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及其心理护理措施
2014-05-30有慧
有慧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疾病的治疗。方法: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疾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措施
【中途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61-02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措施, 肾衰竭患者因长期依靠机器生存、饮食受限以及透析并发症和疾病本身带来的各种失调,给患者带来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 41.5%[1]。结果导致其免疫力下降, 引发透析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透护士针对性的做好血透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血液透析患者40例, 男 28 例、女 12 例;年龄 19~70岁, 平均53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损害6例、梗阻性肾病3例, 成人多囊肾2例。 本组均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平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8个月。
1.1心理测试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入院后 12~ 24h的透析患者进行测试, 由护士向患者发放量表, 要求评定时间范围为现在至最近 1个星期。采用自我填写或检测者逐条读出, 被检者回答, 检测者填写的方式, 当场收回量表, 测试结果输入心理测试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2评价方法 按照国内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价标准和常模进行比较, 针对每个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 1心理测试结果 与常模比较: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项因子得分与常模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人际关系、敌对、偏执、精神病性4项因子得分及总分、总均分与常模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
2.2心理问题
2.2.1怀疑心理 大多数尿毒症病人在被医生告知诊断结果后不敢相信,特别是一些自身无任何症状,而在体格检查中无意被查出的病人,自我感觉良好, 否认疾病的存在,拒绝透析治疗,照常工作、生活。 有的则到处打听民间偏方,中医中药,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彻底治好自己的疾病,摆脱终身的透析,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2.2焦虑心理 血液透析的病人由于长期疾病的折磨、身体上的不适、经济上的负担以及患病带来的工作、生活等改变,使病人产生严重的焦虑心理。
2.2.3恐惧心理 由于透析治疗的特殊性,病人对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会产生恐惧心理。
2.4悲观心理 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家庭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许多病人自行减少透析次数及停止服用药物,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并发症也越来越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透析治疗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加之家庭成员态度的逐渐淡漠, 使病人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3 心理护理
3.1成立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负责人为作者本人, 三名参与者职称均为护师以上, 均经过护理心理学培训, 有很强的沟通能力。
3.2心理护理措施
3.2.1对症下药 不同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态度不同,护理人员要针对每个人的性格、脾气、家境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等心理护理工作,真正使大家正确地面对现实,以良好的心态积极投入治疗。
3. 2. 2做好健康宣教 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过程的注意事项、传染病防控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尤其是对首次透析的患者更要做好细心、周到的宣教工作,真正使透析患者了解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意义,以便很好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3.2.3提供优雅、舒适的环境 为患者提供电视或放轻松的音乐。注意力的转移能使患者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以使患者心情舒畅的接受治疗。并尽可能的把性格相近,病情稳定, 治疗效果明显的,彼此接触能有益处的患者安排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通过现身说法很容易在病友中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增强生活的信心。
3.2.4加強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提高技术水平 操作前与患者交谈创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干扰其紧张心理,分散注意力,护士应练就过硬的穿刺技术,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穿刺时沉着冷静,动作轻柔,提高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另外,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观察,认真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其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緊張、恐惧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3.2.5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积极与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沟通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帮助,鼓励家属、朋友及同事等经常探视看望患者,以轻松、愉快、平静、平和的心态感染患者,通过聊天,亲情关怀、劝告以及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不良心态对疾病的影响。
3.2.6严防自暴自弃 自杀等不良现象 有些患者对自身经济问题有所顾虑,会出现抗拒救治、自杀等严重异常表现及行为,医护人员需要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2-3]。 可通过介绍医保政策、社会保障救助方面的知识,对少部分极其困难者,可通过发起募捐、申请减免部分治疗费用等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部分经济方面的问题,让其感受社会的关怀及温暖,增强戰胜疾病的信心。
4讨论
国内外研究表明:患者的情绪直接影响着透析效应的发挥,患者心情愉快、乐观、透析则易发挥治疗作用。相反,若患者有忧郁、悲衰、恐惧、焦虑、愤怒等良情绪,都可使其产生应激性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小板聚集,血粘滞性升高,其结果必然影响透析疗效,甚至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可以帮助患者重建生活的信心, 消除消极情绪, 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海平, 王健. 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希望.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5): 306-308.
[2] 邓健英.心理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作用[J].中国创新医学,2009,6(29):123-124.
[3] 张宗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