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组
2014-05-30沈红燕
沈红燕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协作学习以其自身具有的特点——能使学生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给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等,契合了新课改的新要求,自然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关键词:协作组;有机使用;有趣;有效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77-1
自从我校开展“三案五环节协作生态课堂”教学以来,我结合当前的教育现状,并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了“协作组”课堂学习模式,发挥“协作组”的合作互动作用,使学生学会数学推理和交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数学课堂焕发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教研,我就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协作组活动,谈点浅见。
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开展协作组活动
“协作组”活动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自主的学习行动。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学生讨论驱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把知识进行内化。例如:教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设计以下过程。出示756÷465812÷462835÷46,学生独立尝试完成。然后围绕以下问题交流讨论:(1)把计算过程说给组员听。(2)计算第三题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怎样解决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商是二位数的除法,知识上有铺垫,应该有话可说。通过互相讨论,学生能正确揭示出本课的重、难点,即当除到被除数十位时,不够商1,就得商0。在大组讨论时追问,如果不商0,会出现什么结果,进一步让学生明白用“0”占位的道理。
二、在理解的疑难处开展协作组活动
教学难点是纵横交错的一个关节点。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有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如果在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能有机地组织协作组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牢固理解和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知识后,判断“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也相等”。学生单从纸面和教师讲解是无法理解的,为此设计以下活动:每组准备1根16厘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几种不同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宽取整厘米)。他们的周长、面积各是多少?填写表格,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小组各成员人人都是参与者、思考者、操作者。在边操作边讨论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自主权,自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围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形成了共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围成正方形时,面积最大。看,有了协作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难点,找到了答案,还能挖掘出隐含的规律,拓宽了思维深度。
三、在知识可发散处开展协作组活动
协作组活动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情意为主旨”。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揭示数学本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已有数学活动经验,设计合适学生实际有效的数学活动,有意识地选择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题目,让学生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互相启迪。在解决实际问题:学校科学小组学生采集标本。捉到蜻蜓6只,,捉到螳螂的只数是蝴蝶的3倍,捉到螳螂多少只?(填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设计了分协作组讨论:(1)螳螂的只数和谁有关?(2)直接给出蝴蝶的只数可以吗?(3)怎样补合适的条件?完成讨论题并各自补条件。让学生交流看法和见解,可能会出现四类条件:(1)捉到的蝴蝶比蜻蜓多3只。(2)捉到的蝴蝶比蜻蜓少3只。(3)捉到的蝴蝶是蜻蜓的3倍。(4)捉到的蜻蜓是蝴蝶的3倍。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要求,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还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在练习评定中开展协作组活动
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协作组展开互议、互评、互改,来达到主动探索,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后,让学生在练习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要求小组交流时依次说清根据哪两个相关联的信息,先求出什么问题,再根据哪两个相关信息,求出最后的问题。这样分小组讨论,再由一名学生汇报,远胜于点名回答的效果,可以发挥学生互助互动和自主学习的作用,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在整理复习处有机开展协作组活动
苏教版教材的每个单元后都设有《整理与练习》,教材明确设置了“小组讨论”环节。这就意味着协作组活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让学生通过协作组活动,既可以把新学的知识加以回顾,更主要的是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归纳。例如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系统、深入地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内容很多。利用协作组讨论形式,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强,学生间互相补充,互相提醒,不仅便于知识系统化,更提高了复习的实效性。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协作组”教学形式旨在在教师精心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离”“中断”“有分歧”时,教师需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而应适时地给予“参与”指导。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协作组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协作组学习活动在课堂各环节一定有用武之地,在课改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