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的装饰艺术
2014-05-30秦瑾
秦瑾
【摘要】藻井是中古代殿堂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它以丰富多变的结构造型、繁杂图案和丰富色彩,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它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为其添加了无穷的意味。文章试从藻井的发展、装饰元素,以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来展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魅力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藻井;装饰;图案;文化内涵
一、藻井的发展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结构和装饰手法。它位于殿堂天花的中心位置,往往与宫殿中帝王御座和佛殿中佛像位置上下对应,不仅作为重点装饰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藻井可简单的分为宫殿建筑藻井、宗教建筑藻井、坛庙建筑藻井。
藻井产生由来已久,起源于古代穴居顶上的通风采光口,因位于穴顶的中央,古人称之为“室中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墓室顶上就已经有了藻井这一内檐的装饰形式。藻井上面常刻画藕茎类的水草植物,如:菱、荷花、藕。最初是是希望凭借这些水生植物来抵御火魔,所以早期的“藻井”之意与今日不尽相同。从汉代到唐初,人们在文献中所提到的藻井,是一种两种抹梁方井中或绘或倒悬莲花的方格状连续天花。至宋朝,《营造法式》明确将其区分为平闇、平棊和藻井。平闇即用方椽整齐的排列相交作为小方格网架,上盖木板而成。平棊通常以间广及步架为准,四周作一桯枋,枋上钉背板面上用帖及难子,划做正方形或长方形大板格子,状如棋盘,板上可划彩画或雕刻纹样。以后,“藻井”一词用来专指天花向上凹进为穹隆状的东西,用于宫殿中帝王御座和佛殿中佛像上方。到了明清,天花则分为井口天花和海鳗天花,但其寓意并未改变。后因藻井的形式特征日益鲜明,它从天花的统称转为天花向上凸起的局部,在天花装修中,逐渐自成体系,独立了出来。藻井的发展渐渐显出了两个转变,即由简至繁的结构装饰形式的转变和功能性向装饰性的转变。
二、藻井的装饰元素
色彩:古时的藻井常用金色、青绿色、褐色、朱红、蓝色等色彩来装饰。金色作为皇权的象征、正宗之色,常用在宫廷建筑中。太和殿藻井在北京紫禁诸座宫殿中是最大的,它的位置在大殿中心四根金龙柱所围成的天花中央,四周还有井口天花相围,正好与下面的皇帝御座上下呼应。藻井上布满龙形装饰,除悬在空中的七颗银色宝珠外全部饰以金色,在四周青緑色的龙井天花衬托下显得富丽堂皇。而宫殿的建筑藻井,色彩则是以金、黄、灰石緑为主,均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但伴随历史的发展又有不同,并由于建筑的等级、类型的不同,对藻井的色彩在营造过程中的要求规制也不尽相同。藻井色彩元素的运用对现代纹样设计的创新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图案:藻井中装饰纹样繁杂、多变,民族特色显著。早期的藻井图案多以斗四套叠的结构出现,图案纹样多以火焰、莲花、飞天、忍冬、几何、水涡纹样为主。隋唐时期的藻井图案发生了一些变化,以“方井-边饰-垂幔”的结构为主,并吸收了波斯风格的连珠纹,色彩上以冷色调为主。初唐的藻井井心较为宽大,井外边饰层次较少,重点表现井心的图案、色彩稳重。盛唐时期井心逐渐缩小,层次增多,藻井韵律感增强,颜色浓重辉煌。至中晚唐时期,藻井的井心大小适中,井外边饰多以菱形纹、卷草纹、回纹为主。边饰之间以色线装饰过度,层次过度平缓、色彩质朴沉重。这些丰富的纹样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向往,不仅增添了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
结构:藻井的结构最先是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的结构。中心向上凸起,四面为斜坡,成为下大顶小的倒置斗形——“覆斗式”。后又出现复杂的“斗八藻井”,即用木块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圆形、多边形,使其不同层次的向上凸起,像一把撑开的伞或盖子,周边饰以各种花纹彩绘和雕刻。随着朝代的变迁,藻井的结构渐渐由复杂变得简单。敦煌的藻井多居四百余顶,是我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藻井艺术。它简化了中国传统古建层层叠木藻井的结构,重点放至中心方井之内佛教洞窟穹顶上精美的装饰图案。
三、藻井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藻井的发展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室内顶棚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它逐渐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求同存异、继承创新。如敦煌藻井的装饰元素与现代染织纹样的结合,是通过对藻井的造型结构元素、装饰图案、色彩元素的研究和分析,从中提炼出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素材。藻井的图案本是仿照古代建筑内部屋顶上用方木叠套而成的方井结构和装饰手法,其图案构成特征符合现代纹样够成的原则:对称、平衡与节奏、变化与统一。这种图案构成形式可直接运用于现代染织纹样,特别是方巾纹样设计,可通过打散提炼出设计需要的精髓部分,搭配时代元素和时尚色彩加以装饰。藻井中丰富的图案装饰元素也给现代染织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图案中的装饰元素多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多为佛教艺术的主要纹样。动植物纹样以宝相花、莲花、三兔、灵鸟、龙纹最为普遍,边饰纹样的元素更是丰富,水涡纹、花朵珠串纹、连珠纹、忍冬纹、龟背纹等,其中飞天纹是最具敦煌代表性的装饰元素。《恭王府》、《北京印象》这两款纪念方巾就借鉴了藻井图案进行装饰设计的,丝巾纹样来源于藻井图案方井套叠的经典米字构图,围绕井心的装饰团花原型同样借鉴于藻井团花。人们继承、创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使古朴的装饰图案在现代社会重新散发光芒:繁而不乱,充满动感与活力。
敦煌藻井的装饰元素对室内环境空间设计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藻井作为传统建筑中的典型装饰元素,随着现代建筑的中式化风格的兴起而焕发了新的活力,为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能量。我国目前运用敦煌藻井图案进行艺术设计的早期典型案例是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建筑装饰设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民大会堂的部分建筑装饰采用了常沙娜先生运用敦煌元素进行装饰设计的方案。其天花板和门楣的装饰风格来源于敦煌唐代藻井装饰,以类似与盛唐莫高窟第31窟藻井的莲花为元素,结合了建筑结构、灯光照明、通风口功能的需要,以石膏花浮雕的形式,组成人民大会堂特有的民族形式的装饰风格。此后,常沙娜先生继续运用敦煌藻井图案装饰元素为人民大会堂进行装饰设计。如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井、灯饰设计、木雕花门饰等。再如兰州火车站大厅顶部绘制的装饰壁画《香音神曲》,利用多种敦煌藻井图案元素,壁画中心为莲花和莲心纹;莲花中心采用了敦煌莫高窟隋唐出现的“三兔三耳”图案,而围绕莲花纹的则是一圈敦煌飞天和侧莲纹样,最外缘使用了团花纹进行勾勒,很好的展现了甘肃省的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
四、小结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藻井作为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之出现了“衰落”的经历。但是历史并没有完全埋没这民族艺术的瑰宝,它由室内顶棚装饰纹样走出来,利用其独特的装饰纹样和色彩、基本造型结构等元素,对于现代环境艺术、装饰设计和染织纹样的设计均起到了相当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它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更为现代设计添加了无穷的意味。
参考文献:
[1].王其鈞《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张勇《沈阳故宫建筑装饰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楼庆西《装饰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