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 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

2014-05-30熊熠文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珠玉姚崇玄宗

熊熠文

初中历史新课改中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改下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

人教版历史教材第三课在分析开元之治的原因时,教材这样论述:开元初年,唐玄宗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为了配合教师讲解,人教版网站上给出了这样的教案设计:通过表演情景剧——唐玄宗烧毁珠玉锦绣,让学生分析得出:唐玄宗前期的节俭,是开元盛世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我还选择了黄冈中学初一年级历史期末命题第3题为随堂练习题。黄冈中学初一年级历史期末命题第3题:唐玄宗命人烧毁宫中一批珠玉锦绣,是在表明:A.这些锦绣已经不可再用;B.不穿丝织品;C.唐朝准备对丝织业进行限制;D.倡导节俭(答案为D)。

在本课内容的教学中,我按照教材的设计,讲述了唐玄宗前期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在讲到唐玄宗前期烧毁珠玉锦绣,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时,学生得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学生指出,唐玄宗太浪费了,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珍宝烧掉。学生们根据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出的第一反应是唐玄宗非但不节俭而且相当浪费。于是我就顺着学生们的思维习惯再次提问。那大家认为玄宗应该怎么做呢?有学生提出他可以奖励给嫔妃、大臣;有学生补充,还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的国家领导人;有的学生还说烧掉太可惜了,那肯定是老百姓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做好的,唐玄宗也可以赏赐给老百姓;还有学生指出,他认为唐玄宗的这种做法欠妥,唐玄宗既然是不想用奢侈物品,他可以令宫中太监将它们收起来,不想用绝对不等于要烧掉……。

学生们的回答震动了我,是的,在之前的备课中,我对处理教学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有待加强。但反思学生们的答案也确实有理。对于出现的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玄宗前期烧毁珠玉锦绣是什么原因?二是对于教材的表述:玄宗前期烧毁珠玉锦绣即表明玄宗节俭之心——这种因果关系妥当吗?

史书中记载,唐玄宗在即位后曾下诏:“宫中凡是豪华的车轿和金银玩器必须销毁,作为军队的一部分资费;珍珠、美玉、锦绣之类,都集中到殿前烧毁。凡是皇后、妃子以下的宫人,不能穿用锦绣衣服,更不能装饰珠玉。”由于他提倡艰苦朴素,这样就改变了武周以来的奢侈之风。可见,唐玄宗在诏书中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以表示他艰苦朴素的决心,而教材简略节选了其中内容之一,这对学生得出节俭结论上造成了难度。

小说中记载:姚崇贵为宰相,却没有专门的府第。全家人住在离朝偏远之地。他精于吏道,又兼兵部尚书,上朝处理政务后,常常不能按时回家,就住在罔极寺里。有一段时间,姚崇抱病不能上朝,上常令乾曜处理政务。每有大事,即来寺里请教。源乾曜对老宰相严于律己、廉洁勤俭的生活作风甚为佩服,他奏请玄宗让姚崇搬到四方馆居住,玄宗答应了。姚崇以四方馆太豪华且藏有公文为由而谢绝。姚崇“屡以屠糜为谏”,玄宗将内宫金银玩器“销毁”,碧玉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开元四年(716年),姚崇因年老辞相,荐比他小16岁的宋璟为相。宋璟刚直不阿,刑当无私,选贤举能,大唐江山,在姚崇宋璟的努力下,政治安定,经济繁荣,进入“开元盛世”。可见,在小说中,唐玄宗是因为宰相姚崇多次进谏不可奢侈、糜烂、浪费,才将内宫的珠玉锦绣焚于殿前。若从这个角度出发,让学生得出玄宗节俭,也不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按照初一学生的思维习惯,他们大多容易得出,唐玄宗是一个虚心纳谏、任用贤臣的皇帝。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等各种体验;“态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个体对人、物或事件,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价值观”是指个体看待客观事物及评价自己的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据此,三者是一个相互依存、逐层递进的关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必须让学生动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学生才可能对客观的历史事物产生全面而公正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这种认识经过长期的累积,学生最終会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珠玉姚崇玄宗
姚崇的眼力与能力
狡黠
紫藤园
健脾补肺肾——珠玉二宝粥
狡黠
珠玉花开绾青丝
姚崇拒住四方馆
来华景教徒与怛逻斯冲突之形成
姚崇拒住四方馆
人间珠玉安足取,莫如德化一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