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2014-05-30李洪杨燕珠刘福达陈世文李超英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尤瑞克林急性脑梗塞丁苯酞

李洪 杨燕珠 刘福达 陈世文 李超英

【摘要】目的 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设计,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疗程14天,在21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并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复查头颅CT,观察药物相关的出血性事件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21天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0.01),且观察组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变化,复查头颅CT未见药物相关的出血性事件。 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关键词】尤瑞克林;丁苯酞;急性脑梗塞;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53-02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死亡率高。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指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治疗主要针对改善脑血循环和神经保护两个方面。超早期溶栓治疗是恢复脑血循环的有效措施,但是溶栓治疗的“黄金时机”一直是难以冲破的瓶颈。对此,我们现在只能更多地强调通过改善梗死区周围组织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及时恢复大脑血流、保证脑灌注,即保护缺血半暗带,改善半暗区的能量代谢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和恩必普(丁苯酞)在此方面作用较强。笔者联用二者治疗急性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二区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43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入选标准:年龄40-75岁,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诊断为颈动脉系统脑梗死;起病时间6-72h;经头颅CT或MR证实并排除脑出血;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5-15分。排除标准:头颅CT或MR显示为脑出血或梗死部位有出血改变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并发症,已知服用或必须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患者;入组时患者明显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过敏体质或药物过敏史者。

采用区组随机化、单盲、对照设计将入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23例,包括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54.20±13.40);伴有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9例;入院时NIHSS评分为(8.74±2.34)分。对照组20例,包括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00±13.80);伴有高血压16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8例;入院时NIHSS评分为(8.70±2.52)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病史、既往史、入院时NIHSS评分等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应用阿司匹林(100mg qd)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立普妥 20mg qn)及神经营养药等药物治疗,若合并基础疾病时须进行相对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血糖、降尿酸等。对照组仅给予上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0.15PNA单位注射用尤瑞克林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滴速为30-40滴/min,每天1次,同時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g po tidac),连续治疗14天。

1.3 监测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1天NIHSS评分,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压和脉率,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1天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机制、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复查头颅CT,观察药物相关的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价

1.4.1 疗效评价标准:依据临床NIHSS评分的改善程度及病残程度[1]分为: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进步:NIHSS减少18%-45%;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者增加18%;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死亡。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均视为有效,无变化、恶化、死亡视为无效。

1.4.2 安全性评价:密切观测治疗期间患者血压和脉率波动、治疗前后实验指标异常变化和详细记录各种不良反应事件。因不良事件而中途退出者仍须参加安全性评价。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统计分析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上述条件则采用t 检验,否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所有统计以 0.05作为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0.05)。治疗第21天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前治疗前下降,且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提示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改善患者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对照组。(如下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

2.2、两组患者疗效评价

治疗后第21天,观察组: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7例,无效3例,恶化1例,无死亡,总有效率为82.61%;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7例,无效7例,恶化2例,无死亡,总有效率为55%。经秩和检验分析,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659,=0.049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3安全性分析

2.3.1不良反应

在输液过程中,治疗组1例出现面部发红,输液结束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无因不良事件而中途退出者。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变化,用药后复查头颅CT均未见药物相关的出血事件。

3 讨论

尤瑞克林是从健康男性尿液中提取的糖蛋白,其成分是组织型激肽原酶1,能将激肽原转化为激肽和血管舒张素,其治疗脑梗死有以下药理作用优势:1、可使激肽原释放具有舒血管效应的激肽,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改善梗死灶内供血,而对正常动脉供血影响不大[2];2、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使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并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发挥神经修复作用;2、还可促进缺血部位新生血管形成,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的氧解离能力和变形能力,促进脑组织利用葡萄糖等。

丁苯酞软胶囊的有效成分为:消旋-3-正丁基苯酞(dl-3-butylphthalide,NBP),具有独特、明显的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障碍,具有缩小梗死面积、促进侧肢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梗死后出血的作用口,其作用机制为:多靶点抗脑缺血药物能改善线粒体功能,提高脑血管内皮NO和PGI的水平,抑制谷氨酸释放,降低细胞内钙浓度和花生四烯酸含量,抑制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改善局部脑血流量和脑微循环及脑缺血能量代谢耗竭,减轻脑缺血所致脑水肿;抗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脑缺血记忆障碍。

本研究选择了发病后6-72h内的轻、中度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这部分患者病情平稳,疗效确切,神经功能缺损易于评估。本研究发现,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第21天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两者联合用药能较快且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在输液过程中,治疗组1例出现面部发红,输液结束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无因不良事件而中途退出者。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电图等检查无异常变化,用药后复查头颅CT均未见药物相关的出血事件。说明二者联合用药治疗脑梗死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且症状轻微,无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为失去溶栓机会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何平,陈建南,孙定卫.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9B): 2925-2927.

猜你喜欢

尤瑞克林急性脑梗塞丁苯酞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对分水岭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近期临床效果初步评定及研究
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在急性脑梗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