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品种引进与繁殖保护技术研究
2014-05-30封晓帆
封晓帆
摘 要:为加强自然界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繁殖保护,以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精花百合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百合品种的物候期及年度生长规律,结果显示,细叶百合种子采用热水处理,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出苗率;兰州百合具有大面积推广的适应性;百合品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当土壤含水量在湿润的情况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病虫害可用药物防治。
关键词:百合;引种试验;繁殖保护;陕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78-02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原产于我国中温带纬度偏北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及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经济利用价值。陕北地区分布的百合品种主要为细叶百合,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破坏,细叶百合面临灭绝的边缘。除了实现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外,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规范化人工栽培[1]。在引种繁殖方面,细叶百合在其它地区也开展了人工繁殖工作,其最适宜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2]。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在陕北地区未有成果报告。本项目组开展榆林市百合品种引进与繁殖保护技术研究,详细观察了不同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物候期,并进行了不同繁殖方法的试验[3],为陕北地区引进优良植物品种和保护当地的濒危植物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属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70~140 5m。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其中,以此为界,北部是沙丘绵延的风沙草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6.1%,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3.9%。榆阳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多雨少,冷热剧变,光照条件较好,冬天气候干燥寒冷,水分供应较差,年均降水量358.1mm,且66%集中在7、8、9月,年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32.7℃,年日照时数2 666.6h,无霜期155d。
2 试验方法与内容
2.1 试验材料 成熟的野生细叶百合种子或鳞茎;种源地百合的鳞茎、鳞片;选择在卧云山植物园内引种驯化5a以上,已基本完成本土驯化的品种,分别选用种子、鳞茎或鳞片等材料,推广繁育,每年1次。
2.2 试验方法 广泛搜集榆林本地百合品种,将不同品种百合引种到卧云山植物园进行驯化,以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良好的百合品种;选择异地性状良好的百合品种,在卧云山植物园苗圃地建床管理,观察其在当地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气温、光照、土壤、湿度等因子的适应性;分别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进行推广性栽培,从而不断扩大陕北地区百合品种的适生范围和种群数量。
2.3 试验内容 濒危品种迁地保护:1992年以来,分别从神木县的清水沟引回神木沙地百合5株,现在已扩展到180株;从佳县上高寨引回佳县百合2株,现已扩展到110株。同时还从清涧、吴堡等地引回了陕北地区的野生细叶百合,进行迁地保护。引种研究:从兰州引回兰州百合,现已扩展到200多株。从西安植物园引进了精花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株数达500多株。通过引种、繁殖,选育适合本区域生长和推广的百合品种。繁殖推广研究:在卧云山植物园引种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卧云山植物园特有的“绿色网络”成员单位,进行横向繁殖推广,扩大百合品种的栽植范围。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合品种的物候期及年度生长规律观察 2002年,从卧云山植物园中选择了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精花百合5个品种,按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定距抽样法,进行定点观察。在苗圃地每畦从畦埂左边开始,按起始号为1,间距为5,进行定距抽样,每个品种抽取15株,测定其年度生长习性及生长规律,对所测数值取平均值。
观测结果为兰州百合、精花百合萌芽较早,一般在4月上旬萌芽;而其余3个品种一般在4月中旬萌芽,较精花百合、兰州百合晚。细叶百合开花最迟,在7月上旬,其余4个品种均在6月下旬开花。花期最长的品种是精花百合,30d,最短的是细叶百合,20d,其余3个品种花期均在27d左右。落叶期都在第一次降霜期,11月初都进入休眠期。5个品种的生长高峰均在4、5、6月,精花百合是5个品种中植株生长最快,单株高度最大的一个品种,细叶百合生长较为缓慢,而且单株较矮小,其余3个品种的生长速度和单株高生长基本相当,当进入7月中旬各品种花凋谢后,高生长基本停止,转入地下部分鳞茎生长。
