):61-65.

[5]王艺兰.我国教练员知识需求、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6):81-84.

[6]刘鎏,王斌,时勘.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我国教练员素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6-118.

猜你喜欢

胜任排球教练员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