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014-06-06李兰忠
高 谊,李兰忠,杨 兰
(南开大学 体育部,天津 300071)
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事关我国人才储备、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的持续性发展。近几年的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2010年虽然总体上遏制了下降趋势,但是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仍然出现了下降,而肥胖和超重检出率则呈上升趋势[1]。大学生的这种体质状况与社会发展很不适应,对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日趋完善,以及学校体育被作为高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高校体育课成了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2]。因此,如何利用体育课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就成为体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应用文献计量法,对2008—2013年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旨在了解有关研究的最新动态及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为充分了解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笔者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对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进行了跨库高级检索。为尽量全面地检索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关键词“健康”或含 “体质健康”或含 “健康促进”,检索 “篇名”中含有 “高校”或含 “大学生”的,共检索到2008—2013年间的相关文献1 274篇。
对以上检索到的论文进行排噪 (去除非体育学科的文章)处理,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筛选,最终得到文章80篇,其中学位论文9篇,期刊论文71篇。在认真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检索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分布情况
2.1.1 有关研究的年代分布
从检索结果看,2008—2013年间的80篇文献按时间顺序各年度分布量为19、5、16、16、16、8,除2009年和2013年数量相对较少外,其他年度的研究数量基本持平(表1)。尽管近年来大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以上统计数据表明,从体育课着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行的研究并没有因此而有所增加,说明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表1 2008—2013年相关文献年代及期刊分布情况
2.1.2 有关研究的期刊分布
表1还显示了相关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其中体育类核心期刊占15篇,体育类普通期刊占56篇,体育专业学位论文占9篇,所占比例分别为18.75%、70%和11.25%。以上数据显示,该范畴的研究层次较低,相关成果多集中于普通期刊层次,结合成果总量可以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数量少,水平低。
2.1.3 有关研究的主题分布
以主要内容为依据,笔者对以上80篇文献进行了四个方面的主题划分:某体育项目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8篇);体育教学模式或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0篇);体育课程模式或体系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14篇);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8篇)。从以上分布情况来看,体育项目和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数量最多,占本文收集文献总量的60%,其他两个方向的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可见,体育项目和教学模式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图1 2008-2013年相关文献的主题分布
2.2 高校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研究的主题分析
2.2.1 体育项目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项目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的具体呈现形式,无论何种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最终都将体现在某个体育项目的教学中。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普通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的项目可达到20门之多,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不同项目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功效[3],于是以某体育项目为自变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且研究数量相对较多,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该类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多为横断面的研究,缺乏系统的区分和科学的延续。目前,该范畴的几乎所有研究,都属于对某一体育项目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描述性研究,而缺乏对体育项目健身功能的深层次的挖掘。如,李颂采用不同时间运球上篮监测大学生心肺功能,研究认为,大于6分钟的运球上篮测试可作为监测篮球爱好者或篮球选项班大学生心肺功能水平的新指标。肖宁的 《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 “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调查研究》,以健美操为主要运动方式进行干预,对缓解和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有一定的治疗与纠偏价值[4]。类似研究成果还有很多,但均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该主题的研究有的侧重于各体育项目健身功效的相互比较。例如,许桂芝在 《不同运动项目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效果的比较研究》中,探讨了健美、健美操、篮球、跆拳道、武术等项目的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身体成分、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不同影响[5]。丁庆龙以武术教学和健美操教学作为实验对照,结果发现两个项目的干预对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均有促进作用,且武术教学较健美操教学在立定跳远与握力方面提高显著[6]。
总的来说,该角度的研究大都为浅显的描述性研究,对于进一步改善大学生体质状况的指导意义并不大,建议有关学者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途径。
2.2.2 体育课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的独立稳定、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模型,其构成要素包括主题、目标、条件、程序、评价等。我国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的探讨,也是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雏形;到90年代初期,已经明确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7]。随后,有关成果不断涌现,相关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分类、特点、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8]。
近年来,许多一线的体育工作者从不同的教学层面研究体育教学模式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并成为又一研究热点。例如,探讨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探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研究,探讨不同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的影响,探讨印刷品、自主管理和完全运动三种不同类型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行为的影响等。
以上研究大多是基于学生整体 (即无论学生的体质情况如何都按照设定的模式统一进行教学)而进行的探讨,其弊端在于缺乏针对性、执行效果差、效率低。可喜的是,也有个别研究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从不同学生的体质情况、技能情况及体育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例如,2013年北京体育大学余岚的博士论文《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基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视角》,提出了由体育选项推荐、个性化选项教学和个性化运动处方组成的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推荐其选择不同选项进行学习,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运动处方等。类似思路的研究还有邓欣的 《“流动式”分层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他根据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把学生分成A层 (优质层)、B层(普通层)、C层 (初级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计划,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9]。黄昌武等人的论文 《边缘化大学生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以4名不同程度边缘化大学男生为个案,以体育游戏和拓展训练为主要干预内容,运用实验、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3个阶段共计12周的体育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另外,还有部分研究将体质教学项目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之中,以此强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
从以上研究来看,一方面,对于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某个项目为载体进行的,未必适用于其他项目,很少有研究者能够从项目群出发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且目前真正先进而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很少;另一方面,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密切联系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