3.2 百合品种的种子繁殖试验 将细叶百合作热水处理,其它品种未用种子繁殖。春播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气温平均20℃以上,地温平均在10℃左右即可播种。春播的关键技术是种子处理。第一天用70℃左右热水浸种1~2min,加入冷水待温度降至常温时浸泡1d;第二天用60℃左右热水浸种1~2min,第三天用50℃左右的热水浸种1~2min,第四天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第五天可用冷水浸泡。浸泡5d后,沙藏15~20d后播种。出苗期约60d左右,出苗整齐,出苗可达67%;用温水处理出苗时间90d左右,出苗率43%;冷水处理出苗时间110d左右,出苗率32%。由此可以看出,细叶百合种子采用70℃的热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苗期缩短了30~50d,出苗率提高了24%~35%。秋播出苗时间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苗率约在30%左右。
3.3 百合品种鳞茎繁殖推广试验研究 百合的繁殖方式主要依靠小鳞茎分株繁殖、鳞片扦插繁殖及播种繁殖等[4]。从表1可以看出,兰州百合在黄绵土、盖沙黄土和林下沙绵土都能正常生长。林下地生长量较低,主要是水分和肥力没有苗圃地管理到位所致,花期变化并不明显。鳞茎产量主要是田间管理的水肥因素所决定,同时也受鳞茎大小影响,同一块地上鳞茎单个大了,数量相对减少。从近年的生长性状看,兰州百合在长城以南的丘陵区、长城沿线和长城以北的苗圃地、林下沙绵土地等均可繁殖生长,具有大面积推广的适应性。
3.4 百合品种的抗逆性与病虫害 百合品种一般喜凉湿润气候,喜半阴环境,耐干旱、耐寒力较强。经观察,百合品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当土壤含水量在湿润的情况下,最高可耐39℃高温,鳞茎最低可在-25℃的气温下也能越冬。从耐寒、耐旱角度看,细叶百合适应性最强,其它品种对温度的适应,关键是看土壤湿度。要保证育苗期百合品种的正常生长,生长期最好保持地皮不干。当花谢后进入鳞茎生长期后,一定要控制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过大,会导致鳞茎腐烂。
百合品种病虫害主要是地下蛴螬,因为鳞茎内糖类、淀粉含量高,可食性强。常用50%敌敌畏100倍液灌根防治;其它病害主要是腐烂病、叶斑病等,发病初期喷施72%的农用链霉素8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5]。同时应注意轮作,不要重茬。
4 讨论
由于卧云山植物园技术研究设备不全,各种生态因子的量化测量上数字不详,所以感性的认识多,理论的例证少;百合品种的引进与繁殖驯化工作刚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很多品种的种子结实性和种子繁殖工作还没有开展,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玉剑,龚邦明.基于Labview的数据处理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6,29(6):99-101.
[2]邓颖连.细叶百合引种驯化栽培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3):61-63.
[3]李云飞,朱莉.北京地区百合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2(15):94-95.
[4]徐小玉,张凤银.3个百合品种的鳞茎诱导试验[J].江汉大学学报,2009,37(1):101-104.
[5]薛琴芬,李红梅.百合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2):30-31.
(责编:施婷婷)endprint
摘 要:为加强自然界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繁殖保护,以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精花百合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百合品种的物候期及年度生长规律,结果显示,细叶百合种子采用热水处理,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出苗率;兰州百合具有大面积推广的适应性;百合品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当土壤含水量在湿润的情况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病虫害可用药物防治。
关键词:百合;引种试验;繁殖保护;陕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78-02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原产于我国中温带纬度偏北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及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经济利用价值。陕北地区分布的百合品种主要为细叶百合,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破坏,细叶百合面临灭绝的边缘。除了实现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外,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规范化人工栽培[1]。在引种繁殖方面,细叶百合在其它地区也开展了人工繁殖工作,其最适宜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2]。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在陕北地区未有成果报告。本项目组开展榆林市百合品种引进与繁殖保护技术研究,详细观察了不同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物候期,并进行了不同繁殖方法的试验[3],为陕北地区引进优良植物品种和保护当地的濒危植物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属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70~140 5m。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其中,以此为界,北部是沙丘绵延的风沙草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6.1%,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3.9%。榆阳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多雨少,冷热剧变,光照条件较好,冬天气候干燥寒冷,水分供应较差,年均降水量358.1mm,且66%集中在7、8、9月,年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32.7℃,年日照时数2 666.6h,无霜期155d。
