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管理研究

2014-05-30冯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冯芳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高校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进行高校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创新语文课堂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途径,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语文教学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高校语文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教育管理

引言

高校语文课堂中对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渗透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高校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和积累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逐步探究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此,我们通过分析当下我国高校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工作现状和高校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对高校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具体渗透和管理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高校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现状

(一)传统文化教育逐渐丧失

在当下的高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文化教育呈现出越来越稀少,甚至丧失的状态。由于教育改革之后中国和国际接轨的重要需求和必要性,把语文科目的学习放在了同其他科目相同的位置,语文科目作为我们的母语,甚至受到了忽略与轻视,由此造成的语文学习十分被动,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得课程脱离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氛围,变成了被动、孤立的教学。

(二)教学内容忽略传统文化

课程改革之后,我们对于高校语文课本的编排往往出于更加融会贯通的初衷,对真正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相关传统教育的篇目及具体安排都有所减少,尤其是古诗、古文方面,虽然仍旧是学习的重要模块,但是就掌握程度和相关要求上,有了一定的削弱,并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推进。

(三)教师忽略课堂传统文化教学

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只单一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篇目本身或教学单元本身的串联上,但是对传统文化教学则忽略过多,尤其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处于忽视的状态,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穿插和联系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得高校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校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课堂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了解我国的古代文化、文化传承脉络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社会、经济的交融关系和因果传承,能够更好地促进受教育人群深入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主张,能够全方位提高民族的文化素养,对于民族群体中受教育的个体来说,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基础知识,从而形成整体的体系,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推动民族文化传承。

(二)有利于提高母语的社会地位

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于将语文教学放在同其他学科平等的地位上,而实际上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对我们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民族文化根基的树立方面,语文教学应当拥有自己独特社会地位。在高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有利于提高母语的社会地位,将语文作为一种主要的科目和需要掌握的根本知识进行渗透,有利于学生树立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教育的基本意识,提高汉语作为母语的社会地位。

三、高校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渗透途径

(一)保持学习习惯的同时同步促进传统文化穿插

高校语文教学的相关要求是将合理的课堂教学与实际的教学需求相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当下的教学中,不少学校和教师太过于注重当下所谓的和国际环境接轨,过于强调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的、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而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对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是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容易造成“四不像”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持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同步促进传统文化的穿插。例如,在进行文言文的教学中,以《离騷》为例,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满足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对基本的字、词、文言文语法进行了解和深入外,也同时要兼顾对荆楚文化的穿插,对荆楚文化的具体深入学习,由此能够使学生在良好地掌握了文言文基础的同时对荆楚文化深入了解,在遇到此类的文章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初衷、文章的主旨、目的以及整篇文章构成的关键内蕴。

(二)通过延伸阅读拓展传统文化知识

高校学生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向来不是单一地局限在课本知识中,尤其是对于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当更为广泛地拓展传统文化知识。当下很多教师出于单纯的想要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忽略了课外延伸阅读,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封闭的、只注重眼前效果的。我们应当鼓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课堂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拓展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广泛地鼓励和引导使学生有序地进行拓展。例如,与课本和实际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优先或具有针对性的了解。

(三)注重归纳升华,形成理性认识

绝大部分高校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不健全的、感性的。当我们提及传统文化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古典的、悠扬的、美丽的。但是具体化看来,学生并不知道何为古典的、悠扬的、美丽的,这样的现象实际上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更为具体系统的认识,单纯地停留在了感性的认识上,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我们在高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进行有序归纳,每一个单元教学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单纯的传统文化,而都具备了一定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四)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关系思考

我们的高校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单一的就学习而学习的程度上,尤其是对相关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穿插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孤立的状态。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被局限在了针对某一个内容、某一篇目或某一单元的学习中,即使放眼和延伸到整体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联系上,仍旧使得当下的高中课堂传统文化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地位。由此,我们对高校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工作不应当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与教育上,而应当和现代文化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起来,使学生注重对传统文化中现代需求的挖掘。同时通过对现代生活的思考与了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传统因果的联系和理解,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促进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和渗透的实际效果。

(五)通过活动加深学生传统文化情结

我们对于高校语文的教学工作过于明显地停留在对传统文化本身的按部就班的教学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其容易产生厌倦和排斥的心理,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往往是通过教师讲解的形式进行学习,一方面极其缺乏课外渗透、了解和深入,另一方面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上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单一的、僵化的状态。由此,我们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手段和途径的创新,对学生可能了解和需要涉猎的传统文化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注意通过活动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情结,可以通过具体的表演形式、传统文化竞赛形式等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结语

高校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当下我国的教学环境过于忽略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比例,形成了一种“四不像”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够明确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所占有的重要比例,对于母语学习来说,只有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和相关的传统文化体系、核心思想、价值观概念等才能够有效地对传统文化和母语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对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渗透与有效管理,也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完整的母语学习体系。语

参考文献

[1]刘唐宇,唐坤松.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综合分析与运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02).

[2]张璐.传统与现代——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发展观在现代化语境中的意义[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传统文化课堂教学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