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快餐对小学生认知的积极影响

2014-05-30杨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积极影响认知小学生

【摘 要】现代技术为社会上每一个人生产、传播、交流、获取文化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性和可能性。于是形成今天我们所在的环境各种文化流派纷呈,百花齐放。但怎样理性地认识这种大众传媒下形成的文化快餐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这需要我们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进行全面的解读和诠释。

【关键词】小学生;文化快餐;认知;积极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通过传媒对人们产生影响的方式已不仅仅是单一的平面媒体为主的书本和杂志,它还包括视听媒体、数字媒体在内的网络和影视传媒的巨变,这些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且对文化传播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加速了文化传播的大众化、世俗化和娱乐化。文化快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得以迅速传播。

一、文化快餐的界定

1.文化快餐的定义

所谓的文化快餐就是由文化工业生产,通过书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按照社会商品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营,以具有文化接受能力的大众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为了获得大众喜悦,从而融入日常生活文化中的文化产品。它既不同于民间文化,也不同于以往的通俗文化,它是商品经济关系在文化传播中体现。文化快餐以消费主义,网络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为主要内容,对现实生活和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审视和解构。

通常文化快餐被人们形容那些借助媒体和网络的产生的速成,通俗,短期流行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各种游戏和娱乐、信仰和偏见。”以此观点,那么我们能够看到文化被这种快餐的方式包装和消费是一种文化的无奈,是精神又一次在物质面前的失败。似乎文化就是应该在注定在记载,传播沉重的历史,深邃的内涵,人类深沉的情感等的重压下孤独寂寞地行走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然而这样的说法是不公平的,文化有她强大的生命力,有勃勃的生机,作为承载千年人类精华所在,她同样需要站在时代舞台的前列。

2.文化快餐的特征

文化的快餐化本质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大众化。文化的传播由过去少数精英控制的话语权到今天的文化大众化,这是时代给予给我们的自由。然而这种文化的自由和民主却让我们更多的人感受到的是恐惧,恐惧我们的思想结构平面化,简单化,并因此造成思维退化。这种因自由而来的不适应正是我们不愿脱离安全掩体,勇敢地创造自己所致。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人的伟大之处和卑微之处也在这个地方。

在这场文化的创造大众化的浪潮中,每一个人都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生产如何选择消费就要依赖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追求真理和自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自由表达和自由诉说可以使思想自由和真理澄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是个性独特的个人主义者也是由普遍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群体。

二、当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及文化快餐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

1.小学生认知特点

一般认为,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想象、创造、问题解决,有人把学习、记忆、语言也包括在内。认知能力是指认知的水平而言,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认知水平发展有显著的特点:首先感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其次记忆,由不随意记忆占优势到随意记忆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但机械记忆仍是主要的。最后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

2.文化快餐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

(1)文化快餐对小学生注意和记忆的积极影响。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用新奇的包装,艳丽的色彩极大地吸引了小学生的眼球,这些包装和色彩为小学生接近这些文化产品提供足够的吸引力。这对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十分重要意义。小学生是一群富有生机的学习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探索外在世界。这些兴趣的培养激发了他内心的学习动机,使得他们的行动有更多的主动性和稳定性。数量庞杂,内容丰富的文化产品为培养小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提供最大的便利。在兴趣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小学生的有意识注意和意志得到极大地发展。

文化快餐提供的文化产品是来自现实生活的经验和人类的情感体验的深加工。这些文化产品帮助小学生及时有效地了解了外部世界,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自身所要记忆的材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深层次的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行为是更加富有效率和持久性的。文化快餐提供的信息可以讓小学生为他们对记忆材料的信息加工,编码,存储和提取做好了足够的知识准备。

(2)文化快餐对小学生感知觉的积极影响。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特别是感知觉处于快速形成阶段,让小学生多接触,尝试各种新事物,对于小学生各种感官全面,充分,协调发展是有很大的意义。例如在满大街的平面广告充分运用色彩,图形,少量的文字等视觉语言给受众传递信息,生活在文明中的人们被淹没在这些平面广告构成的形象海洋之中。小学生每天行走在这样光怪陆离社会中,很自然地对这些色彩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形成自己的感知觉,此外现阶段小学生接触的最方便就是电视,各式各样的书籍报刊还有网络。这些是小学生认识和感知世界的窗口和通道,也是自身情绪感知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阅读或者观察各式各样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为其中的情节和主人公一起为成功喜悦,一起为失败伤心难过。在这样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小学生可以让他们的感知觉更加敏锐,更加犀利。

(3)文化快餐对小学生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影响。文化产品中承载的内容有许多情节相仿的产品,频繁地出现,或者与现实个人经验相背的内容,就会促使人作出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促使人去寻找答案。这种提出疑问,并且找寻答案的过程实际就是思维的过程。我们的现时代小学生从小接触的信息量是过去时代人没有办法比拟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手真切触摸,脚所到过的地方使得他们成为一群见识广博,心智日渐成熟的学习群体。他们通过这些随手可得的文化产品不断地提出疑问,不断地寻找答案。这种主动学习的后果带来的是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形成,也加速了他们的心智成长和思维敏捷。

当然文化快餐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由于有商业因素参与其中的制作过程,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可避免掺杂在其中,这种急功近利对于人生经历,价值观近乎为零的小学生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在失去家庭和学校的适度的保护下,这种文化快餐中消极部分会使小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迷茫 ,审美情趣逐步退化 ,文化欣赏向低层次滑坡。这些消极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但同时又必须冷静对待,恰当估计。

言而总之,我们需要客观分析文化快餐对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冲击,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寻找最佳均衡点。小学生生性爱好新奇动,他们的成长受外在影响因素干预较大。对他们的教育通过人性化的方式开展,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教育工作者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中主动地加入现代化要素,使教育内容可感知,可触摸,可理解。最终达到教育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珺.专家说:寻求一条中间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5(5)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3]熊华军.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反思[J] .成人教育,2005(1)

[4]潘知常.流行文化与孤独的大众[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

作者简介:

杨娟,女,(1986.11~),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心理学方向。

猜你喜欢

积极影响认知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我是小学生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学习影响与优化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