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及其特征∗

2014-06-02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买买提祖农阿布都克力木

关键词:尉犁县罗布改革开放

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买买提祖农·阿布都克力木

(1.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新疆喀什844006;2.喀什师范学院法政系,新疆喀什844006)

新疆尉犁县境内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维吾尔族“罗布人”(又叫罗布淖尔维吾尔族人)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特殊的方言(目前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语三大方言之一)、生产生活方式、饮食、风俗习惯等,与周边其他维吾尔族群体有比较明显的差别。2012年10月份,笔者对尉犁县罗布人乡村社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采用了问卷、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法,并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就改革开放以来尉犁县罗布人的社会观念变迁及特征做一些描述和分析。

一、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

尉犁(又叫罗布淖尔)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腹地,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东邻若羌县,南依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且末县相望,西连库车、沙雅县,北与轮台县、库尔勒市、博湖县、和硕县、托克逊县、吐鲁番市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5.9万平方公里,辖7乡1镇50个行政村、9个社区。2011年县域总人口10.98万人,其中地方人口6.45万人,维吾尔族占51.6%,汉族占47.7%[1]。新中国成立后,尉犁县党委和人民政府领导罗布人进行土地改革,还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引进先进技术,使农牧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1982年在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承包责任制,克服生产上的平均主义,调整产业结构,使农牧业生产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尉犁县罗布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切实好处的同时,其在经济、婚姻、服饰、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经济观念的变迁

1.经济意识初步确立。罗布人一直以来生活在尉犁县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上,主要从事以渔猎、游牧为主,兼以农耕为辅的生产活动。这里虽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可供开发的大量土地,但是农牧业生产并没有得到发展,罗布人过着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苦难日子。为了维持生活,只好到河里抓鱼充饥,还有一些人靠吃蒲草根糊口,因此,被周边的外人称作“野人”。

建国前,尉犁县罗布人的生产生活属于典型的小农经济类型。有关这方面在《尉犁县文史资料》里有这样明确的记载:“40年代,尉犁县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良种、先进的农机具、耕作技术就根本不用提了。农牧民用人拉的或牛、马拉的铁犁或铅犁来翻地、种地。他们中有的在洪水淹过的生荒地上用树枝翻地,撒种。有的在湖边的湿地上,地也不翻,把种一撒,就回去了。这样种地是没有任何保障的。小麦、油料作物从发芽到收获,这段时间根本无人间津。浇水、锄草、管理、灭虫是根本就没有的事,只有到了收获期,才有人来看一下,有的话就收一些,没有就空着手回去。”[2]由此可见,当时尉犁县的罗布人仍停留在原始农户生产上,耕作方式极其落后,“靠天吃饭”现象普遍存在。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尉犁县农牧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但是在生产中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为了发展粮食生产,甚至毁林毁草场(“文化大革命”时期更为严重),阻碍了多种经营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尉犁县按照“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发展总方针,在粮食自给有余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棉花生产,棉花总产量逐年提高,同时,畜牧业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浪潮使罗布人民众逐渐意识到,仅仅靠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不能使自己走上富裕道路的,只有大力发展农牧业经济、从事经商以及把握商品市场规律,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2.先进生产观念逐渐形成。有关文献资料表明,直到改革开放,尉犁县罗布人还没有形成商品买卖观念,对获取的食物从来不分彼此,与大家一起共同享用。正如在《尉犁县的社会调查资料》里所记载的那样:“新中国成立后,县属喀尔曲尕村的罗布人经常聚集五六人带着野麻编织的网和鱼叉、大头棒、划着卡盆(独木舟)下湖,捕鱼回来,一任全村各家随意取食,食尽再捕,不分彼此。”[3]本地学者莫依丁·沙衣提的《尉犁回忆录》一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1979年笔者到喀尔曲尕乡收集歌谣时,得知了这里人共同使用每家种的甜瓜和蔬菜,之后我也亲眼看见了这种情况;1980年我到阿克苏普乡调研时,在一家店铺周边看到了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吃草,我问周边的人“这些鸡是谁家的?”他们都一样地回答说“这里的鸡一般没有主人”[4]。由此可见,原始的平均分配观念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改革开放后,尉犁县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1982年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农业联产责任制,大牲畜折价归户,各农户每年按合同交足农业税和土地提留后,剩下的收入归自己。在这种政策的推动下,罗布人的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生产方式、生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开始使用拖拉机带播种机播种,播种、耙、耱、中耕等作业机械化程度也逐渐提高,撒播基本不再使用;在玉米、小麦、棉花地普遍采用宽窄行形式,改变了过去的等行播种形式,使作物配置合理,便于通风采光,有利于作物生长;在灌溉方法上,采用小水畦灌、沟灌、块灌,基本上杜绝了大水漫灌和地块串灌;畜牧业生产连年增产,牧业生产逐步从“生产型”向“商品型”转变,提高了经济效益。1988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 925.96万元,其中粮食总产量1 464.7万斤,比1978年的2.31倍;棉花总产量160.2万公斤,比1978年的36.28倍;油料总产量5.4万公斤,比1978年的19.58倍;198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76.18元。到1988年底,全县各类牲畜存栏21.97万头,向社会提供商品畜1.56万头[5]。

