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创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014-05-30刘岚

中国市场 2014年51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校企

刘岚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培养模式、培养内容以及培养理念不能较好地为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文章从减少高校学生的结构性失业、校企共同应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校企双方文化互相渗透等三个方面阐明了校企协同创新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提出理念创新、政策创新和方式创新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74-03

所谓协同创新,是指以协同的方式将各方经济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促进创新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校企合作是协同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就推动高校“十二五”科技工作时也谈到,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学术机构的深度合作,坚持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2012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2011”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1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人才供需呈现出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毕业人数增迅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企业在招人用人时普遍感觉人才难求。2012年的一个中国人才发展报告也曾预测:未来三年,优秀的中国企业及外资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大概在200万~300万,但能够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只有不到30万。这从某个层面充分暴露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1.1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直以来,高等院校对学生培养模式的设计并没有很好的、全心全意的体现以人为本。绝大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重视课程环节和内容,轻视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尊重;重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实施,轻视教学与时代的与时俱进;重视教,轻视学,师生的生命力、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同时,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内容的记忆、灌输,严重缺乏将其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与人文情怀结合,从而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这点在绝大多数学校的考试命题及对学生的考评机制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当前大多数学校的考试命题依然要求尽量要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对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也主要依据学生的最后一次结课考试成绩,学生课堂参与在最终成绩评定中的权重实在太低。

1.2培养内容的脱节

首先是与社会的脱节。众所周知,从1999年高校正式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但随之而来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社会人才需求的匮乏性的互斥效应。一直以来,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招生规模,主要都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来计划和规定,俗称“关起门来办学”。“关起门来办学”实质是与社会需求不相衔接的,未能直接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出发,犹如黑夜中茫茫大海上各自行进的两条船,根本接不上头,造成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从而形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两张皮”的现状。一方面,社会急需人才,部分企业、部分工种高薪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比比皆是。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3年4月份时,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生的签约率为35%。可以看出,当前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错位,由此引起的人才结构性短缺,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其次是与企业的脱节。当前,在人才的供需问题上,高校的“供过于求”与企业的“供不应求”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分析原因,主要因为,高等院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很少有企业的参与,没有企业参与的办学,犹如“闭门造车”,学校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甚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从而学校与企业渐行渐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符合企业需求,就更谈不上“不可替代”!即便是签约的学生,在后面的工作中,毕业生素质、能力与公司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李开复曾经说过,对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来说,聆听“客户”的需求非常重要。而企业则是大学最为重要的“客户”,因为这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为强烈。如果不能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高校就很难担负起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使命。他认为,内地高校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与企业脱节的问题,同时,内地高等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较大差距,近些年欧美甚至港台大学对中国内地优质生源的明显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了内地高等院校的生存危机,内地高校必须尽快向产业需求看齐,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才有生机。

1.3培养理念的误区

首先,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 “精英”教育理念的支配下,高等院校一直是将高深知识的传授为其办学的主要目标,由此,普遍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学术型”教育,而轻视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高等院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科学研究上都存在问题:重视科学教育而轻视技术教育、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操作能力、重视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技术研究。这些,可以从很多高校尤其是一本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看到问题所在,同时也可以从高校倾尽全力以期进入一本、二本院校行列看到问题所在;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的课堂上,仍然沿袭的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将专业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大多数学生也乐于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增长。这其实是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

其次,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人格的培养。当前,在大学生素质或大学素质教育的大量研究中,“高分低能”、大学生的人文知识贫乏、道德滑坡和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被揭示出来,因此大学生在就业面试时凸显出的诸如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待人接物交往不拘细节、求舒适、求名气、心里浮躁、缺自信等问题比较突出,甚至一些用人单位对已经招聘的大学生的工作状态不甚满意。2014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在谈“复旦投毒案”时也表示,从教育本身来看,不发生这个事件也能看到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偏重知识的传播,比较少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究其原因,与大学认为学生的人格应该是中小学阶段甚至是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形成具备的不无关系。

2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国家出台了《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2.1有助于减少高校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从 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启动以来,很多高校发展的功利化直接导致了专业设置结构上的非均衡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打乱了高等教育与外部社会发展之间的生态平衡,而这种状况则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前文所述,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人才。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这一契机,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对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作出调整,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转移到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上来,从而有助于减少高校学生的结构性失业。

