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4-05-30田洁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英语教学

田洁

【摘 要】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一、运用榜样力量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进行德育,言传不如身教,老师首先要做学生的好榜样。小学生天性爱模仿,可塑性强,而英语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比其他学科更强,英语口形、语音乃至单词、句子,学生都要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品格、人格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更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教师必须用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养成对学生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使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都是一致的,使言教身教合一,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二、运用所教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这既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1)在单词教学中渗透德育。例如:在教有关动物的单词panda, monkey, tiger, lion,cat,…,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戴动物头饰让学生扮演动物并学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的动作,再设计游戏来落实新句型的教学,使学生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再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对有文明行为的小朋友表示喜爱,对不爱护动物、不文明的行为表示不赞赏,并能帮助他们改正错误,从而运用学会的新句型和语言知识培养起正确的道德情感和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激发学生主动热爱小动物,并愿意和动物交朋友这种美好的感情和兴趣。

(2)在句型教学中渗透德育。在三年级学生刚入门时,我利用一些简短的日常用语,如Good morning(早上好),Goodbye(再见),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How do youdo(你好吗),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Thank you(谢谢)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Sorry(对不起)和Thats all right (没关系)时,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同学间的以及人与人之间出现的误会和纠纷,使他们懂得如何利用语言的美来创造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

(3)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

三、运用多种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1)组织学生合作。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指正,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又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渗透德育的重要教学形式之一。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

《Unit 9 The English Club》的Lets act部分,巩固对话环节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会话表演。三生分饰对话中的三个角色,其余一生担任导演,全权督导员的表演。最后进行全班大汇演,评出最佳小组,获得最佳的,可为本大组赢得10分。(平时每节课小组都有加减分记录)。以此激发每位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共同的目标,学生们个个认真、投入。谁说错了及时指正,不会说了虚心请教,他们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排练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已能够被尊重,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尊重每个同学的语言成果,不嘲笑别人。课内外要学生争做“师”,真诚帮助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同学,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取得智育与德育的进步。

(2)开展德育实践。“德育强调: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動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例如当学生了解了文化“Mothers Day”,我结合Lets make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片,回家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I love you, mum. Happy Mothers Day。”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小学英语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歌舞比赛、开Party、拼词组句游戏、参观郊游等等。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例如开展“情系英语,心系奥运”英语沙龙活动,通过学习奥运英语、西方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际主义思想;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造性编小品,然后进行熟练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歌舞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集体主义精神;拼词组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学习、细心等品质;开圣诞节Part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实践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效果很好,它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还会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注意适度。要处理好智育与德育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要避免牵强附会。对学生的德育要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只有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德育,寓德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之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重视德育与英语学科的整合,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始有终地坚持教育渗透,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英语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