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的眼力与能力
2024-03-22艾公子
艾公子
一
姚崇生在高官之家,本名姚元崇,开元年间为避讳改名为“姚崇”。姚崇以“开元名相”的头衔广为人知,但姚崇的仕宦生涯大部分是在武则天时期,他先后担任宰相十多年,只有四年处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可以说,姚崇是武则天一手提拔的人才。
武则天当政时,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用严刑峻法排除异己,导致很多大臣被判处谋反叛逆之罪,含冤而死。周兴、来俊臣死后,武则天却对大臣们大发感慨,说以前周兴、来俊臣审问大臣,很多人都犯了谋逆之罪,现在他俩死了,却再也没有人谋反了,这是咋回事啊?
群臣皆不敢言,只有姚崇站了出来,对武则天说:“这些年来,被告发谋反而家破人亡的大臣,都是因为遭受严刑拷打才被迫承认的。那些告发者为了功名利禄,无所不用其极,对无辜者的陷害,远甚于汉朝的党锢之祸。”
对于为何没人敢为犯人翻案,姚崇说道:“即便陛下派侍臣去重审,他们也不敢替别人翻案,因为害怕下一个被构陷的就是自己,故而没有一个人敢说实话;那些被陷害的大臣也不敢翻供,因为一旦翻供,又是一番刑讯逼供,只能承認自己有罪。这都是酷吏们制造的冤假错案。现在周兴、来俊臣已经被处死,我敢以一家老小百口人的性命做担保,内外官员没有人会谋反。”
姚崇的一番话,既体现了高超的情商,将武则天时期残害大臣的罪恶全部推给酷吏,让领导有个台阶下,也表现了他的担当,愿“以一门百口保内外官无复反者”。
于是,武则天更加重用姚崇,任命其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神龙政变(705)后,一代女皇武则天很快走到生命的终点。满朝大臣都在庆贺唐朝复辟,唯有姚崇痛哭流涕。
拥立唐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曾得到姚崇的举荐,但他看到姚崇这副样子,不禁讽刺道:“今天是哭泣的日子吗?我看阁下要大祸临头了。”
姚崇却不忘旧主之恩,说:“我侍奉则天皇帝多年,现在突然辞别,由衷感到悲伤。昨日诸位诛杀凶逆(指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臣子本来应该做的,岂敢言功;我为旧主悲泣,亦是臣子应有的节操。如果因此获罪,也是心甘情愿。”
姚崇也参与了神龙政变,却在之后表现出不忘旧主的忠心,这其实是一种政治智慧。
刚复辟的唐中宗对姚崇的行为很不爽,便将其贬出京城。此时,武氏的势力依然强盛,随时有反扑的可能。不久后,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得到中宗和韦后的支持,对之前发动政变的功臣进行清算,立下大功的张柬之不得善终,姚崇却逃过一劫,之后被征召回朝,到唐睿宗时再度拜相。
姚崇是一个多谋善变的官员,在唐周交替之际的混乱局势中独善其身,又保全了名节。历经几十年宦海沉浮后,他将一身才学凝结成十条对策,献给唐玄宗李隆基。
二
先天二年(713)大阅兵后,唐玄宗召见时任同州刺史的姚崇,君臣畅谈天下大事,聊得尽兴。
唐玄宗当面对姚崇说:“卿应该当宰相来辅佐朕。”
姚崇却没有欣然接受,他进京后,呈上著名的《十事要说》,说:“臣提出这十件事,请陛下参度是否可行,如果做不到,臣就请辞。”
对此,唐玄宗斩钉截铁地说了四个字:“朕能行之。”
唐玄宗的新政以姚崇的《十事要说》为标志,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姚崇是个精明的政治家。
拜相后,他先试探唐玄宗的意图,每当有郎官需要任命时,就去询问唐玄宗的意见。在唐玄宗看来,一般官员的升迁,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因此,每次姚崇来问他意见,唐玄宗就仰头看天,置若罔闻。姚崇很尴尬,不知唐玄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满怀疑虑回到府中。
唐玄宗的心腹宦官高力士看在眼里,就问皇帝:“陛下初理万机,宰相前来奏事,应当回答可否,怎么一言不发呢?”
唐玄宗淡定地说:“朕任命姚崇处理政事,大事自然应该共同商议;可像任命郎吏这类小事,也要一一来烦朕吗!”
高力士明白其中用意,便将此话告诉姚崇。姚崇听闻,恍然大悟,从此放心大胆施政,不再有所顾虑。开元初年,姚崇被赋予特权,按照他提出的《十事要说》,使朝政焕然一新。
三
重回相位的姚崇已经年近七旬,却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在此期间,姚崇推荐另一名大臣卢怀慎为同紫微黄门平章事(开元元年改名,五年复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自己的助手。与雷厉风行的姚崇相比,卢怀慎平时唯唯诺诺,很多大事都由姚崇定夺,时人称为“伴食宰相”。
卢怀慎为人老实,却与姚崇配合默契,一同维护了中枢机构的团结,对姚崇唯命是从,可能也因为他亲眼见识了姚崇过人的执政能力。
姚崇有个儿子不幸早逝,为了给儿子办丧事,姚崇请了十多天假。卢怀慎独自一人面对纷至沓来的政事,忙得天昏地暗,怎么都做不完,只好去向唐玄宗请罪。唐玄宗倒是个好老板,安慰老卢说:“朕把天下事托付给姚崇,你只需要坐镇即可。”
过了十几天,姚崇总算回来了。看着堆积如山的文件,姚崇没费多少工夫,全部解决。老宰相不禁要叉会儿腰嘚瑟一下,他问一旁的紫微舍人(即中书舍人)齐浣:“我的才能,比管仲、晏婴如何?”
齐浣说:“管、晏之法,虽不能传诸后世,但在其执政时期能够一直保持。公所制法令则需随时更改,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不及二人,但不失为‘救时之相。”
姚崇将笔投掷到一边,大喜道:“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这就是姚崇“救时宰相”之称的由来。
姚崇为唐玄宗制定治国大纲,奠定了治世的基础,至此已完成他的政治使命。
尽管唐玄宗赋予宰相特权,使三省行政更为高效,但作为一代雄主,他一定不会让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当唐玄宗发现姚崇已经实现他的价值后,君臣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姚崇主持朝政4年后,发生了两件事:先是有人告发姚崇的两个儿子收受贿赂,豢养宾客,有图谋不轨的嫌疑;接着又有人弹劾姚崇的亲信赵诲收受胡人贿赂,玄宗派人对赵诲进行审讯,判处死罪,由于姚崇尽力营救,才改为杖责一百,发配岭南。
姚崇明白,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发生变化了,他一改平时的直率作风,变得惶恐不安。开元四年(716),在姚崇多次请辞之后,唐玄宗罢免其相位,改授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
此后,姚崇过上了退休生活,5年后寿终正寝,死后追赠荣誉,谥号“文献”。姚崇能在武则天、唐玄宗这样猜忌多疑的君主手下享尽荣宠,并全身而退,可见其过人的政治头脑。
(摘自“最爱历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