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彰显幼儿园区域活动规则的魅力

2014-05-30李燕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8期
关键词:讲评规则区域

摘 要: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一种学习形式,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它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異,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

关键词:区域;规则;讲评

区域活动以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成为幼儿园所喜欢的活动形式。而区域活动所具有的自选性、自主性、小组活动,教育价值依托于操作材料、情境和相应的活动中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更多的只能是以间接的方式来进行。再加之,区域活动的规则所承载的独有的教育价值,如可以有机地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渗透其中;在活动中可以起到组织、约束、调整幼儿活动行为和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抓好区域活动规则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观察思考,在讨论中共同商定区域规则

有道是:“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对于幼儿来说,简单、直观的思维方式,使之在活动中能享受充分的自主,尽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区域活动规则的遵守

区域活动规则的制订,只是为区域活动的高质量提供一种“可依的法”,而要让这个“法”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有法可依”,否则,活动规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规则的性质,主要运用三种方法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和遵守活动规则。

1.暗示法

所谓暗示法,是指将区域活动规则蕴含在环境之中,让“环境说话”,让区域中的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限定问题,我们采用进门挂牌、挂项链、控制椅子数、投放适量同类材料等方法来提醒幼儿遵守该活动规则。如美工角,我们通过投放适量的椅子,要求幼儿发现椅子坐满了就不能再进入了;自然角,我们投入一定数量的操作材料,没材料的幼儿就要去别的区玩,等等。

2.提醒法

教师对幼儿的提醒方式主要有两种:语言提醒和动作提醒。如当幼儿由于不理解规则而干扰了其他幼儿的活动时,教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提醒他:“你觉得这样好吗?”“应该怎么做更好?”“我们……好吗?”“请你……好吗?”当幼儿由于不懂规则而无法活动时,如在角色区中,教师看到娃娃被妈妈扔在地上,就走过去抱起娃娃说:“呀,娃娃怎么发烧了?一定是睡地板着凉了,妈妈,快抱娃娃上医院吧。”这种“介入式”的行为提醒,既纠正了妈妈扔娃娃的现象,又丰富了游戏情节。

三、适时讲评,内化规则

幼儿自控力和坚持性较差,且易受外界影响,使他们的行为具有不稳定、易反复的特点,因此,要使规则意识真正植根于幼儿内心,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不断强化幼儿正确的行为,纠正他们的违规举动。同时我们还在幼儿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及时讲评,如对某一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进一步强化该幼儿的这一好行为,同时还为其他幼儿学习、摹仿树立了榜样。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则的行为,教师及时念出区域规则,或用手势做个动作,或用眼神示意,幼儿能马上意识到自己违反规则了,立即改变不好的行为。规则是幼儿参与制订的,幼儿更容易理解,因而成为约束幼儿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

此外,我们班教师坚持重复性和一致性的原则,在教师之间、家园之间协调一致,使幼儿尽快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区域规则,从而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区域活动开展非常有序。

区域活动中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因而活动规则也相应不断调整。然而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建立一定的规则,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意识的活动要求是不变的。只要教师意识清楚,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从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夏燕勤,胡瑛.美国幼儿园规则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幼儿教育,2009(16).

[2]向琴,陈世联.审视幼儿规则教育:基于天性与社会性的视角[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

作者简介:李燕(1980.01—),女,学历:本科,工作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讲评规则区域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初中思想品德复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析数学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