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访谈教学法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分析

2014-05-30闫成俭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闫成俭

(阜阳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安徽 阜阳 236032)

摘 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体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学生对思政课理解的偏差,对思政课的厌学甚至逃课现象仍然存在。如何走进学生、贴近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能融入思政课堂,访谈法教学方式的采用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方章东教授等所著并 2013年出版于安徽人民出版社的《贴近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讨的又一杰作。

关键词:访谈教学法;贴近与理解;教学改革;教学主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4)04-0020-04

何谓访谈教学法?访谈法教学是在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指引下,遵循访谈法教学原则和规律,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则和程序,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理论交流,形成正确认识问题的方法。安徽农业大学自2001年开始尝试访谈法教学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如今已经逐步完善并形成访前准备、主题确立、访谈实施和访谈延伸四个环节的访谈法教学新模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就本书来看,访谈法教学有其独到之处。

一、访谈法教学改革突出了新时期大学生的主体认知特点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继而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转变,高校需要转型定位,最关键的是教学主题随着扩招和科技革命大进步而产生的认知特点,价值多元化等变化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挑战,从而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性。而方章东等所著的《贴近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首先对当代大学生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知识、有理想,他们对国家兴旺发达充满信心,对自己未来满怀希望;他们具有批判精神,正义感强烈,对社会丑恶现象和不公平问题表示不满,敢于提出自己的社会改造主张。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对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会出现以理论否定实践、以理想否定现实的思想倾向。他们迫切需要得到帮助和指导以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基于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他们希望在思政理论课学习中得到帮助,获取行为的正确指导。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对思政理论课学习充满信心,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现有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是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课堂讲授方式,缺乏创新和活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是讲解、说明和论证,学生往往处于“被学习”的地位。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对教学内容存在质疑,学习效果较差,少数学生课程考核甚至出现不理想状况。解决这一困境是思政理论课程建设中的共同课题,访谈法教学正是走出这一困境的尝试,将动机与现实表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应将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提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决定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由此,提出“教育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者发挥主动作用”的主导主体论。[1]访谈法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是通过其在活动中的作用体现的。在此理论基础上,方章东教授在《贴近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中提出访谈法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而且在访谈阶段不同时间段主体是不断变换的,“访谈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环境、教育、培训和经验所生产出的独特产品”[2],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学生在访谈法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真正做到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二、访谈法抓住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在人才培养中所起方向性作用的关键所在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方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目标方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性质和活动效果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服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3]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主题的设计要立足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出高校思政理论课思想育人的鲜明特色。在本书中,方章东等人在第二章访谈法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出了所要坚持的六大原:则即坚持方向性原则、价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和平衡性原则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的终点,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广泛的、具体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不是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的人,是由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社会的人”[4]。其中,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三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要围绕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访谈法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新形式、新路径的一种尝试。

三、访谈教学法高度提炼、理论性强,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便于普及。

《贴近与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一书的撰写,将安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全面阐述了访谈法教学的意义、理论、方法、特点等,以及较为完整的实施过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该书共分为五章从五个方面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访谈法的理论与实践,具体操作和实施,典型范例等,结构严谨,理论性、可读性较强。第一章着重介绍访谈法教学的理论支撑,具体阐述了访谈法教学的基本概念、要素、原则、规律等理论。第二章介绍了访谈法教学的模型设计。它以传播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围绕预定主题,整合教学资源,来满足教学中的需求,形成系统的访谈法教学方案的过程。整个过程主要包括访前准备、主体确立、访谈实施和访谈延伸四个环节。第三章以安徽农业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实际案例来说明访谈法教学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取得的实际效果。为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示访谈法教学的成果,特选取了四个不同的案例,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以“我看高校道德现象”为主题的访谈教学案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以“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的访谈教学案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以“中国人口问题与计划生育政策”为主题的访谈教学案例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以“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访谈教学案例。第四章着重从学生参与访谈法教学的效果评价、教师参与访谈法教学的效果评价、访谈法教学的实效性评价三个方面对访谈法教学加以分析和评价。前四章对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在教学实践、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取得的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为高校开展访谈法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然而,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还需要继续推进、持续探索,为了更好地加强访谈法教学的效果,第五章着重介绍访谈法教学的保障与拓展,从师资队伍、理解学生、访谈主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等四个方面进行具有实效性的路径探索,为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指明了道路。

《贴近与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一书系统地运用了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传播学、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等理论知识,对访谈法教学进行系统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易读、意解、易操作,理论性强,具体实践效果突出。为突出访谈法的可操作性,书中还专门设置“访谈法教学的实践案例”一章,该章内容不仅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实践建议,还全面地记录了安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实践全过程,真实而可靠地反映了访谈法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72.3%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和“很喜欢”,表示“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的只占7%。说明多数学生喜欢访谈法教学。70.3%的学生认为参与访谈法教学收获“较多”或“很多”。同时被调查者一致认为:访谈法教学具有“主题集中、小组交流、便于深入探讨”、“大家不受拘束、敢说心里话”、“每个人都有机会自由表达观念”、“形式活泼、气氛融洽”等优点。