2 试验方法与内容
2.1 试验材料 成熟的野生细叶百合种子或鳞茎;种源地百合的鳞茎、鳞片;选择在卧云山植物园内引种驯化5a以上,已基本完成本土驯化的品种,分别选用种子、鳞茎或鳞片等材料,推广繁育,每年1次。
2.2 试验方法 广泛搜集榆林本地百合品种,将不同品种百合引种到卧云山植物园进行驯化,以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良好的百合品种;选择异地性状良好的百合品种,在卧云山植物园苗圃地建床管理,观察其在当地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气温、光照、土壤、湿度等因子的适应性;分别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进行推广性栽培,从而不断扩大陕北地区百合品种的适生范围和种群数量。
2.3 试验内容 濒危品种迁地保护:1992年以来,分别从神木县的清水沟引回神木沙地百合5株,现在已扩展到180株;从佳县上高寨引回佳县百合2株,现已扩展到110株。同时还从清涧、吴堡等地引回了陕北地区的野生细叶百合,进行迁地保护。引种研究:从兰州引回兰州百合,现已扩展到200多株。从西安植物园引进了精花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株数达500多株。通过引种、繁殖,选育适合本区域生长和推广的百合品种。繁殖推广研究:在卧云山植物园引种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卧云山植物园特有的“绿色网络”成员单位,进行横向繁殖推广,扩大百合品种的栽植范围。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合品种的物候期及年度生长规律观察 2002年,从卧云山植物园中选择了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精花百合5个品种,按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定距抽样法,进行定点观察。在苗圃地每畦从畦埂左边开始,按起始号为1,间距为5,进行定距抽样,每个品种抽取15株,测定其年度生长习性及生长规律,对所测数值取平均值。
观测结果为兰州百合、精花百合萌芽较早,一般在4月上旬萌芽;而其余3个品种一般在4月中旬萌芽,较精花百合、兰州百合晚。细叶百合开花最迟,在7月上旬,其余4个品种均在6月下旬开花。花期最长的品种是精花百合,30d,最短的是细叶百合,20d,其余3个品种花期均在27d左右。落叶期都在第一次降霜期,11月初都进入休眠期。5个品种的生长高峰均在4、5、6月,精花百合是5个品种中植株生长最快,单株高度最大的一个品种,细叶百合生长较为缓慢,而且单株较矮小,其余3个品种的生长速度和单株高生长基本相当,当进入7月中旬各品种花凋谢后,高生长基本停止,转入地下部分鳞茎生长。
3.2 百合品种的种子繁殖试验 将细叶百合作热水处理,其它品种未用种子繁殖。春播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气温平均20℃以上,地温平均在10℃左右即可播种。春播的关键技术是种子处理。第一天用70℃左右热水浸种1~2min,加入冷水待温度降至常温时浸泡1d;第二天用60℃左右热水浸种1~2min,第三天用50℃左右的热水浸种1~2min,第四天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第五天可用冷水浸泡。浸泡5d后,沙藏15~20d后播种。出苗期约60d左右,出苗整齐,出苗可达67%;用温水处理出苗时间90d左右,出苗率43%;冷水处理出苗时间110d左右,出苗率32%。由此可以看出,细叶百合种子采用70℃的热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苗期缩短了30~50d,出苗率提高了24%~35%。秋播出苗时间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苗率约在30%左右。
3.3 百合品种鳞茎繁殖推广试验研究 百合的繁殖方式主要依靠小鳞茎分株繁殖、鳞片扦插繁殖及播种繁殖等[4]。从表1可以看出,兰州百合在黄绵土、盖沙黄土和林下沙绵土都能正常生长。林下地生长量较低,主要是水分和肥力没有苗圃地管理到位所致,花期变化并不明显。鳞茎产量主要是田间管理的水肥因素所决定,同时也受鳞茎大小影响,同一块地上鳞茎单个大了,数量相对减少。从近年的生长性状看,兰州百合在长城以南的丘陵区、长城沿线和长城以北的苗圃地、林下沙绵土地等均可繁殖生长,具有大面积推广的适应性。
3.4 百合品种的抗逆性与病虫害 百合品种一般喜凉湿润气候,喜半阴环境,耐干旱、耐寒力较强。经观察,百合品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当土壤含水量在湿润的情况下,最高可耐39℃高温,鳞茎最低可在-25℃的气温下也能越冬。从耐寒、耐旱角度看,细叶百合适应性最强,其它品种对温度的适应,关键是看土壤湿度。要保证育苗期百合品种的正常生长,生长期最好保持地皮不干。当花谢后进入鳞茎生长期后,一定要控制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过大,会导致鳞茎腐烂。
百合品种病虫害主要是地下蛴螬,因为鳞茎内糖类、淀粉含量高,可食性强。常用50%敌敌畏100倍液灌根防治;其它病害主要是腐烂病、叶斑病等,发病初期喷施72%的农用链霉素8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5]。同时应注意轮作,不要重茬。
4 讨论
由于卧云山植物园技术研究设备不全,各种生态因子的量化测量上数字不详,所以感性的认识多,理论的例证少;百合品种的引进与繁殖驯化工作刚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很多品种的种子结实性和种子繁殖工作还没有开展,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玉剑,龚邦明.基于Labview的数据处理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6,29(6):99-101.
