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14-05-30张琴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范读课文情感

张琴

[摘 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注重范读,在朗读中要注意文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采用丰富多彩的阅读形式,注意阅读的时间分配。

[关键词]语文;朗读;提高《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朱教仁教授也曾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读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重范读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好的范读,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启迪,美的熏陶。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的强烈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范读时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使语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身临其境,备受感染。

二、重情境

课文字里行间都蕴藏着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想象、联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角色,才能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要使学生越读越好,教师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如教师有效的范读、多媒体的使用、背景音乐的播放以及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提示语等。

三、重技巧

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朗读必须根据课文的不同文体进行指导。但不管是何种文体,教师都要遵循一点:根据学生的差异,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其诵读技巧。

四、重形式

朗读形式单一,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失去朗读的兴趣,所以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不过教师要注意不能让学生为读而读,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体现出读的层次性。还要注重评读,使学生在读中求新。此外,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樂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乐读的功效。

五、重时间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提高无不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根本,以课文为依托。只有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与文本打交道,从中获取信息,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运用的能力。语文课上,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透彻的讲解,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 周正旺

猜你喜欢

范读课文情感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