2.2.3 体育课程模式或体系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等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目前,从体育课程实践角度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文献相对较少。多数研究站在理论角度来探讨高校体育的课程模式或课程体系的建设。例如,对于近年来大家所关注的学校体育课程应走向何方这一问题的研究,则集中于梳理体育课程改革思路、总结评价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及不足,最后提出改革的具体对策与措施[11]。
本研究范围内有少数是关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如谢冬兴在 《基于 “项群”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运用实验法与统计法,对基于 “项群理论”的高校体育 “双项目”课程模式进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双项目”课程模式扩大了学生 “三自主”选课空间,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和课外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的最大受益者[12]。孙兵在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立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这个根本,以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公共体育课程中分专项菜单式身体素质锻炼库为手段、以学生个体体质健康状况的报告→预警→干预三级制度为保障,建立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相适应的新型体育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苏娟的《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促进干预的研究》就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促进的干预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一套适合于不同学生潜能发展的健康课程体系,通过教学、科研、课题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3]。
总体来看,对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绝大多数是理论上的展望,这些研究成果对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大多比较宽泛,缺乏系统性和成熟的课程模式或体系,与教学实践结合也不够紧密,尚需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
2.2.4 教学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
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教学过程总是从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开始,然后再进行辅助练习、分解练习,最后进行完整练习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动作要领。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赋予运动技能教学新的内涵,倡导运动技能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教学要采用多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重视育人功能。
因而,创新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许多一线体育工作者正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虽然从检索结果看,该方向的文献数量还不多,但涉及的教学方法都比较新颖。如崔晓晖在 《排球游戏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中,对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身体机能、形态 (除了身高)、专业技能、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方面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14]。范晓明的 《对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表明,体育教学中运用情感策略对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发展有明显的效果[15]。王静的 《多角色乒乓球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采用多种 “角色扮演”的方法,有效促进了大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李亮的 《微格教学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容易掌握的单一技能,对每项运动技能逐一进行研讨并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的微型、小步教学,有效促进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16]。孙玮的《高校体育课促进学生健康的研究——基于美国SRARK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将美国SRARK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特点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较大程度的促进[17]。
体育教学方法主题在四个研究方向中比重最小,而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所以未来的研究重心应向该方向倾斜,改变当前该方向研究薄弱的状况。
3 问题及研究展望
3.1 实证研究总体较少
本次检索到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都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例非常小,约为6.3%。这种情况在体育课程研究领域尤为明显。今后的研究应加强理论研究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证研究的数量、广度和深度,而不应过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
3.2 相关研究纵向少、横向多,探究少、描述多
总体来看,关注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是当前国内大学生体质研究的热点,但这一方向的研究多是横断面的,缺乏系统的区分和深入的探究。接下来应在已有研究的水平上,根据各项目群的特征,科学、深入地发掘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制订具体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体育课程干预方案,并采用尽可能完整的体质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学途径。
3.3 相关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成熟
尽管在多年的探索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形成了一些有特色、能够增强学生体质且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丰富了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针对增强学生体质及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理论指导不清或理论基础似是而非。迄今为止所提出的体育教学模式虽多种多样,但真正意义上完善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并不多见,在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上缺乏依据,分类交叉且混乱。在 “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未来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简化操作流程,突出教学实践效果,强化可选择性和可操作性。
3.4 研究应重视大学生个性化差异
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研究多是通过大规模的体质调研,了解群体体质现状及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对群体或个体进行指导,存在忽视大学生个体间差异,以致研究效果及实践的针对性较差的问题。例如,在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上使用统一的标准,没有针对学生个体体质的变化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设定考核办法。未来的研究需要适当重视学生个体研究,加强对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把学生个体体质状况的改善作为主要目标,对 “问题”学生、 “问题”教学方法等开展一系列小范围、长时间、有针对性的实验追踪研究,探究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
[1]国家体育总局.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R].2011-09-02.
[2]高谊.试析高校体育中的素质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100-102.
[3]殷海涛,郭滨.运动干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7-90.
[4]肖宁.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的调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4):367-368.
[5]许桂芝,路俊艳.不同运动项目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效果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1):84-85.
[6]丁庆龙.武术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84.
[7]郭守靖,李茂堂.部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利弊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1):113-115.
[8]汪正毅,陈丽珠,金宗强,等.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研究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225-227.
[9]邓欣.“流动式”分层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25-127.
[10]黄昌武,胡荐晖,李伟峰.边缘化大学生的体育干预个案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1):81-86.
[11]孟庆光,胡国鹏.大学生体质健康动态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86-89.
[12]谢冬兴,江锡文,赖锦松.基于“项群”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0):92-96.
[13]苏娟.体育课程对大学生健康促进干预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06-108.
[14]崔晓晖,萧林静,李世远,等.排球游戏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69-72.
[15]范晓明.体育教学中情感策略对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9):243-244.
[16]李亮,张建业.微格教学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2):274-276+280.
[17]孙玮,朱亚云.高校体育课促进学生健康的研究——基于美国SRARK课程理念下的探究[J].运动,2012(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