[2]邓颖连.细叶百合引种驯化栽培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3):61-63.
[3]李云飞,朱莉.北京地区百合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2(15):94-95.
[4]徐小玉,张凤银.3个百合品种的鳞茎诱导试验[J].江汉大学学报,2009,37(1):101-104.
[5]薛琴芬,李红梅.百合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2):30-31.
(责编:施婷婷)endprint
摘 要:为加强自然界植物的引种驯化和繁殖保护,以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精花百合为研究对象,观察各百合品种的物候期及年度生长规律,结果显示,细叶百合种子采用热水处理,可缩短出苗期,提高出苗率;兰州百合具有大面积推广的适应性;百合品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当土壤含水量在湿润的情况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病虫害可用药物防治。
关键词:百合;引种试验;繁殖保护;陕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78-02
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原产于我国中温带纬度偏北的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及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经济利用价值。陕北地区分布的百合品种主要为细叶百合,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为的破坏,细叶百合面临灭绝的边缘。除了实现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外,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规范化人工栽培[1]。在引种繁殖方面,细叶百合在其它地区也开展了人工繁殖工作,其最适宜的繁殖方式是鳞茎繁殖[2]。用种子繁殖的方法在陕北地区未有成果报告。本项目组开展榆林市百合品种引进与繁殖保护技术研究,详细观察了不同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物候期,并进行了不同繁殖方法的试验[3],为陕北地区引进优良植物品种和保护当地的濒危植物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榆林市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属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海拔870~140 5m。明长城由东北向西南纵贯其中,以此为界,北部是沙丘绵延的风沙草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6.1%,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区,占全区总面积的23.9%。榆阳区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风多雨少,冷热剧变,光照条件较好,冬天气候干燥寒冷,水分供应较差,年均降水量358.1mm,且66%集中在7、8、9月,年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32.7℃,年日照时数2 666.6h,无霜期155d。
2 试验方法与内容
2.1 试验材料 成熟的野生细叶百合种子或鳞茎;种源地百合的鳞茎、鳞片;选择在卧云山植物园内引种驯化5a以上,已基本完成本土驯化的品种,分别选用种子、鳞茎或鳞片等材料,推广繁育,每年1次。
2.2 试验方法 广泛搜集榆林本地百合品种,将不同品种百合引种到卧云山植物园进行驯化,以选育出抗逆性强、适应性良好的百合品种;选择异地性状良好的百合品种,在卧云山植物园苗圃地建床管理,观察其在当地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气温、光照、土壤、湿度等因子的适应性;分别用有性繁殖或无性繁殖进行推广性栽培,从而不断扩大陕北地区百合品种的适生范围和种群数量。
2.3 试验内容 濒危品种迁地保护:1992年以来,分别从神木县的清水沟引回神木沙地百合5株,现在已扩展到180株;从佳县上高寨引回佳县百合2株,现已扩展到110株。同时还从清涧、吴堡等地引回了陕北地区的野生细叶百合,进行迁地保护。引种研究:从兰州引回兰州百合,现已扩展到200多株。从西安植物园引进了精花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株数达500多株。通过引种、繁殖,选育适合本区域生长和推广的百合品种。繁殖推广研究:在卧云山植物园引种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卧云山植物园特有的“绿色网络”成员单位,进行横向繁殖推广,扩大百合品种的栽植范围。
