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用视角看《红楼梦》中人物对话

2014-05-30李国俊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红楼梦

李国俊

摘要: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最高艺术成就。本文将从语用视角来解析该部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即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来引导读者参透小说中人物对话中所蕴含的各种语用功能与特色,进而使得读者更好地把握住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语用理论 《红楼梦》 人物对话

引言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其版本众多,我们这里选择一本最接近原著的版本,即2006 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汇校本《红楼梦》,以利于我们进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应该说,已经有学者对《红楼梦》从语言学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针对其中的人物对话,尤其是从语用学角度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尝试着填补这项研究的空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该部小说的人物性格,进而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提供某种语用指导。

一、从语用视角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

对于《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学分析,我们必须引入语用学理论,从而在详细分析小说中人物对话的语用功能时,更好地为现代人们的交际提供一定的参考。这里,我们使用的语用学理论主要包含了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和利奇的礼貌原则。

(一)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红楼梦》人物对话

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语言哲学家塞尔提出来的,他认为言语行为理论本质上就是揭示人类语言交际的一种理论。在他看来,人类的言语行为主要就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意图而发生的,其在实施言语行为的时候,必定带有某种特定的含义。这种含义既可以直接表达出来的,也可以是间接推导出来的。一般来说,言语行为可以分为:表述类言语行为、指令类言语行为、承诺类言语行为、表态类言语行为和宣告类言语行为等五个类型。

那么,我们就依据此五种类型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情况。就表述类言语行为来说,它是指某一话语内容的真实性,一般可以用“真”或“假”来辨别。比如,王夫人对四儿说的一番她自己平时与宝玉之间的私密话语,具有客观真实性,这不仅表明了王夫人有着眼线,也通过这些话语表明了她自己的权威,从而给其他人以较大的震慑性。就指令类言语行为来说,它主要是指说话人通过一定的指令性话语指使别人去做某事。比如,平儿对小厮指使的话语,表面上是王夫人不会要剩下的钱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是告诉旺儿明天在最后期限前把利钱交过去。这是我们从王夫人平时的处事风格来判断平儿话语的实际含义的。就承诺类言语行为来分析的話,它是指说话人承担起某种义务去做某事,比如是许诺、发誓等言语行为。比如宝玉与黛玉之间的一段对话,表面上看是宝玉在劝生气了的黛玉,实际上则含有某种许诺或发誓的言语成份在内,是一种生死不离的爱情保证。就表态类言语行为来说,它是说话人为了表达某种心理状态或态度而采取的话语行为。比如说小说中黛玉对小丫环雪雁说的一番话,表面上是对小丫鬟的奚落,实际上是由于宝玉听了宝钗的话而吃醋的一番话语表达,表明了她对宝玉的不满。就表述类兼有表态类言语行为来说,《红楼梦》中的确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比如说,袭人与宝钗之间的一段对话,就是此种人物对话类型。

以上的五种言语行为,只有表述类、指令类、承诺类和表态类四种类型的言语行为在《红楼梦》中有时会产生某种言外之意,而宣告类言语行为在该部小说中并没有此种情况发生。具体来说,该部小说中的一些语气词和副词虽然说没有具体的含义承载,但是,却有着一定的言外之意,说话者和读者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言外之意。比如说,小说中的语气词的使用,当宝玉与黛玉谈论如何看书时,黛玉发现宝玉并没有说真话,就使用了“呢”这个语气词来表达出自己的威胁语气。此外,还有些副词比如说“竟”、“就”等,也把人物对话中的言外之意更好地传达了出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语气与情绪。

(二)运用会话合作原则来分析《红楼梦》人物对话

会话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在1967年首次提出来的,并在1975年正式提出。他认为合作原则就是为了使说话者的话语能够符合公认的目标或方向。他把合作原则具体分为了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它们分别表示为说话者的话语必须达到说话的详尽程度,要使自己的话语具有真实性、可靠性,所说的话要贴切,说的话要简明扼要,具有一定的条理性。

