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规模经济与地区经济增长
2014-05-30谢姗
摘要:文章依据内生增长模型,对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规模经济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解释相差无几。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要远大于比较优势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而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已转变到依靠规模经济拉动的方向上来,规模经济而不是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比较优势
一、 引言及文献综述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依据独特的地理人文和经济发展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地区经济增长的讨论,各经济学派依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型在基本的投入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不能完全解释地区的经济增长后,各学派依据不同的理论基础对地区经济增长给出了不同角度的解释:新古典增长理论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前提,认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来源于外生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通过假定要素报酬不变,将知识溢出、人力资本、研发作为技术进步因素考虑到增长模型中,并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因素;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为分析前提,运用集聚效应解释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认为集聚的综合效益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国内的实证研究较多,具体从产业层面的研究包括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和知识溢出(刘伟、李绍荣,2002;王缉慈,2002等),从制造业增长方式角度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解释的研究尚且不多,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找到合适的变量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出发,对地区经济增长做出解释。
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根据不同的理论依据大致有:傅晓霞、吴利学(2006)的研究认为1990年以后,要素投入对地区差距的贡献减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决定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王志刚、龚六堂等(2006)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生产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变化和资源生产效率变化。陈得文和苗建军(2010)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实证分析了1995年~2008年省域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发现空间集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U型关系。柯善咨、郭素梅(2010)利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中国省级商品市场的对内开放程度,检验1995年~2007年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关系,在经济不发达省份尤为显著;王新军、赖敏晖(2010)利用我国1979年~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前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 计量模型及数据统计
我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对区域的划分是一致的,对八大区域进行合并,将京津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沿海地区合并作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作为中西部地区。
1. 计量模型。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第一步回归,提取相应残差,作为第二步回归的被解释变量,将表示企业产出规模经济效应的行業产出占地区总产出的比重以及表示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区位商作为第二步回归的解释变量,进行第二步回归,得到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应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回归解释。
第一、二步的回归模型设定如下:
?着=?酌1LQ+?酌2QR
Y表示地区产业的总产出;L表示地区产业的就业人数,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表示;K表示地区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采用地区产业的固定资本存量净值表示;?着表示第一步回归模型的残差,即剔除要素投入部分的产出的增长的解释;LQ表示产业区位商;QR表示地区某一产业产出占地区总产出的产值比例。
比较优势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一直是解释地区产业增长的两个方面,选用可以代表地区产业优势的区位商和衡量制造业规模经济的产出占地区总产值的比例对地区经济增长中刨除要素投入的技术进步进行解释。
LQik:i地区、k部门的区位商;Xik:i地区、k部门的产出;n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个数,N为地区的个数。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意味着k地区在i部门具有比较优势;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比较优势越大;如果区位商小于1,则认为k地区在i部门不具有比较优势。QRik表示i地区k产业产出占i地区总产出的产值比例,Xik:i地区、k部门的产出,n为投入产出表中的部门个数。
2. 数据统计分析。本文使用的总产出数据来自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中的总产出数据。制造业各行业的就业数据来自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人口与就业统计数据库,用各地区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底数表示,制造业资本存量数据由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工业统计数据库的制造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表示。
我国制造业各部门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商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可以看到,我国东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区位商>1)的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中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区位商>1)的产业是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从高于全国的平均产出水平下降为低于全国的平均产出水平,金属冶炼及制品业较为稳定,保持在略低于全国平均产出水平的位置上。从两地区的条形图可以看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在制造业部门大体形成了以区际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分工联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部门上形成互补,这一现象对加强我国区际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对避免地区产业同构等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我国制造业各部门的产出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间的变化如图3、图4所示。
可以看到,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下降较为明显;化学工业产出占地区总产出的比例在10年间均占到40%左右,且呈略微的增强趋势,规模经济优势较大;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幅较大,且在2007年达到可观水平;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占东部地区总产出的比例在1997年~2007年十年间逐年增加,在2007年接近50%,具有庞大的规模经济优势。中西部地区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产业较少,除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规模经济优势不稳定,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制品业的规模经济优势略为明显外,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的产出占地区总产值的比例不足20%,在地区的总产出中规模经济优势较弱。可见,就制造业规模经济优势而言,东部地区各部门制造业较中西部地区而言,具有较大的规模经济优势。这与东部地区已经形成的众多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现象是分不开的。
三、 模型估计及回归结果分析
为减少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采用标准化形式对模型进行处理,实证估计的模型如下所示:
lnY=?琢+?茁1lnL+?茁2lnK+?茁3(lnK-lnK)×(lnL-lnL)+?茁4(lnK-lnK)2+?茁5(lnL-lnL)2+?着
运用Stata12.0建立面板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回归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我们关心的是第二步回归中表示比较优势的LQ变量和表示规模经济的QR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和大小。可以看到,无论在第一步还是第二步回归中,表示时点固定效应变量的系数具有显著性,是有效解释变量。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地区随机效应时点固定效应模型中,东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地区技术进步进行解释的估计系数为0.35,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进行解释的估计系数为11.86。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地区技术进步进行解释的估计系数为0.37,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进行解释的估计系数为11.09。就规模经济而言,对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比较优势而言,对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的作用与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差无几。从全国范围来看,规模经济对技术进步的解释要远远大于比较优势对技术进步的解释。可见,我国地区经济的增长方式已转变到依靠规模经济拉动的方向上来,规模经济而不是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
四、 结论和政策建议
由以上的回归结果可以知道,在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经济增长模型中,刨除普遍的劳动力和资本的要素投入,套用内生增长模型对技术进步的处理方式,认为基于大规模产出的规模经济和区际专业化分工的比较优势可以对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做出解释。其中,规模经济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區技术进步的解释是具有显著性的,东部地区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同样可做出解释,比较优势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解释相差无几,这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条件,使得食品制造及加工业、金属和非金属的相关冶炼及制品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东部地区依托从商的社会风气和密集的劳动力资源,在以纺织服装业、造纸印刷业、电气机械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等轻工业的生产和制造中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全国来看,规模经济对技术进步的解释要远远大于比较优势对技术进步的解释。可见,我国地区经济的增长方式已转变到依靠规模经济拉动的方向上来,规模经济而不是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
这一结论在促进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规模经济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更要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生产中下工夫,使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一样,在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鼓励各地区发挥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从而形成不同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有利于加强区际之间的分工联系,促进国内地区的市场一体化程度。
参考文献:
1.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3):47-54.
3. 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世界经济,2006,(9):12-24.
4. 王志刚,龚六堂,等.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2):55-68.
5. 陈得文,苗建军.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82-95.
6. 柯善咨,郭素梅.中国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1995-2007.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5):62-74.
7. 王新军,赖敏辉.财政分权、地方公共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4-33.
作者简介:谢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