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赋予课堂新的美丽

2014-05-30熊祥禄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杜十娘心灵交流

当今,“对话”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它是时代的生活主题和教育主题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话”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逐渐被人们所知,“对话”走进课堂,主导课堂必须成为现实。

一、对话,必然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45分钟的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被老师占用,三分之二的学生只能做听众,三分之二的老师上演“一言堂”、“满堂灌”的戏曲。课堂毫无生机,教师硬生生地把生涩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似懂非懂中我们的学生囫囵吞枣地吃了进去,但是却造成了消化不良,甚至根本就不消化。尽管我们老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结果还是“雨过地皮湿”,除了留下三分钟的热度外,再也找不到让他们欣慰的痕迹。

其次,归根溯源,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始兴私学就是一种以“对话”模式起,以“曰”“对”的方式进行,学生和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相对,而是你来我往地切磋,如《论语.先进》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待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读者的阅读,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所以读者也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意味着师生平等介入,沟通尊重,意味着双向互动,共同发展。这种对话教学中,对话的双方或多方,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以智慧开启智慧,以情感激活情感,以心灵碰撞心灵。

因此,实践和理论告诉我们,“对话”走进课堂,成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是必然的。

二、课堂因对话而美丽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自我感悟,积分欲望

众所周知,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阅读就是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充分调动自身的经验去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我们老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1.朗读是对话的源头

常言道:“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朗读是对话交流的基础。课堂中,我们老师可以灵活机动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体会文本,甚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交流,与文体产生共鸣。

朱自清的《春》一文中对“春风图”的描写,一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春风的这一特点,即是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需要深情的朗读才能在学生眼前凸现出来。老师在授课这课时,可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更要注意语调、语气。如“母亲的手”“抚摸”要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这样,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就得到大大的提高。在朗读、演讲竞赛和考试检测中,乐于朗读的学生不仅语感增强,成绩进步,同时还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了语文能力的发展。

2.想象是对话的桥梁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想象开始的。”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让学生凭借文本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发展想象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点燃学生创新的智慧与火花。如我在教《散步》一课时,在解决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时,为了探讨被人忽视的妻子和儿子的人性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在“我”解決分歧时,并未写到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此时两人的表情及心理活动。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纷纷展开大胆的想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许多学生从文本中理解了妻子是贤惠的,儿子是乖巧的,并做出合理想象,令师生拍案叫绝,赞叹不已。只要学生的思路和结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那么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品质培养。

3.质疑是对话的延伸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的确,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对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去接触文本。因而,在对话中,我尽可能提供质疑契机,教给质疑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二)教师与学生对话——平等沟通,交流促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哈偶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师生对话中,双方应该真诚地肯定对方、赏识对方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境界。

1.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交流中,我们老师要容忍学生出错,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要善待那些有奇思怪想的孩子,努力营造一种言者无过,言善有功的民主课堂氛围。

2.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

师生对话绝不是单纯的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它要求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有时,教师还应提供信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求得共识。如在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学生先是围绕“杜十娘是一个怎样的女人?这个中心问题展开讨论, 继之在杜十娘该不该自杀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好多学生认为杜十娘是不应该嫁给孙富,但也完全可以飘然而去,凭借着自己的百宝箱逍遥一生。面对这种情形,我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假如杜十娘不死,她可能会选择何种方式度过自己的余生,根据你所选择的方式,想象杜十娘的生活情境。学生为杜十娘作了种种设计:隐居、卖艺、嫁人、经商……可恰恰在为杜十娘设计出路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那似乎越来越不是杜十娘了!当李甲背叛了十娘之际,十娘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在自杀那决绝的方式里,有着十娘对爱情的坚贞、对自己的追求和对做人的权利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我又紧问:刘兰芝可以不死吗?屈原可以不死吗?海子可以不死吗?在对死亡的讨论中,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人物那高贵的灵魂和不屈的坚守,死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正是这一个个问题的叠加,使得学生对人物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一个完整的认识。

3.善用激励的评价语

在实际生活中,人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教师的一个笑脸,一句发自内心的鼓励或者一次诚恳的期望:“你是最棒的!”“这次你不是最好的,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行。”这些话都会触及学生的心灵,甚至震撼。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善用激励性语言,去观察孩子的世界,去体验孩子的情感。

(三)学生与学生对话——合作探究,启迪新知

教学是一种沟通现象,“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相互间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融。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中,老师要重在把学生的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学生,建立合作式学习。

合作学习是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有效方式,也最能让学生在相互的联系中互相帮助。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被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识被他人的观点所唤醒和激活。当前合作教学主要有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几种形式,他们要教师组织不同的合作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交往,使语文教学在生生对话中彰显个性,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简介:

熊祥禄,男,(1985.11.1~),江西于都,本科,小学高级,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录田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杜十娘心灵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漫画版(上)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三爱”“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