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依托家长课堂提升家校互动品质的探索

2014-05-30胡建芳陈伟利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校社团班级

胡建芳 陈伟利

【摘 要】依托家长课堂构建家校互动模式,是面向新世纪年轻父母的有效方式之一。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整体效益,提升父母的家教观念与家教方法。成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一致的教育,通过整合各方教育资源,密切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互相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识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家庭、学校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关键词】家长课堂;家校互动

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接受三种教育,即小环境的家庭教育、亚环境的学校教育和大环境的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相当于是两股巨大的力量,相互配合,合作互赢。如何使两者的劲使到同一处,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误区,使教育的合力达到最大、效能出现最佳,这是我们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成为家长学校的工作要点。因此,我们积极探索基于家长课堂提升家校互动品质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家校合作之路。

一、基于家长课堂的家校互动构建

新教育实验认为“行动,就有收获”, 依托家长课堂进行家校互动,我们需要循序渐进,致力于探求一种“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实践模式,追求研究的实践价值。

1.资源收集,有效共享

家校要互动,课堂要开展,要有资源保证。资源包括以为家庭教育服务的书籍类硬件资源和以人为源泉的软件资源。

(1)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购买配齐父母阅读书目,以及确立各年级家长培训主题等,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切实有效传播先进家教观念、科学家教方法打下坚实基础。低年级课程主题:一年级学生家长有《认识孩子的学校》、《家庭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二年级家长有《新课程改革和教育观念》、《如何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等;中年级课程主题:《如何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贪玩怎么办》等;高年级课程主题:《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如何对孩子进行辅导》、《冷静地对待孩子的失败》等。

(2)挖掘家长资源。我们的教育资源除了来自书本和教师本身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吗?其实家长也是我们教育的优良资源,家长身上有很多丰富的课外知识与技能,这与我们老师和书本所传授的知识是不能同等而语的。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家长资源。

如何挖掘家长资源为我们教育服务呢?通过《家长课堂意见征询表》发现家长所具备的职业优势与技能技巧掌握,然后进行有目的地进行选择。

2.家长执教,互动共进

家长执教课堂,即聘请家长为我们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在挖掘家长资源的基础上,请家长来为孩子们上课。

(1)别具一格的班会课。班会课向来是班主任老师和学生的领地,但是我们的家长也可以担任起“校外辅导员”一职,走进课堂,为我们的孩子和老师带来别具一格的班会课。

301班凯凯的妈妈是医院里的医护工作人员,她给孩子们带来一堂《春季传染病预防》的知识课,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还利用真实的病例,向孩子们介绍了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很好地提高了孩子们的传染病预防意识。

家长们各具特色的职业种类,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资源。

(2)妙趣横生的“社团”课。开设家长社团课,与学校社团课相类似,以家长为主角进行的社团活动课。我们首先做好以下几点:

社团团长选择须慎重:一般选择那些平时工作时间较自由,而且本身又具备一定才艺技能,而且热爱教育,支持教育事业的家长。社团活动时间固定化:一种社团每周固定一次时间上课(学生在校时间内),时间不超过40分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自主化:开设此类社团,全权由家长自行安排组织,包括生源选择,内容选择,组织形式等。另外可以自由选择一位学校老师进行助教。实践中,妙趣横生的社团课精彩不断:“七夕”书画社、梨园戏迷社、“乞巧”手工社、活力“棋”葩社等。

(3)丰富多彩的实践课。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充沛,特别是节假日,那么如何利用节假日进行家长和孩子间的互动课堂呢?由家长自行组织安排课外实践活动课,是个不错的选择。小菜蓝,大课堂:通过让孩子上街买菜,认识各种菜和人民币种类,体验“小大人”生活;当一天小当家:让孩子学会理财,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社会实践考察活动:如参观养殖场、植物园,环境污染调查等,通过社会实践考察,丰富高段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共同话语,增进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二、基于家长课堂的家校互动拓展

学校提倡活动育人,要让家长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学校,认识老师,肯定孩子,汲取经验,家长课堂的开展还是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进行。

1.家长会

家长会分校级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是由全体家长参与的活动。我们的课程资源也是通过这一活动向全体家长进行经验传授。主要形式有:专家讲座、表彰大会、班级学科工作交流。每次活动前由活动策划组明确主题,从而促使组织者认真准备,促进父母获得最佳學习效果。

2.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即实施对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参加孩子的活动、与孩子共同听课。我们邀请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听老师上课,及时与任课老师进行近距离交流教子的经验和方法,增进了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邀请家长听孩子们的班会课,倾听孩子成长中的喜怒哀乐,感受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状态,利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消除隔阂。

3.学校亲子课堂

亲子课堂即开展一系列的亲子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开拓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更重要的是为家长与孩子沟通合作提供平台。让孩子对家长刮目相看,也让家长重新认识孩子。我们举办亲子运动会,让家长和孩子们在运动中获得智慧与亲子的快乐。举办亲子阅读,提倡“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开展“亲子故事会”,“家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在书本的海洋中进行学校、家长、孩子之间的互动。

三、基于家长课堂的家校互动保障

为使家长课堂开设得更精彩,让家校互动更顺利,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保障机制,以推进各类有效互动。

1.组织机制:建立各级领导机构

家长课堂的召开必须要有各级领导机构,我们建立家长课堂领导小组和各级家长委员会,以促使家长课堂的顺利开展。家长课堂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负责,行政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代表担任组员;家长委员会是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在自愿基础上选举出一些能够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来组成委员会,可以参与学校班级的各项管理,也是进行家校互动的制度保障。

2.平台架设:建立沟通联络桥梁

家校互动,首先要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大集体中,因此学校要建立各类互动平台,鼓励家长积极参与融合。校讯通是一款比较现代化的家校互动平台,学校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发送即时信息,包括学生上下学信息接收,学校通知,班级通知,作业布置,评语发送等。此外,班级博客为班主任管理班级提供交流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自我表现、自我管理、多向交流的网络舞台,更为家庭教育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家长可以通过班级博客看到孩子在校的一系列表现,还能知道班级的一些活动常规情况,并参与留言、互动等。

3.氛围创设:创办家庭教育特刊

家庭教育特刊是根据家长学校实际情况,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宣传学校近期活动,也设立家长信箱专栏,专门刊登本校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呼吸》是家教实践的总结与家教经验的分享,通过交流与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实践中,我们付出了辛勤与汗水,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获得了父母、社会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构建农村小学家校互动机制的探索实践,我们建立了学校、家庭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效地构建了一系列家校互动合作的制度、体系,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和谐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

猜你喜欢

家校社团班级
家校距离
缤纷社团
班级“四小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