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不能变
2014-05-30卞新玲
卞新玲
最近,各级各类优质课评比正在进行。笔者共观摩了20多节语文课,并积极参加了评课,收获很大,感触很深。回望十多年语文课堂教学课改的情況,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笔者对“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语文课不管怎样改,语文课的本质不能改,语文课堂教学的“语文味”不能改!
一、语文课堂教学要有“语言”味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在一次语文观摩活动中强调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让学生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得意忘言”不是语文课。但目前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不管什么课型,为了呈现课堂的精彩,教师在故事情节、人物情感、思想内容等方面大做文章,合作、探究、讨论、辩论,花样层出不穷。于是,课堂上,写字训练砍掉了,朗读训练砍掉了,静思默想的时间没有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也挤掉了,只剩下寻章摘句式的内容讲读,漫无目的的师生对话。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往往特别注意在“意”上下功夫,而忽视或忘却了“言”。
江苏省仪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俞万所老师在一次观摩活动中执教的《月迹》值得学习,他在“言”字上下足了功夫。俞老师把这堂课的主体部分设计为“体验‘寻月情趣,品味‘童话语言”这两个方面。在“寻月的情趣”和“语言的品味”之后安排了一个仿写练习。这样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而且还学习了语言,学会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笔者以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
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总之,语文的本真,就是教会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语文课必须守住自己的“自留地”,要耕出浓浓的“语言”味。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文本”味
很多语文课堂,教师只注重教语文知识、写作方法,这种离开语境学词语,不顾情景讲修辞,抛开主旨谈技巧的教学,脱离了“文本”。短时间内学生的语文知识好像掌握了,可是长远看来,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桎梏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在这方面,有位教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值得借鉴。这位教师把字词积累置于整篇文章中,把对句子的理解赏析置于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境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如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写景佳句时,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写景妙处之后,问:为什么会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色?别的地方没有吗?顺势补充关于作者苏轼的背景资料,引入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理解。在指导学生理解赏析的同时,加强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中加深理解,深化认识。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更加厚重、高效,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了重点句子的含义,有效地完成了语言的积累,同时,也领略到了文本的意蕴美与情感美。
经典作品都是“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叶梦得《石林诗话》)。语文教学要从言入手,但绝不可就言而言,而是把语言文字置于文本中去理解,调出浓浓的“文本”味。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学生”味
很多语文课,执教老师为了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想方设法解读教材,为了把自己文本解读的结果传达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管学生心中有没有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千方百计把学生拽到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中。这种“得本忘生”的做法势必会使我们的教学变味、变质: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强制性学习”、 “附庸性学习”,而缺少 “主体性学习”、“欣赏性学习”,这样学生的收获从何而来呢?
文本、学生哪个更重要?一代名师、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经说过:语文课堂教学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即文本、学生都要重视,首先要有学生,然后带着学生走进文本。也就是说,解读文本应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带着学生穿过文本,与作者对话。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教师不要执著于将自己对文本的解读略带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试图矫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去和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对话,而不是用文本解读的结论去影响学生和钳制学生。总之,教学本该“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要始终弥漫浓浓的“学生”味。
语言味、文本味、学生味,科学合理地调配在一起,便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没了、变了,就不是语文课;淡了、过了,就不是好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