2.2有助于校企更好地应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高校之间在生源、师资、科研等方面的竞争也加剧。尤其是在争生源方面,可以从每年高考结束各高校不惜出动大量人力到各高中学校做招生宣传当中窥见一斑。除了“985”、“211”院校外,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办学资金明显不足、师资薄弱、基础设施、实践资源短缺、实训基地欠缺等问题,影响学校长远发展。通过校企协同教育,高等院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以获取资源和平台,既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训问题,还可以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要求,“量身定制”安排教学计划,真正实现人才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企业与掌握知识与技术的高校协同,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企业与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建立联盟协同教育,为员工提供再学习机会,从而实现校企的双赢。

2.3有助于校企双方文化互相渗透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又一重要任务。校企合作也可以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开出一片新天地。一方面,学校师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与企业员工广泛接触,通过双方思想、观念的交流、碰撞,感受到企业文化,尤其是责任观念、团队观念、务实观念、市场观念以及效率观念;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尤其是与一些知名院校的合作,进一步提炼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美誉度和知名度。在美国硅谷,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惠普等龙头企业与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创新源的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创新网络和根植于其中的创新文化,从而缔造了至今他人难以超越的科技和财富神话。

3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在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的背景下,毋庸置疑,大学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能力的重要模式。被誉为全球创新典范的“硅谷模式”正是校企协同创新的典型。

3.1协同创新政策的创新

首先,可考虑从法律法规层面来对校企协同进行约束规范。国家应根据《科技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共同部署,结合“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其次,可考虑从财政金融方面来对校企协同进行引导支持。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财税、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方式推进校企协同创新。第一,重点引导、支持高校同科研院所、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探索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校企协同创新联盟;第二,对具备建立协同创新联盟条件的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部际协调和省部协调,加强试点和推广工作。

3.2协同创新理念的创新

高校要吸纳企业深度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前提条件是与企业建立一种平等相待、互利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不能将双方的利益对立起来,缺少沟通,缺少理解。一直以来,高校忽视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和作用。事实上,企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主体,而不是高校完成实习教育任务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工具,高校更不能是在实习、就业出现困难的时候才去临时抱佛脚求救于企业;另外,还应想方设法增进校企之间的交流、理解和信任,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并为其在岗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服务,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优秀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及重用,同时可以较好地带动后面学生的就业问题;鼓励教师参与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等等,尽心尽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些过程中,企业也会深切地感受到要想提升自身品位和市场竞争力,离不开大学的智力支持和帮助,这样一种共生互补的伙伴合作关系就会逐步形成。

3.3协同创新方式的创新

首先,比较优势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逻辑起点。校企协同创新的可能性主要来自于大学和企业各自具备的独特创新优势。大学的比较优势主要源自于其知识人才的集聚和学术前沿的把握,以及连接海内外的创新网络;而企业的比较优势则主要源自于其市场敏锐性和资本运作的专业性,这样,两者之间就有了较好的结合点;其次,尽管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它目前还不能独立承担使命,必须联合大学的力量,增强其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大学的技术发明也只有经过企业运作转化为经济价值,才能完成创新过程。也就是说,大学和企业有足够能力进行需求对接,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但双方如何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以什么样的创新方式进行对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做出尝试,它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对接,来实现校企更好的合作和发展。第一,实现行业标准、企业规范与育人标准、人才评价机制的对接;第二,生产项目、工作过程与教学项目的对接;第三,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的对接。通过这样的对接,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教学评价和指导毕业生就业等教学运作全过程中来,效果显著。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与百丽国际有限公司华南区分公司的 “校企订单班”合作模式也值得借鉴。在“校企订单班”上,企业则根据教学模块的需要,派出15名具有培训和实战经验的员工组成讲师团,构成该班的主讲老师,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派出4名骨干老师作为4门课程的辅讲老师,主讲老师免费授课,双方各尽自己所长,深化校企合作,增强校企联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打造了百丽公司的零售精英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部署高校“十二五”工作 突出五个要求[EB/OL].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8216/36635/17708614.html.

[2]张济荣.振兴文化产业视域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0(7):15-16.

[3]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4]梁雪松,郑雅萍.校企联盟培养“职业适应性”人才研究:协同教育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3(5):59-63.

[5]杨卫.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2-05-14.

[6]金业文,刘志军.论“卓越出版人才”的校企协同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4(4):90-93.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