3 结果与分析
3.1 百合品种的物候期及年度生长规律观察 2002年,从卧云山植物园中选择了细叶百合、兰州百合、京翠百合、轮东百合、精花百合5个品种,按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定距抽样法,进行定点观察。在苗圃地每畦从畦埂左边开始,按起始号为1,间距为5,进行定距抽样,每个品种抽取15株,测定其年度生长习性及生长规律,对所测数值取平均值。
观测结果为兰州百合、精花百合萌芽较早,一般在4月上旬萌芽;而其余3个品种一般在4月中旬萌芽,较精花百合、兰州百合晚。细叶百合开花最迟,在7月上旬,其余4个品种均在6月下旬开花。花期最长的品种是精花百合,30d,最短的是细叶百合,20d,其余3个品种花期均在27d左右。落叶期都在第一次降霜期,11月初都进入休眠期。5个品种的生长高峰均在4、5、6月,精花百合是5个品种中植株生长最快,单株高度最大的一个品种,细叶百合生长较为缓慢,而且单株较矮小,其余3个品种的生长速度和单株高生长基本相当,当进入7月中旬各品种花凋谢后,高生长基本停止,转入地下部分鳞茎生长。
3.2 百合品种的种子繁殖试验 将细叶百合作热水处理,其它品种未用种子繁殖。春播一般在4月20日左右,气温平均20℃以上,地温平均在10℃左右即可播种。春播的关键技术是种子处理。第一天用70℃左右热水浸种1~2min,加入冷水待温度降至常温时浸泡1d;第二天用60℃左右热水浸种1~2min,第三天用50℃左右的热水浸种1~2min,第四天用40℃左右的温水浸泡,第五天可用冷水浸泡。浸泡5d后,沙藏15~20d后播种。出苗期约60d左右,出苗整齐,出苗可达67%;用温水处理出苗时间90d左右,出苗率43%;冷水处理出苗时间110d左右,出苗率32%。由此可以看出,细叶百合种子采用70℃的热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出苗期缩短了30~50d,出苗率提高了24%~35%。秋播出苗时间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苗率约在30%左右。
3.3 百合品种鳞茎繁殖推广试验研究 百合的繁殖方式主要依靠小鳞茎分株繁殖、鳞片扦插繁殖及播种繁殖等[4]。从表1可以看出,兰州百合在黄绵土、盖沙黄土和林下沙绵土都能正常生长。林下地生长量较低,主要是水分和肥力没有苗圃地管理到位所致,花期变化并不明显。鳞茎产量主要是田间管理的水肥因素所决定,同时也受鳞茎大小影响,同一块地上鳞茎单个大了,数量相对减少。从近年的生长性状看,兰州百合在长城以南的丘陵区、长城沿线和长城以北的苗圃地、林下沙绵土地等均可繁殖生长,具有大面积推广的适应性。
3.4 百合品种的抗逆性与病虫害 百合品种一般喜凉湿润气候,喜半阴环境,耐干旱、耐寒力较强。经观察,百合品种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当土壤含水量在湿润的情况下,最高可耐39℃高温,鳞茎最低可在-25℃的气温下也能越冬。从耐寒、耐旱角度看,细叶百合适应性最强,其它品种对温度的适应,关键是看土壤湿度。要保证育苗期百合品种的正常生长,生长期最好保持地皮不干。当花谢后进入鳞茎生长期后,一定要控制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过大,会导致鳞茎腐烂。
百合品种病虫害主要是地下蛴螬,因为鳞茎内糖类、淀粉含量高,可食性强。常用50%敌敌畏100倍液灌根防治;其它病害主要是腐烂病、叶斑病等,发病初期喷施72%的农用链霉素800倍液连续防治2~3次[5]。同时应注意轮作,不要重茬。
4 讨论
由于卧云山植物园技术研究设备不全,各种生态因子的量化测量上数字不详,所以感性的认识多,理论的例证少;百合品种的引进与繁殖驯化工作刚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很多品种的种子结实性和种子繁殖工作还没有开展,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这方面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玉剑,龚邦明.基于Labview的数据处理方法[J].电子测量技术,2006,29(6):99-101.
[2]邓颖连.细叶百合引种驯化栽培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3):61-63.
[3]李云飞,朱莉.北京地区百合新品种引进栽培试验[J]北方园艺,2012(15):94-95.
[4]徐小玉,张凤银.3个百合品种的鳞茎诱导试验[J].江汉大学学报,2009,37(1):101-104.
[5]薛琴芬,李红梅.百合的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2):30-31.
(责编:施婷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