这表明访谈法教学因其独特优势而受到学生喜爱,访谈法教学改革的成功之处关键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激活。第二,学习思考社会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5]究其核心原因之一,就在于访谈法教学基于其充分尊重主体性而成为大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6]主体性的角度使学生将身心都置于教学环境之中,在和谐的访谈氛围中,大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更理性、更辩证,真正达到了提升学生道德感、净化学生心灵的教学效果。这些情况表明,学生开始产生道德批判意识,具备初步的道德分析能力,不再局限于对道德理论与道德现实之间的差距保持沉默,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有所提高。

这些实践案例的设置,既是书中所述理论的有力补充,又大大增强了书本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匡和平认为:“实践教学则强调以学生的经历、 社会实际、 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专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通过构建一种融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门课程。”[7]如其所言,访谈法教学作为理论创新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完全具备实践教学的课程特色。如果这些特色想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就离不开访谈实施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安徽农业大学的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起步较早、成果较丰硕,因此这些实践案例,也给读者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访谈教学法便于沟通和理解,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学生作为访谈法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在访谈法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是访谈法教学效果评价的对象之一。思政理论课的评价目标就是要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8]访谈法教学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目标与思政理论课的评价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访谈法教学质量,推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提升和思想品德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先,访谈法的引入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的一个良好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易于走进学生,贴近学生。帮助教师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及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存在的现实困惑,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容易接受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教师在访谈教学中了解大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采用观察法进行调查时,所得到的信息往往只涉及大学生的外在方面,如人的行动、表情等。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外而内的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教师在访谈法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言谈举止等外在的符号的认识,逐步深入其内在的精神世界,“听其言,观其行”,把大学生的言谈和行动互相印证。把访谈法与观察法结合,可以使访谈者通过比较大学生的言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了解到更加真实的信息,以期真正掌握大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理想追求。

其次,访谈法作为一个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既能实现定性的研究也能进行定量的分析,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不足,提高思政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借助数学工具和统计软件来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效地研究和资料收集的手段,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能够帮助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从一个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角度去研究和看待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能让教师对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感同身受。另外,访谈法中的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也可以作为一种直接的教育方法补充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去,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9]

再次,访谈法能够帮助教师易于了解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所阐释的理论的想法和接受度。访谈法之外的其他社会科学调查方法很难了解大学生对于某个问题和理论的看法。因为在采用其他社会科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时,调查对象头脑中的内容对于调查者而言几乎是一个“黑箱”,调查者基本上是通过调查对象的行为来判断调查对象头脑中的内容的。而在调查者实施访谈时,访谈对象直接表述自己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感受等。或者说,访谈者的提问使访谈对象有所回应,从而使访谈对象的思维活动在访谈者面前像是打开的“白箱”。因此,思政理论课访谈法使教师易于了解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所阐释的理论的想法和接受度。

最后,访谈法有助于教师“观察”大学生。教师在进行访谈教学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口头表述的内容,而且可以从大学生身上了解更多的信息。大学生在表述一个观点或陈述一个事实时,言谈举止的表现往往隐藏着重大的信息。如果教师没有对于大学生进行访谈,大学生的这些隐蔽的信息往往没有表现出来的机会。因此,访谈教学过程是进行观察的良好时机,大学生的言辞、语气、神态、动作等,都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从而对于大学生的看法、说法是否可信、是否全面等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从而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方法,增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所阐释理论的接受度,并使之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外化为实际行动。

不过,高校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虽然已有实施,且已不断完善,但该教学法在思政课堂依然尚未普及,在理论研究和探讨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访谈法教学受课程教学、学生分组数量、教师的数量和时间分配、场地、具体时间安排等方面还有很多实际操作的限制,最主要的是还不能在有效的时间面向所有的学生进行,受益者还只是占学生的少数。但是难能可贵的是,《贴近与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研究》一书在总结安徽农业大学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对访谈法教学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梳理与阐述,有助于读者特别是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加深对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的理解与掌握,真正领会访谈法教学的实效与价值所在,意识到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并不是一项枯燥而乏味的纯理论式的说教工作, 促使广大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积极主动地运用访谈法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及创造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毕生受益、终身难忘的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356.

[2][美]查尔斯·J·斯图尔物、威廉·B·凯什、[中]龙耘.访谈的艺术[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0。

[3]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7.

[4]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5.

[5] 欧元雕、黄邦汉.让师生共享office hour --思想道德修養课访谈法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6] 马宁.思政理论课访谈法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1).

[7] 匡和平.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制约因素分析[J].社科纵横,2012(12).

[8] 李资源.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9] 张鑫.论访谈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