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的探讨

2014-06-01杨雪娇蔡岱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6期
关键词:同室产科母婴

杨雪娇 蔡岱青

(广东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产科,广东 汕头 515041)

产科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的探讨

杨雪娇 蔡岱青

(广东汕头潮南民生医院产科,广东 汕头 515041)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新的护理模式,选派专科知识丰富,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护理人员经过标准化职业培训后承担此项工作。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母亲床旁进行,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一对一的讲述和操作演示,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共同操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对未掌握内容者进行强化训练,直至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比较2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它有利于产妇早日恢复健康,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也有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护理模式;产科护理;临床应用

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是指新生儿的所有护理操作均在产妇床旁进行,以便产妇观察幼儿情况。我院已开展的项目包括新生儿抚触、沐浴、注射、足跟采血、听力筛查,健康教育等。这样,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产妇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新出生的宝宝的护理很是特别,与其他类型的护理相比,难度增大,因为新生幼儿是特殊的服务对象,他们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护理态度是否舒适、是否适当和是否满意没法用言语表达,没法进行监督,因此,护理新模式既保证了母亲和幼儿的安全,消除了母亲及家人的顾虑、有效避免了医院内部感染,又体现了人性化优质服务的需求,又给我们医院优质服务工程又增加了一个亮点,为以后更好的优质服务增加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的服务更上一层楼。

保障母乳喂养的实施,向父母提供妇产科的健康教育和相关事宜及咨询服务,传授有关育儿知识和方法和技术,让产妇尽快适应初为母亲的角色转变,以最快的时间从心理上接纳自己的宝宝,充分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38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约24岁,剖宫产220例,阴道分娩160例,住院天数3~8 d,平均住院日5.6 d,380例婴儿中,男婴203例,女婴177例体质量为2.6~4.4 kg,平均体质量3.2 kg,所有入选产妇均无合并症。随机将38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2组产妇家庭社会背景、认知方面、文化程度、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新生儿每天由护士包到洗婴室进行集体沐浴及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及预防接种集中在婴儿治疗室进行。向产妇发放《产妇健康指导》人手一册,每周2次,集中到示教室,由责任护士对产妇集中讲解母乳喂养、抚触,新生儿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产妇入院后,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有计划,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新生儿的一切护理都安排在妈妈病床旁进行,环境准备符合母婴同室的管理要求。对产妇及家属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包括顺产、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事宜,产妇的餐饮指导,产妇的健康与活动指导,乳汁不足及奶胀的处理。讲解母乳喂养知识,纠正产妇不正确的喂奶方法,扁平乳头的处理;新生儿的护理,新生儿喂养的姿势及方法,宝宝夜间哭闹的护理,新生儿吐奶打嗝的护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的宣教;介绍新生儿保暖的方法,早期教育和添加辅食及计划免疫程序等。对产妇及家属针对性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邀请产妇及家属参与共同操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对未掌握内容,进行强化训练,直至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

表1 2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例)

1.3 数据处理

选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见表1。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适合产妇的心理需求,也适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产床旁护理为年轻的母亲及家属提供了一对一的学习护理宝宝的机会,增加了母幼之间的感情,增加了母亲的护理知识,不仅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求知欲,也拉进了医护人员与产妇、家属之间的距离,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1]。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明显号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2],现将我院开展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取得的成效总结一下几点:①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了。②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改善了医患关系。新模式适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感和幸福感,并且为产妇回家后护理新生儿打好了基础,减轻了焦虑感,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③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3]。④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新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很高的自律性,严格要求自己,技术要规范,动作要轻柔。对新生儿要时刻充满爱心,与新生儿交流时语言要温和,表情要面带微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产妇的信任,避免了封闭式护理模式的弊端。总之,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是现代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值得推广。

[1] 张俊茹.母婴同室探视人员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22):2697.

[2] 陶娥娇.母婴同室新生儿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8):2025.

[3] 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5-846.

R473.71

:B

:1671-8194(2014)06-0231-02

猜你喜欢

同室产科母婴
反馈式健康宣教提升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意义分析
系统化健康指导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干预分析
护士主导的持续改进在规范母婴同室新生儿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认识产科大出血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