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4-06-01廖春霏
廖春霏
(广西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廖春霏
(广西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目的 了解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素质及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9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结果 受测的90名护士中,以少数民族占83.3%的精神科护士筛查出阳性症状占40%,且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占80.6%,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占88.9%。心理症状各因子的阳性筛查率分别在3.3%~27.8%,其中排在前5位的有:焦虑(27.8%),躯体化(23.3%),抑郁(17.8 %),6敌对(12.2%),恐怖(10%)。结论 年龄偏大、精神科护龄越长的阳性筛查率高,且以焦虑、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等症状相对明显,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特定性、社会环境等影响因素有密切相关。
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SCL-90
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服务对象为精神病患者,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失去自知力、思维紊乱、行为异常[1]。而精神科护士直接服务于这类特殊群体,容易造成身心健康的影响。本文采用SCL-90量表调查少数民族地区90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作原因分析,现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院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90名。其中,男性:10名(11%),女性:80名(89%)。少数民族:73名(81%),汉族:17名(19%)。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为32.2岁。中专学历:36名(40%),大专学历:45名(50%),本科学历:9名(10%)。高级职称:4名(4.5%),中级:20名(22.2%),初级:66名(73.3%)。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年限:20年及以上:25名(27.8%),11~19年:8名(8.9%),10年及以下:57名(63.3%)。在编护士为42名(47%),聘用制护士:48名(53%)。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自设问卷:内容包括姓名(也可不填)、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血型、学历、职称、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年限、所在科室。②90项症状清单(SCL-90):又名“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L. R. Derogatis)编制于1975年。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因子。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2]。
1.2.2 调查方法
由笔者把自设问卷和SCL-90量表分别发给临床精神科护士,并说明填表要求,由被调查者单独填写,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共发放96份,收回91份,无效1份,有效90份。
1.2.3 统计分析
问卷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统计,所有资料采用心理测验软件(北晨软件),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从90名精神科护士的SCL-90量表测量结果看,筛查出不同程度的阳性心理症状有36名,占40%。其中,从性别看,女性:36名,占100%。从民族看,少数民族:30名,占83.3%。从年龄分布上,40岁及以上:29名(80.6%)39岁及以下:7名(19.4%)。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年限,10年以上:32名(88.9%),10年及以下:4名,占11.1%。从职称看:高级:4名,占总数的100%;中级:18名,占总数90%;初级:13名,占总数的19.7%。
2.2 90名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症状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90名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症状测试结果
3 结 论
3.1 从本文调查结果看,以少数民族占83.3%的精神科护士筛查出阳性心理症状占40%,且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占80.6%,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占88.9%。提示年龄偏大、精神科护龄越长的阳性筛查率高。
3.2 从表1看,90名精神科护士SCL-90各因子的阳性筛查率分别在3.3%~27.8%,其中排在前5位项目:焦虑(27.8%),躯体化(23.3%),抑郁(17.8%),敌对(12.2%),恐怖(10%),轻度占92%,中度占8%。提示精神科护士主要出现焦虑、躯体化、抑郁、敌对、恐怖等心理症状。
3.3 原因分析
从上述二点结论分析,笔者认为,影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几方面因素。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3]。精神科护士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由于病情因素,出现思维混乱、情绪无常、甚至随时出现冲动攻击、伤人、毁物等危及生命安全的行为。精神科护士每天直接服务于这类特殊群体,既要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又要顾及自己的安危,工作中长期处于高度警惕、紧张、应激的高压状态,极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怖等心理症状,因此,精神科护士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时间越久,这种职业的高危压力越大,出现心理症状更为突出。②特定的工作环境因素:精神病专科医院地理位置大多都较为偏僻,实行封闭、半封闭的病房管理模式,使得精神科护士与外界处于半隔绝状态[3]。长期在这种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忧郁、恐惧等心理症状。同时,为了加强病房安全管理,精神科护理规范要求值班护士每隔15 min巡病房1次,特别是值夜班,这使护士消耗体力大,极容易导致身体疲乏、睡眠障碍、生活规律改变,产生躯体疾病。年龄偏大的精神科护士出现躯体化症状尤为突出。③社会环境因素:广西百色市地处广西西南地区,属于全国有名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4]。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精神卫生知识普及率低下等因素影响下,社会对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护士存在种种偏见,使精神科护士的社会价值定位较低,工作的辛苦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在工作中体验不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抑郁、敌对等心理问题。
[1] 程兆萍.精神科护士68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45-46.
[2]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37-239.
[3] 杨晓红,赵育红.影响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当代护士,2011,24(8):180-181.
[4] 黄华日.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病专科医院心理门诊首诊特点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93.
R192.6
:A
:1671-8194(2014)06-02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