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05-30叶卫东
叶卫东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意境深邃、情感丰富、凝练含蓄、形象生动、节奏鲜明和语言优美的特点,属于人类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一直受到無数文人墨客的膜拜。初中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认真诵读古诗词,并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不断提高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为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情感美和意境美,逐步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干扰,许多教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如下瑕疵:
其一,过分依赖教参,淡化教学创新
为了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新课程改革后教育主管部门给每个教师配备一本教学参考书,但是,部分教师居然抱住教参不放,忽略了教学创新,出现“本(教参)云亦云”的现象,学生仍然担当教师灌输知识的“接收器”的角色,违背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书本上记录的都是克隆似的译文,失去了感悟古诗词意境的教学本色。
其二,过分重视背默,轻视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的箴言告诉我们: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注重背诵与默写虽然重要,但是,情感朗读诗词至关重要;否则,即使学生人人倒背如流、默写一字不差,也是围墙上的芦苇——站不住脚的,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古诗词的不良后果。
其三,偏重形式花哨,忽视感悟理解
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部分教师青年教师热衷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虽然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能充分体现作品的韵味。其实,古诗词的审美体验是感性的,如果教师过分依靠多媒体的视觉效果来代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的感悟,那除了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外,还遏制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山峰阻隔疑路绝,拨开烟雾见平川。在践行初中古诗词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中,出现上述种种误区虽然在所难免,但是,我们必须沿着更有效的教学之路挺进,只有在认真剖析产生教学瑕疵的原因上,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对症下药,才能从以下三条途径走出“围城”:
一、注重美读,让学生感悟诗词的音韵美
美读是学生诵读古诗词的最高境界,能让学生切身徜徉于美妙的语文乐园,享受诗词的情趣和流淌的音韵美。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在音韵上的艺术臻于完美,堪称绝代佳作。作品的首段共有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当教师引导学生深情诵读这段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越往下读语音必须越要往下沉,千万不能往上扬,尤其“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一句务必读得最低沉。一般而言,古诗词成双配搭,两两相辅,节奏鲜明,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前两节比较特殊,不按照古诗的常规进行布局,往往导致读者在诵读时失去平衡,但诗人以此为契机,不仅展现了萧瑟的秋风破屋的气势,而且抒发了作者忧伤的情怀,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诵读时注重体会上述语段的音韵美,从而进一步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二、抓住意象,让学生感悟作品的意境美
意象是指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优秀的诗人都能把物象、景象、事象和自己的主观志趣相融合,产生一种可感的意象来传达作品的主旨。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词讲究情景交融,从此角度而言,“意境”与“意象”是辩证统一的,但“意境”更能凸出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所形成的境界。实践证明:让学生感悟诗词的意境美,首先要抓住其意象。譬如:我在执教杜甫《春望》时,要求学生密切关注诗人诗人即景生情的意象,即:把忧国忧的感慨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画出来,从而使大家仿佛亲身经历了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的场面,并且感受到诗人对花溅泪、听鸟惊心的悲凉心境。其次,让学生感悟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优美意境的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品成功营造了一个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的凄凉悲清的意境。我在引导学生鉴赏这个作品时,要求他们抓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从中感悟作品所产生的悲凉意境。
三、驾驭想象,让学生深刻感悟作者的情感美
古诗词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把主观感受寄寓在客观的景象中,由于时空的限制,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作品时,一定要帮助他们会入境,能悟神,善会意,敢想象。由于古诗词的语言以高度凝练著称,往往言简意赅的文字中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假如离开想象,那就不让学生能融入到作者所创设的意中去,不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再现作品所呈现的景象,进入作者创设的美妙意境,并从中揣摩其情感美。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引领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诗人生动形象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尽力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进行想象。譬如,我在执教李煜的《相见欢》时,就鼓励引学生去想象上阙那孤寂凄凉的图景:一钩残月高挂夜空中,清冷的月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深锁。在想象的基础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了作者“故国之恋”“亡国之痛”的情感,教学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