(二)婚姻观念的变迁

改革开放前,在尉犁县罗布人的婚姻形式中,早婚、包办、童养媳等畸型的婚姻关系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如下:

1.择偶标准和方式逐趋多样化。尉犁县罗布人择偶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对已婚者结婚时择偶的条件进行了调查,要求在“人品”、“性格”、“家庭背景”、“外貌”、“学历”、“收入”等6项选项中选择1—3项。结果是,1970—1980年结婚的人看中对方条件主要限于“人品”、“性格”、“外貌”三项,其中有91.3%的人选择了“人品”,51.9%的人选择了“性格”,选择“外貌”的有27.2%,而“家庭背景”的只有19.6%。1990—2000年,罗布人的择偶标准比1970—1980年增加了“收入”、“学历”2项(见表1),说明“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已经成为部分人择偶的重要条件。这种现象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更看中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但看中对方的“家庭背景”、“外貌”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表1 尉犁县罗布人择偶标准的变化(单位:%)

在择偶方式上,1970—1980年结婚的人全部选择了“媒人介绍,父母决定”。在1990—2000年结婚的人以“媒人介绍,父母决定”相识的占37.9%,以“相互好感后托人介绍”方式结合的占17.4%,以“父母托人介绍”的占10.6%,以“亲戚朋友牵线”相识的占15%,完全自由恋爱的占19.1%(见表2)。显然,1990—2000年与1970—1980年相比,择偶方式增加了很多,择偶也更具自由性。虽然自由恋爱比例在上升,“媒人介绍,父母决定”的比例在下降,但通过自由恋爱相识的比例仍较低,仅19.1%,通过中介人介绍仍占主要比重,尤其是“媒人介绍,父母决定”还是占较大比例。

表2 尉犁县罗布人择偶方式的变化(单位:%)

2.通婚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历史上,由于自然地理封闭、交通闭塞,特别是尉犁县罗布人有“男不娶外女,女不嫁外村”的传统封闭婚俗,通婚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20世纪50年代以前,他们很少与外地通婚[6]。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交通的日益便利,尉犁县罗布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强,经济活动范围已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他们的婚姻范围也得到扩大。罗布青年人与外乡、外县、外市人结婚的比例越来越高。笔者根据尉犁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供的资料,对2012年1月4日至6月28日登记婚姻的317对配偶的住在地进行了统计。结果,在已登记婚姻的317对配偶中,与本乡人结婚的114对,占总结婚户数的35.96%;与外乡人结婚的137对,占总结婚户数的43.21%;与外县(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其他县)人结婚的25对,占总结婚户数的7.88%;与外市外地人结婚的41,占总结婚户数的12.93%。本调查结果表明,与非本乡人结婚的对数已占总结婚户数的64.04%。