事实上,会话合作原则就是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为了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需要双方都遵循的原则。在《红楼梦》中,有些人物对话是遵循合作原则的,有些则是违反合作原则的。在此,我们首先分析下符合合作原则的人物对话。应该来说,谈话双方只有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才能够使会话顺利开展下去,并使会话取得意想不到的谈话效果。比如,宝玉与薛姨妈之间关于喝酒的一段对话,薛宝钗遵守了质量准则,同时,由于其谈话的内容具有真实性,又符合关联准则。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宝钗不仅有女性的温柔体贴,还有精明能干的个性。此外,在该部小说中,说话者也有同时遵循关联、方式和数量准则的对话情况。比如说宝钗与湘云之间的一段对话,就是这种会话合作原则的典型体现,宝钗不仅帮助湘云解决了难题,还不至于让湘云感到丝毫的尴尬。这说明了宝钗说话的条理性,还给予了湘云下台的机会,从而使得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当然,《红楼梦》中也有些人物对话是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这主要是指有些会话的字面意思无法满足交际目的的时候,说话者就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表达出自己隐藏在话语背后的会话含义。这些看似违反了合作原则的会话,实际上不仅不会中断会话,还会把小说情节推向一个高潮。具体来讲,有些对话是违反数量准则的。

(三)运用礼貌原则来分析《红楼梦》人物对话

礼貌原则是为了拯救合作原则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会话原则,它由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一般来说,礼貌原则有: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以及同情准则等六个方面的准则。在利奇看来,人们有时候会出于礼貌因素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那么,礼貌原则也是大部分情况下是遵循的,少数时候是违背的。

首先,我们分析下《红楼梦》中遵守礼貌原则的人物对话。在小说中,有些人物对话是同时遵守赞誉和谦逊准则的。其中,赞誉原则是说话人夸赞听话人,而谦逊准则是指说话人贬低自己。比如说小说中黛玉在與宝钗诉衷肠的时候,她所说的一番话就是真心的流露,并对宝钗发自内心地进行赞誉。而且,黛玉还把自己原先对于宝钗的嫉妒与不满都如实相告,显然是黛玉又遵循了谦逊准则。此外,小说中还描写了宝钗与湘云之间的一段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二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姐妹情谊,尤其是宝钗对湘云处境的担忧,更是体现了让听话者受益的得体准则。当然,小说中还不乏同时遵守赞誉和同情准则,同时遵守慷慨和谦逊准则,同时遵守一致和谦逊准则的人物对话。同样处于篇幅考虑,不赘述于此。

另外,《红楼梦》中也有违反礼貌原则的人物对话。比如说,宝玉在把北静王赠送的鹡鸰香串转赠给黛玉的时候,就遭到了黛玉的严辞拒绝。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它违反了得体、赞誉和一致的准则。这实际上说明了黛玉与宝玉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们已经到了无话不说的境界。此外,《红楼梦》中还有违反六个准则的完全违反礼貌原则的人物对话。比如说,小说中李嬷嬷骂袭人的一番话,把袭人描述成一个“小娼妇”、“装狐媚”、“妖精似的”,显然具有明显的人身攻击性质,违反了所有的礼貌原则。这说明了她对于袭人来说,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结语

本文从语用视角分析了这些人物对话,发现了一些人物对话通过以言行事行为所产生的言外之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也有些通过遵循或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也有通过遵循或违反礼貌原则来传达自己的说话意图的。这些人物对话可以让我们发现,中国社会的人们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很少出现正面冲突,这种语用理论的实践指导着我们当前也应该在日常交际中,要注意人物对话之间一些原则问题,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把自己所想表达的意图传达给听话者。语

参考文献

[1]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80.

[2]Searle 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3]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1-103.

[4]罗华.从语用角度看人物对话翻译——评《红楼梦》译本中的人物对话语言[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5):103-105.

[5]游洁.略谈《红楼梦》两译本中人物对话的翻译策略[J].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93-94.

[6]朱志伟.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语用对等研究——以《红楼梦》对话翻译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论改琦《红楼梦图咏》的观看之道
茹志鹃与《红楼梦》
《红楼梦》中侠义抒写述论
《红楼梦》(纪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