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2014-05-30杨德春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治疗

杨德春

【摘 要】 目的 对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常规手术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7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55-0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疾病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病的临床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保守治疗两种[1]。本次研究对患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78例患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2±0.6)岁;高血压病史1-13年,平均病史(4.2±0.7)年;闹出血发病时间1-18小时,平均发病时间(5.1±0.4)小时;治疗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8.4±0.7)岁;高血压病史1-14年,平均病史(4.1±0.8)年;闹出血发病时间1-20小时,平均发病时间(5.3±0.5)小时。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②相关检查显示脑部存在明显的出血病灶;③高血压病史在15年以内;④脑出血疾病发病时间在24小时以内;⑤患者自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⑥以往没有接受过手术治疗;⑦排除合并患有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可能;⑧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患者没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②相关检查显示脑部没有明显的出血病灶;③高血压病史在15年以上;④脑出血疾病发病时间在24小时以上;⑤患者不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⑥以往接受过手术治疗;⑦合并患有其他脑血管疾病;⑧患者不愿参与研究。

1.4 方法

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全麻后切开头皮,钻孔开骨窗,将硬脑膜“十”字形切开,悬吊硬脑膜,电灼脑皮质使用脑压板钝性分离进入到血肿腔内部,孔隙在1cm即可,直视条件下采用细吸引器头将血腫吸出,以便清除血肿腔残存血肿。边冲洗边吸除直至清除血肿,但总量应在70%以内,如有出血应少用电凝止血,防止再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措施包括:用CT定位血肿最大层面、距颅骨最近、血肿中心的位置作为穿刺点,选择穿刺点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皮质血管及相应的功能区域。实施常规消毒处理,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长度颅内血肿穿刺针并将限位器安装在适当位置,在局麻状态下,沿穿刺点方向进行钻孔处理,而后将穿刺针至靶点缓慢置入,将针芯拔出之后接5mL注射器对血肿内积血进行缓慢抽吸,首次清除积血量控制在40%~60%之间,防止颅内压水平下降速度过快而导致再次出血[2]。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症状表现术后彻底消失,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出血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表现术后明显减轻,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出血灶缩小程度超过50%;无效:症状表现术后没有减轻,相关检查结果显示出血灶缩小程度没有达到50%[3]。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后,11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6例有效,12例无效,该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1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1例有效,3例无效,该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3%。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1.58±3.26)d,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计划共计实施(8.06±2.48)d,两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有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手术耗时短,对机体损伤性小,并且可以最直接、最迅速和最安全的对血肿进行清除,从而使血肿压迫程度减轻,使颅内压水平明显降低。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临床保守治疗方案相比,该项治疗方式不仅仅可以使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降低,同时在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活动能力能够显著提高[4]。亦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不仅仅可以使患者生存率提高,还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5]。

参考文献

[1] 杨小华,李格,刘宏为,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中CT机定位的技巧和效果评价[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7(2):149-150.

[2] 吴克梅,张晓琴.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6(5):539-540.

[3] 张光亮,徐忠烨,马颖,等.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3):131-132.

[4] 徐长军,秦建兵,陈铭,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蛋白的表达及手术对其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7(1):7-9.

[5] 鲍敏,甄海宁,雷贤华.肺性脑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β蛋白检测的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1,27(8):911-912.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