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城子》婉约豪放的真性情风格解读

2014-05-30王新兴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江城子苏轼

王新兴

摘要:苏轼一直都被称作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在他的词作中也有婉约情怀的出现。比如《江城子》系列中既有豪放也有婉约的感情流露。本文通过对苏轼的两首不同的《江城子》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苏轼的创作风格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苏轼的词作在婉约中透露着豪放,在豪放中也透露着婉约之情。

关键词:苏轼 《江城子》 婉约 豪放

引言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很高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词坛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延续到现在。宋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时的词创作主要形成了两大流派,即豪放派和婉约派。在人们的印象中,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但也并不是绝对的,苏轼的词作中也有婉约派的影子,婉约派和豪放派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作者创作过程中的在不同的心境以及情怀下的一种体现。就苏轼的《江城子》系列而言,其中有悼念亡妻的作品,也有表達自己雄心壮志的作品,因此《江城子》可以说展示了苏轼的婉约以及豪放的性情,在读者面前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苏轼。

一、苏轼的婉约情怀

苏轼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他的作品中也有婉约的一面,比如《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下简称《记梦》)这首词中,就体现了他的婉约情怀。分析苏轼的很多作品可以看出,婉约才是他作品中的主流。苏轼的婉约与当时宋朝的很多作品相比较而言,是一种豪放的婉约,这与苏轼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柳永相比,苏轼作品中的婉约情感融入了儒释道三家的哲学精神,因此他的文学作品堪称是北宋时期的经典。

《记梦》是一首悼念亡妻的作品,悼念亡人是人类开始表达情感以来就有的一种重要的文学题材,对亡人悼念,不仅是对死者的怀念,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反思。通过这部作品,苏轼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已经去世的妻子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政治生涯的一种忧虑以及迷茫。苏轼写下这部作品的时候正好处于自己的政治失意时期,他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对亡妻怀念,同时在怀念妻子的过程中思维发散,想到了更多的东西,最终使得自己内心的那种苦闷以及悲痛越来越严重。这部作品的题目是“记梦”,在梦中的景象往往是短暂的,他拟定这个题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庄子的影响,即认为人生是真实的,也是虚幻的,就像梦境一样。人生的真实与虚幻之间并没有完全严格的区分,因此这部作品并不是对一件真实存在的事情的记录,反而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的一种记录。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句流传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句子,即“十年生死两茫茫”,这说明了在人的生与死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逾越的距离和界限,这种界限不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正是因为存在这种距离,才让作者感到绝望以及忧伤。“不思量,自难忘”,简单的六个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一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是将作者心中的那种凄凉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由于苏轼妻子去世之后葬在故乡,与自己隔了千万里远,在深夜时让苏轼陷入到对亡妻的思念中不可自拔。

这首词的上阕体现了作者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在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以及忐忑,他希望可以见到自己爱的人,同时又害怕自己被生活折磨得憔悴的模样会让爱人无法认出自己,这种情感带有一点少年的情怀,与其说作者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在记录自己的过去,在记录自己与亡妻之间的点点滴滴,不如说是过去生活中的所有一切都已经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深刻的烙印,在想象中,自己好像已经回到了爱人的身边,一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将见到爱人之后的情境描写得很传神,在那个时候,心中的凄凉之情已经完全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可以看着自己的妻子,无声胜有声。在《记梦》这部作品中,虽然篇幅不长,但是体现的情感十分丰富,其中看不到人们印象中那个豪放的苏轼,转而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真性情的苏轼,面对不如意的生活,面对空空如也的枕边,他也会黯然神伤,他也会在心里偷偷落泪。这种真性情的流露,不仅是一种婉约之美,更是一种自然之美。

二、苏轼的豪放情怀

苏轼作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学者都从豪放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中,苏轼的豪放情怀显露无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过那一首婉约的《江城子》,再看这首《江城子》,给人一种积极亢奋的精神。写下这首词时,苏轼正好出任密州太守,在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四十岁,由于政治原因他被迫离开了京城,加上年岁已高,因此他有一种壮志难酬的情感。在词的开头,他就以“老夫”自称,虽然年龄已经不小,但是苏轼本身是不服老的,他的心中还有像少年时期一样的远大抱负,也有年少时期的激情以及为国奉献的精神,因此在词的开篇就出现了一种豪放气势,写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样的词句,紧接着就用简单的词句描绘出了自己的形象,即“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同时给人展现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狩猎场面,到这里,读者已经可以勾勒出一种豪放、雄健的苏轼的形象。

在词的下阕中,又突出词人的一种狂,开怀畅饮的场景让词人的那种豪情壮志又跃然纸上,即使是两鬓斑白,那也不能阻止作者为国奉献,为民众奉献的壮志。这时已经将作者在一开始就在词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迟暮之感抹去,转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怀。接下来他还运用了典故中的人物自诩,表示希望自己还可以得到朝廷的重任,可以为国效力。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从一开始到结尾,勾勒出一个有着慷慨激情的爱国人士的形象,这种形象让人对作者的志向以及抱负产生了一种仰慕以及钦佩的感情。

三、苏轼词中的豪放与婉约并存的创作风格

两首《江城子》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创作模式完全不同,《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录了自己的思念,记录的是自己在情感脆弱时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往往会变得多愁善感,因此对外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婉约的情怀。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是苏轼创作生涯中出现的第一首豪放词,开创了我国豪放词的先河,因此这首作品在词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地位。仔细分析苏轼的作品可以看出,苏轼的豪放词其实是对当时主流婉约词的一种冲击,但是他的豪放并不是完全脱离了婉约的,他的创作解放了词体,同时还扩大了词作的题材范围,给词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以及思想。纵观苏轼的这两首《江城子》,很好地表现了苏轼创作的两种风格,即婉约和豪放,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是一直存在的,相辅相成的,并不是绝对独立存在的。当然,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苏轼对自己情感的一种真实描绘,是在情感的驱使下创作出来的重要作品。正是由于作者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所以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也才能感受到更加真实的意境,在婉约的《江城子》中,那个委婉断肠的苏轼让人感觉怜惜,但是在那首豪放的《江城子》中,那种气壮山河的豪情壮志,那种奋勇直前的苏轼形象也让人亢奋,对人有积极的影响和引导。婉约的词自然会以委婉曲折的柔情取胜,豪放的词也会以豪迈奔放取胜。

结语

一直以来,苏轼都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中往往运用豪言壮语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力量,与当时社会中很多婉约词人相比,苏轼的词作确实更显阳刚一些,但苏轼的创作,也有婉约的一面。就《江城子》而言,《江城子·乙卯 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作者婉约情怀的体现,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正好体现了作者的豪放之情。婉约与豪放是苏轼在不同的心境下创作的作品,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都是作者真挚情感的一种体现。语

参考文献

[1]陶文鹏.宋诗精华品读: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苏轼《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J].文史知识,2011(09).

[2]徐培富,初广永.试论苏轼对密州文化的贡献与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

[3]陈新雄.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一词的写作年代与寄托意义蠡测[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

猜你喜欢

江城子苏轼
江城子·春潮不息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从人出发——评陈其钢《江城子》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江城子,秋日送战友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江城子·荣县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