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辅导的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
2014-05-30李婧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搭建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从而顺利展开教学工作。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将“双基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关键词】心理辅导;初中物理教学;自卑;抑郁;逆反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其特点,会出现逆反、自卑等心理问题,如果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和学生建立有效沟通,教学工作就没有办法顺利进行。因此,本文将心理辅导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用以强调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自卑心理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这在初中生中是比较常见的。在一次新授课上,当讲完电功率的定义和例题后,我像往常一样不放心地问道:“有哪里讲得不太清楚明白?”这时有一位女生徐同学十分胆怯的举手示意了一下,她提的问题让我摸不着头脑,通过一点点地追问才发现她公式中字母含义没有记牢,导致讲解例题时跟不上节奏。耐心认真的作了解答后,我最后补充一句:“以后要专心听讲!”。就是这看似很关心的一句话,使得徐同学当时就脸红了,之后她再也没有提问题。终于,原来那个热爱学物理的她又回来了,而且比以前更加积极热情。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由于课堂吸收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学生有不清楚的地方很正常,能够提出来本來就需要很大勇气,如果这时给他扣上“不专心听讲”的帽子,极有可能使学生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感觉很自卑,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明白的地方,这对教学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心理辅导,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通过在小的成功中表现自己,确立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卑心理。
抑郁是一种做事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的状态。王同学在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但到了初二这学期课上除了睡觉就是走神,不仅对物理学习有畏难情绪,其他科目成绩也是一落千丈。他父母离异,他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工作很忙,根本顾不上管孩子,自己辅导不了孩子,又逼着孩子在房间学习。他就在房间里偷偷听音乐、玩电脑,最后迷上了网络。在私下谈心中王同学跟我说:“老师,其实我也想学,不想掉队,但是我已经落下很多课了,上课的时候我什么都听不懂,下课时候我想问都不知道问什么,只有在网上才能找到一点自己的价值。”听了这些我提议,让他每天找任课老师将他的课上表现记录在本子上,且让家长签字,转天我检查并给他提出鼓励和建议。坚持一段时间后,本子上一个个的好、很好给他树立了信心,慢慢的他上课听课了,成绩一点点上来了,我就让他每天帮我收作业、留作业,最后还当上了物理课代表。这个案例也许涉及的是特殊家庭,但现在相当一部分家长跟这位父亲一样,只知道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不沟通,没有给孩子内心需求做出回应,一味逼孩子学习,内心的冷落让他们对现实生活失去热情、对虚拟生活形成依赖,渐渐出现低沉的抑郁状态。其实学生需要关心和赞赏,而教师则应具备发现他们闪光点的能力。鼓励和肯定营造的气氛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感受到自己并没有受到冷落,情绪的平稳也会逐渐驱除抑郁的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求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于同学在班内能量极大,学习成绩倒数但调皮捣蛋数第一,就是爱跟老师对着干。开学第一周,新面孔进班授课,学生们总会给你三分薄面。实验过程中发现于同学其实很善于思考,但回答问题时不符合课堂纪律规范,随意性很强。于是,我便在他回答正确时对其大加赞赏,每每犯错时只用目光将其秒杀且令旁人无所察觉。一堂课下来他很高兴,显而易见这堂课上表扬大于批评。趁此时机,我找到他,发现他很喜欢物理并问他是否愿意做物理课代表,于同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没问题!”我紧跟一句:“我相信你!”从那天起,每天早自习前,他都将全班作业收齐交到办公室,我也会特意在办公室众老师面前表扬他不负众托。课上,他更是积极回答问题而且是举手回答问题,决非肆意接下茬。就这样,我将他的充足能量引到了我的教学管理中。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需要在日益增强,他们对教师随意批评、当众取笑、揭短要挟等带有“心罚”性质的行为最为反感,容易引发逆反心理。教师想要赢得学生,就应相信他们、包容他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改正自身不足,用理解和信任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
综合以上案例可以发现鼓励的作用之大。有时不是学生爱犯错,而是他们大部分听的是批评的语言,不知怎么做是对的。谁也不愿天天面对一副严肃的嘴脸,更何况是十几岁的孩子!其实在教学中还有很多学生心理问题需要我们关注,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他们渴望成长的内心浇灌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姜秀华.大学生怎样克服自卑心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98
[2]马志国.“自卑”:一个且忧且喜的话题[J].第二课堂(高中版),2007(12):84
作者简介:
李婧(1982~),女,天津人,天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