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2014-05-30赵迪
赵迪
【摘 要】 目的:对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不仅起效所需的时间短,而且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麻醉方式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比较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anesthesia methods used in clinical hip arthroplasty. Method: Randomly selected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ip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of control group had epidural anesthesia,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of anesthesia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re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hip arthroplasty has not only the shorter anesthetic time , and also the patients with better anesthetic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i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which is worthy of a wide range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 anesthesia; hip arthroplasty; clinical; comparison
【中圖分类号】 R2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25-02
股骨头坏死与股骨骨折[1]是骨科治疗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类年龄的不断增长,这两种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于麻醉的要求也较高。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以对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有21例男性,14例女性,患者年龄段是55—78岁,平均年龄是(62.5±5.0)岁;观察组中有19例男性,16例女性,患者年龄段是57—80岁,平均年龄是(63.4±4.6)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8h均需禁食,并在手术前1h肌注5mg的地西伴[2],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进行监测,并保持3L/min的频率进行吸氧。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患者保持侧卧位,选择L1-2或L2-3当作穿刺点,进行硬膜外穿刺,硬膜外导管向上置入长度在3cm[3]左右,随后让患者稍抬高头部,保持平卧位,将3ml的1.5%盐酸利多卡因注入,如果患者在5min内没有出现局部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的异常情况,麻醉医师可以通过导管把0.5%的甲磺酸罗哌卡因[4]注入5-7ml,并对麻醉平面进行调整为T10-12;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进行麻醉,患者保持右侧卧位,选择L2-3或L3-4椎间隙进行穿刺,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注入1—2ml的0.5%布比卡因,随后将腰麻针退出,在置入3cm硬膜外导管后,患者需要平卧,并对麻醉平面进行调整为T10-12。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起效时间进行观察,并对麻醉前后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进行观察并记录。患者循环稳定,镇痛、肌松良好,不需要使用药物为优;患者能够感受到轻微的疼痛,在用药后恢复为良;患者能够感受到强烈的疼痛感,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为差。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 )的形式进行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对我院治疗的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与BMS 3分出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最高锐痛阻滞平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股骨头骨折的治疗实现了突破,髋关节置换术是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存在刺激大、出血量大、创伤大的三大缺陷[5],但是使用的还是较为频繁。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技术,不仅药量较小,而且麻醉效果较好,起效时间短,控制难度低,特别适合年龄较高的患者手术使用。
在为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时,常用麻醉方法主要有连续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连续腰麻留置导管位置为蛛网膜下腔,将小剂量局麻药物间断性注入后,产生麻醉效果并对麻醉效果加以维持,这一麻醉方法可控性强,安全有效,在老年人手术中应用较多。硬膜外麻醉不会对患者机体循环造成过度扰乱,这是因为其发生过程相对较慢,循环系统代偿时间较为充分。同时,对于有高血压并发症患者而言,硬膜外麻醉可促使患者血压下降,降低术中出血量。腰硬联合麻醉可实现良好阻滞效果,起效时间较快,硬膜外置管为患者提供长时间麻醉与术后镇痛。在麻醉药物选择中,部分学者通过对布比卡因轻比重、等比重与重比重溶液进行考查,发现等比重溶液具有更易调控的麻醉平面,而重比重溶液麻醉平面具有高度扩散性,对患者循环有较大影响,轻比重溶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7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麻醉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義(P<0.05)。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不仅起效所需的时间短,而且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新.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照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2(04):21-22.
[2]毛乐成,范水成.观察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7(01):381-382.
[3]周光赞,孙柜刚.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1,08(05):705-706.
[4]邓洁.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35(34):92-93,95.
[5]张波.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HR)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18(27):5845-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