3.结婚年龄呈现增大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前,尉犁县罗布人当中早婚是很盛行的,年青人一般多在十五六岁便结婚。改革开放以来,初婚年龄逐渐在变大,早婚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变。笔者对罗布人平均初婚年龄进行调查,1970—198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16.6岁,其中男为19岁,女为15.8岁;1990—2000年平均初婚年龄为25岁,其中男为26.7岁,女为21.4岁。以上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罗布人的初婚年龄呈增大趋势,笔者在调查中获得的数据显示,1990—2000年以来的平均初婚年龄比1970—1980年增大了8.4岁,其中男性增大了7.7岁,女性增大了5.6岁。

(三)服饰观念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后,尉犁县罗布人的服饰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一些特点:

1.服饰来源发生根本性变化。“就地取材”是罗布人传统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们一直到建国前夕,把羊、牛皮和猎获动物的皮以及用羊毛、野麻纤维纺织的且克曼布(一种土布)作为主要服装来源就充分说明这一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执行,他们开始自觉遵守有关动物保护法,逐步改变对野生动物狩猎的习惯,使得传统动物皮服饰来源中断。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呢料、毛料、混纺等高档衣料不断涌人县境各城乡家庭,服饰来源由土布衣料逐步向高档衣料转变,传统土织布服装受到严重冲击,西装、夹克、衬衫、羽绒服以及牛仔衣等服饰开始流行。

2.服饰样式渐趋时尚。尉犁县罗布人的传统服饰样式具有适合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一些特点。如男性的传统衣服主要是长衫(当地人称袷袢),无领对襟式,宽大,衣长至膝下,穿衣时用黑、蓝或枣红色长腰巾缠腰系衣。下穿宽裤(大裆裤),腰带是由粗线绳合股而成的。女性的传统衣服主要是夏季穿的花布长裙,或再穿背心式背甲,下穿花布长裤。冬秋季,上身大都穿粗纺羊毛衫、呢料衣服等[7]。

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迅速发展,罗布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传统服饰的这种长而宽松的样式既不适应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又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他们的服饰样式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如罗布人女子穿起了吊带装、低腰裤和高跟鞋,男子则穿上了西装、牛仔服、T恤、各类休闲服、皮鞋,中老年妇女服装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服饰也便装化。特别是女性服饰样式的设计上,开始使用曲线、弧线,这样设计的衣服显得更加贴身,给女性增添了不少妩媚。

(四)宗教信仰观念的变迁

1.理性的对待宗教信仰。过去,伊斯兰教在尉犁县罗布人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如“有灵魂存在、因果报应、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观念普遍流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过去许多不可知的、不能理解的现象都被认识并予以科学、合理的解释。尽管传统的宗教信仰观念在他们思想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一些中年人对这些观念不再像以前一样忠实地信仰,绝大多数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青年人不再相信灵魂、鬼神观念,至少表示怀疑的态度。由此可见,宗教在罗布人生活中的影响逐趋弱化,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2.正确地认识宗教问题。尉犁县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结合民族宗教工作的特点,利用宣传车、录像片、座谈会、发放宣传教育资料等多种形式,在机关、街道和农牧区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断加强对宗教人士、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活动三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管理工作机制。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罗布人懂得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政策,使他们能够深刻认识到宗教的本质和特征,他们在宗教观念上逐渐表现出一种正确对待宗教和宗教信仰问题的理性化态度,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味地盲目崇信宗教。

二、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的原因

(一)经济的发展是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的基础

1949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尉犁县组成党支部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在全县开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落后的尉犁县真正获得了快速发展的契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生产总值逐年增长。2010年尉犁县生产总值达到31.3亿元,同比增长9%。1978年全县生产总值的才2 673万元,2010年则达到了3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17倍。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农村基础和公益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最近年来,有步骤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了民生工程,涉及教育卫生、饮水问题、天然气入户、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低收入家庭保障房和廉租房等方面,各族群众享受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范围不断扩大。

