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同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2014-05-30李飞
李飞
【摘 要】目的:探讨尼莫同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DS)对1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症状态的评定,对其中 8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别给予尼莫同治疗(治疗组)和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和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对两组病例0、2、4、6周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评定疗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症患病率为45.6%;抗抑郁症治疗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90.0%;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7.5%,尼莫同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帕罗西汀药物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不良反应轻。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应尽早给予尼莫同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状态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抑郁症;脑血管意外;尼莫同;帕罗西汀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23-02
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焦虑不安、情绪低落、语言、兴趣减少、运动迟缓、认知功能损害、缺乏自知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同时由于PSD患者往往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从而进一步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復[1.2]。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抗抑郁药包括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素抗抑郁药等,这类药物确实能改善PSD患者抑郁情绪,但对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作用有限。本研究选择尼莫同作为治疗药物,观察对PSD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障碍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76例脑卒中[3]患者。入选标准:(1)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语言障碍等脑血管症状,经临床和颅脑CT/MRI证实符合第四届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2)住院2周以后出现抑郁、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不爱说话、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主动性差、有或无睡眠障碍,SDS评分(标准分)≥53分者可确定为卒中后抑郁症。(3)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具有昏迷、失语、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既往有精神病史,治疗前3个月内有服用抗抑郁症药剂神经阻滞剂史者。(2)有强烈的自杀行为者。
1.2 病例分组
将患者PSD8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尼莫同)男27例,女13例;年龄(62.1+6.3)岁。对照组(帕罗西汀)男26例,女7例;年龄(61.2+5.3)岁。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体重、伴发病、既往史及伴随用药无明显性差异,有可比性。
1.3 在PSD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尼莫同治疗,每次30mg,3次/d口服。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每次20mg,1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评定。
1.4 疗效观察及疗效评定
1.4.1 抑郁程度评定:采用HAMD进行评定,抑郁程度总分<8分无抑郁,≥8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1.4.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度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最高分45分,最低分0.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4.3 评定抗抑郁疗效:按HAMD减分率计算,基本痊愈≥75%,显著好转50%-74%,好转30%-49%,无效<30%。
1.4.4 评定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按功能缺损评分减分率计算: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死亡。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数据用均数+标注差( +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因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17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症患者80例(45.6%)。
2.2 两组在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2、4、6周时,两组的HAMD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2周、4周p<0.05,6周p<0.01);经2、4周治疗后,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优于尼莫同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经6周治疗后,尼莫同组与帕罗西汀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3 两组临床抗抑郁疗效比
尼莫同组6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帕罗西汀组为90.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2.4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比较
尼莫同组与帕罗西汀在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降低(2周、4周p<0.05,6周p<0.01);经2、4周治疗后,尼莫同组与帕罗西汀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治疗后第6周最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2.5 两组临床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比较及尼莫同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帕罗西汀组为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经x?检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2.6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出现头痛6例,恶心、呕吐1例,面色潮红2例;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50%,其中口干8例,头痛4例,恶心、呕吐5例,震颤3例。尼莫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状2周及以上者成为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约为36%[4]。且PSD患者发生抑郁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正相关性。所以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病灶脑组织代谢和微循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积极进行恢复期康复治疗,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残疾程度以改善抑郁[5];同时抑郁状态可阻碍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反之,改善抑郁状态可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两者互相影响。有文献报道,PSD患者死亡的危险性较非伴发抑郁症的脑卒中患者增加2.4倍[6],所以对PSD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尽早给予抗抑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人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多采用三环类抗抑郁症药,如盐酸咪替林、多塞平等,但由于老年人使用后不良反应较大,患者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7]。现多用新一代抗抑郁药即选择性5-氢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帕罗西汀、含曲林、西酞普兰等。其药物不但能改善抑郁情绪,同时也能促进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但此类药物存在明显的口干、头痛、体重减轻、眩晕、震颤等副作用,临床使用过程中收到一定限制。
尼莫同的主要成分尼莫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剂,具有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其脂溶性高,易通过血脑屏障,其活性物质在颅脑组织分布优于其它钙离子拮抗剂,在脑血管周围更易发挥作用,为脑功能的恢复提供先决条件。还可以作用于神经元,特异地结合于大脑中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功能区,尤其是海马区和皮质区;同时,尼莫同还能优先到达大脑与情感、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功能区域,高度特异地与钙通道有关的受体可逆集合,影响神经元的电学性质,维持神经介质的平衡,使衰劳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恢復正常,从而改善该区域脑细胞功能,达到改善抑郁作用[8]。以上说明,尼莫同可能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从而改善抑郁状态;也可能通过促进神经末梢Ca?+依赖性的EN,5-HF.DA的释放,使突触间隙三种神经递质的浓度增加,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总之,对PSD患者尽早给予尼莫同治疗,能改善抑郁状态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本研究通过对治疗80例PSD患者的疗效观察,尼莫同与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均可取的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但帕罗西汀在早期要优于尼莫同,6周后则无明显差别,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尼莫同优于帕罗西汀,且不良反应轻。因此,尼莫同治疗PSD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长青,方向华.卒中后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63-65.
[2] 金丽华,李勇.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现状[J].中国医药,2008,3(6):379-380.
[3] 中华医学会,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69-70.
[4] Butters MA,Becker JT,Nebes RD,etal.Changes in depression[J].Am J Psyohiaty,2000,157(2):1949-1954.
[5] 马淑芝,张明七,戴志华.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康复治疗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4):229-231.
[6] 吴建新.百优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124.
[7] 董建国.小剂量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7):99-101.
[8] 苏支政,伍锦施,王映伙,等.尼莫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新医学导刊,2008,7(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