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价值

2014-05-30冉秀芬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冉秀芬

【摘 要】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确诊的87例胆囊内息肉样病变进行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及病变性质。结果: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准确地判断胆囊内息肉样病变,且对病变的良、恶性提供初步的鉴别诊断。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内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胆囊隆起性病变;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价值

【中途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43-01

胆囊息肉样病变(apophysis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ALG)是由胆囊壁局限性向腔内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其常见的病理类型有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肌瘤、肿瘤样息肉、早期胆囊癌等。作者将我院经彩色多谱勒诊断并手术切除胆囊病理检查的8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我院自2002年至2012年经彩色多谱勒检查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87例,且经胆囊切除手术及病理检查。其中男58例,女29例,年龄19~68岁,平均29岁。

1.2仪器与方法采用美国GE-LOGIQ-9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于检查前空腹12h以上,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行多切面觀察胆囊,对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边界等声像学特征作详细记,并摄片留取资料,术后胆囊均送病理检查。

1.3临床表现75例均有急慢性胆囊炎症状;但临床表现疼痛程度不一,右上腹剧痛并放射至肩背部36例;隐痛38例,均有压痛及放射痛。并伴有其它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及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无任何症状者12例,仅在常规检查中无意发现。

2 结果

2.1彩色超声表现

胆囊息肉:显示为囊壁局限性向腔内突出强回声结节,呈多发或单发的大小不等的乳头状或桑椹状,小的仅为强回声点,一般不超过1.0 cm,胆囊息肉最大的特点是带蒂,后方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且结节基底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而胆囊的大小形态多正常,壁无明显增厚。

胆囊腺瘤:表现处囊壁向腔内突出的中高回声结节,呈乳头状或圆形,无声影,多数呈宽基底,或带蒂,本组织显示均小于10mm。与胆囊息肉表现相似,无明显特征性。

胆囊腺肌增生症:表现为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并伴壁内多发液性小囊腔,此为其特征性改变,脂肪餐实验后,显示胆囊过度收缩。

胆囊癌:表现为胆囊腔内见乳头状、不规则形或团块状突出,直径多在10cm以上,有的基底较宽,呈边缘不规则的结节状,有的基底窄,呈不规则乳头状;可单发或多发; 瘤体为、弱或中等回声;局部囊壁结构紊乱不清,或连续性中断,肿块的体积较大,且其基底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并可引出低阻动脉血流频谱,底体部多见,发生在颈部时早期易发生梗阻,使胆囊增大积液。

2.2 病变部位 颈部15例,占17.2%;胆囊体部63例,占72.4%,底部9例,占10.3%;胆囊体部+颈部21例,占24.1%;胆囊体部+底部6例;占6.9%。

2.3病变数量 多发(2枚病灶及以上者)常见,本组多发54例、单发33例,分别占62.1%、37.9%。

2.4病变大小直径2~17mm。

2.5病理学检查胆固醇息肉48,炎性息肉9例,胆囊腺肌增生6例。单纯性腺瘤6例,乳头状腺瘤3例,腺癌3例,

3讨论

本组87例息肉样病变手术切除胆囊的病理结果表明:

胆囊息肉样病变以胆囊息肉多见,占65.4%,其中又以胆固醇性息肉占绝大多数,炎症息肉相对少见;两者多数呈多发性,可发生于胆囊的任何部位,以体部及体部合并颈部的多见,呈乳头状或桑椹状向腔内突起的较强回声团,有蒂或窄基底,直径≤lOmm,不伴声影[1],两者鉴别诊断困难,有作者报告炎性息肉常合并有胆囊结石,多发生在有慢性炎症、结石的胆囊,若并发有胆囊炎和(或)胆囊结石征象的,可考虑炎性息肉的可能。由于胆固醇息肉较脆,易脱落随胆汁排出。因此,超声随诊观察前后对比可有病变数量的改变。

本组术前彩色超声检查中,提出不断改进性可能者18例,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癌3例,腺瘤恶变3例,腺瘤增生活跃3例,腺瘤6例,且均为单发,15例位于颈部,直径均≥10mm,说明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变的良恶性程度可以进行初步判定。因此对于单发的、颈部的、直径>10mm的病灶,癌前病变或癌变的可能性较大[2],若能显示病变内有血流则高度提示为肿瘤,若多谱勒频谱为低阻动脉血流频谱,但应怀疑为小胆囊癌[3]。目前,仅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很难鉴别其良恶性,多数学者均注重其大小与病变的关系,我国董宝玮认为息肉样病变直径小于10mm者以胆固醇息肉最常见;10mm-13mm者倾向于腺瘤,但不能排除癌瘤;大于13者应首先考虑到癌的可能,这一原则有一定的临床价值[4]。但是病变的大小不应作为良恶性的标志,实际工作中应嘱病人定期复查,如果发现病变生长较快,应警惕癌变可能。

总之,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并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尽管目前超声在定性诊断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它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数量、大小、形态和附着胆囊壁的改变,又能方便地随访其动态变化,而更重要的是彩色多谱勒不仅具有无毒、无害、无放射、可反复操作、价格低廉的特点,可凭借功能优势,通过彩血流信号的多少及特点以及频谱形态的分析,对胆囊隆起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为深入研究这类疾病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对早期胆囊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在目前所有影像检查中被列为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8.

[2] 邬剑华。唐一帆,蔡端.胆囊息肉样病变338例临床病理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ll(1):13-15.

[3] 周永昌,郭学.超声诊断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14-715.

[4] 曹海根,王金锐.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40-242.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