(二)现代文化的传播是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文化的传播在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与外地进行的各种往来活动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尉犁县罗布人社会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其思想观念的进步;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根本性地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出行方式;电视、广播以及各类移动通讯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见表3)促进了传统保守观念的更新,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闲暇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思想观念不断的传入,在开启民智和风气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表3 尉犁县农村住户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单位:个)

(三)教育事业的进步是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的载体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尉犁县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984年11月,将各生产队教学点统一按地区划分为12所中心小学,1985年全县有各类小学12所、212个班,全县有在校中学生1 794人,在校小学生4 757人;1990年,全县有在校中学生2 390人,在校小学生5 058人[8]。随后,九年义务教育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截止2010年,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初中生入学率达96.1%;高中阶段招生率达34.93%。人均受教育年限有了大幅度提高,受过初中、高中以上教育的人口在县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正逐年上升。

学校教育的环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了正确的性别观念,男孩、女孩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使他们认识到男女在智力水平上并无太大差距,通过长期的共同学习,他们对彼此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罗布人农家子弟在大城市里上大学,他们在返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充当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重要载体,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三、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时无刻不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最终撼动了古老边陲上、相对沉寂的罗布人的头脑。罗布人社会观念在整个变迁过程中凸显出开放性、进取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1.开放性。长期以来,尉犁县罗布人在封闭的地理环境条件下生活,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组织分散,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这种“刀耕火种”生产类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产量很低,对土地资源以及相关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是为自己的消费而交换,“靠天吃饭”就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尉犁县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外界的交往与联系越来越增多。电话、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化传播媒介的导入,使罗布人民众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农村与世隔绝的封闭状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开放的思想最终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2.进取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尉犁县罗布人的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逐渐变宽,交通状况日益改善,狭隘的生活环境被打破,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人口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他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开始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经营观念发动“挑战”,积极主动开始向先进生产观念转变,大批人涌入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不断以实践活动强化着他们的市场观念。

3.自主性。在婚姻、服饰、信仰的选择上,体现尤为明显。罗布青年人与外地人结婚的比例越来越高,初婚年龄逐渐得到提高,早婚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传统服饰的长而宽松的样式既不适应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又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因此他们的服饰样式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尽管传统的宗教信仰观念在他们思想中仍有影响,但是很多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忠实地信仰;经济的发展、现代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事业的进步是导致尉犁县罗布人社会观念变迁的主要因素。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尉犁县罗布人越来越成为生活领域中能够自主的主体。这种新型社会观念的形成显然比传统依附型生活观念层次更高,是人和社会发展共同进步的重要标志。

[1]尉犁县人民政府网.尉犁简介[EB/OL].http://www.yuli.gov.cn/Category_8/Index.aspx.

[2]尉犁县政协委员会.尉犁文史资料:第5辑[M].库尔勒:巴音郭楞日报社印刷厂,2001:97.

[3]尉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尉犁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60.

[4]莫依丁·沙衣提.尉犁回忆录[M].维吾尔文版.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3:173.

[5]尉犁县地名委员会.尉犁县地名图志(内部资料)[M].乌鲁木齐:新疆地矿局测绘大队制印厂,1990:4-5.

[6]居乃地·拜克力.简论罗布淖尔维吾尔族人的风俗习惯[J].维吾尔文版.新疆文化,1987(1):35.

[7]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罗布人的风俗习惯[J].维吾尔文版.新疆文化,1996(5):44.

[8]尉犁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尉犁文史资料:第1辑[M].库尔勒:新疆新华印刷二厂,1991:6.

猜你喜欢

尉犁县罗布改革开放
新疆尉犁县农民技能培训现状分析与思考
罗罗布的狂想曲
黄沙金树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尉犁县棉花大田示范肥料对照试验报告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罗罗布
尉犁破获一起诈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