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初探
2014-05-30张燕
张燕
摘要:文章以相关产业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发展动因、企业战略和产品发展模式的探讨,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及其企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存在粗放式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发展起来的农作物秸秆板对人造板产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加之近年来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制作农作物秸秆板的原材料又为各种农作物秸秆,所以,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不仅顺应政策的要求,还能利用我国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7亿吨的余量,发展前景明朗且环保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有关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缺少从产业到企业战略的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从环境-企业-产业这个系统化研究的模式出发,希望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提出建议。
一、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动力——发展动因
(一)三大发展动因
要分析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发展动因,先判断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产量上,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人造板业中的一个产量比重较低的子产业,从规模上,国内农作物秸秆板生产企业大多是零星分布且普遍规模较小,尚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所以本文认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的初步阶段。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向成熟期推动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和技術改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三个决定因素相互作用,政策与制度作为我国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确立和维护了产业的经济秩序;而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则从基础层面拉动和牵引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动因与企业战略
首先,产业制度约束了企业战略的政策方向。以《江苏省秸秆利用综合规划》为例,该规划明确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秸秆板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企业中推行严格执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的政策理念。
其次,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因素共同作用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战略。首先,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从技术上不断改进,且从产品上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当某一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希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简单的追随者,当务之急就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又例如市场对绿色环保的人造板需求旺盛,那么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就有了生产的动力,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也广泛流行起来,反过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的良好效益和市场需求,也会刺激着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
(三)发展动因与发展模式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影响者发展模式的选择和保证体系的构建。首先,政策与制度是发展模式的方向,目前,国际提倡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围绕着节能和循环利用展开;其次,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是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
二、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
(一)战略地图
本文运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梳理。从四个层次,说明了如何推动和运用“绿色联盟战略”这项企业战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共有四个具体方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和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 “绿色联盟战略”。
市场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对还在初步阶段的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来说,市场并不稳定,虽然政策前景较好但是市场接受度不高。因此,本文重点选取了市场营销这一个维度,说明了战略地图在农作物秸秆板企业营销子战略中的运用。
(二)绿色联盟品牌营销战略
本文遵循“4P”营销组合理念,引入“绿色联盟品牌营销”理念,围绕品牌战略进行分析,为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如何把握好市场需求作出建议。
目前,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多为零星的、不具规模效应,如果想要企业迅速成长,一个有效的支点非常重要。例如,树立品牌理念就是很好的方法。利用品牌抢占市场,给消费者一个良好印象是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现阶段的一大捷径。
战略联盟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大利器,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借鉴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wintel联盟策略,当年实力弱小、名气低微的微软就是借助授权IBM使用自己的软件(DOS),迅速地将微软品牌销售出去的。另外,考虑到农作物秸秆企业的原材料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等,该类企业的品牌联盟,可以参考城镇品牌联盟、商业品牌联盟和销售渠道联盟这三种可行的方式。
第一,农作物秸秆板城镇品牌联盟。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与城镇品牌联盟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开发一定距离的客户。例如,实现农业收获、运输、收购到销售的一体化,这样一是得到政府支持,二是给农民得益,三是满足企业需要。另外,可以适时地抓住 “三农”问题的契机,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等,改造新的农产品产业化模式。
第二,农作物秸秆板商业品牌联盟。借鉴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和一些知名的商业品牌合作,包括健身器具、保健食品,或者是一些电商合作,在品牌营销中加入“诸橙柳桃“这样“有眼球”的营销字眼,实现品牌联动和联盟。
第三,农作物秸秆板销售渠道联盟。这样的联盟主要是通过,为经销商或销售商、及各电商等提供农作物秸秆板产品的直销服务,进行专售专卖的方式,实现产品的销售,并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
三、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模式——“1+1”模式
产业的“1+1”发展模式是本文提出的适合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新尝试。“1+1”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1”指的是“相关利益者联盟发展”,另一个“1”指的是“产业前后连接与整合”。
(一)相关利益者联盟发展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人造板业的新兴子产业,所以对该产业的相关利益者的帮扶有重大意义。从“对其他联盟群体的给予”与“从其他联盟群体所获得”这两个维度来看(见表1所示),“1+1”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互利共赢。除下表所示的一些商业性的行为之外,还可以通过向政府部门的定期汇报、和相关利益者座谈交流、资金赞助弱势社会团体、倡导绿色环保等形式来推广“1+1”模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二)产业后向连接与整合发展模式
从产业组织学来说,产业发展模式包括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两种模式,纵向一体化又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由于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初步期,后向一体化即供应链模式将是“1+1“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根据企业对市场的替代程度,农作物秸秆的供应链形式可以分为纯粹市场连接、契约连接、中介组织连接、一体化企业连接四大类。
1. 纯粹市场连接的供应形式。我国农户多以家庭为单位作业,规模化程度低,若采用纯粹市场连接的形式,农作物秸秆板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将过度依赖于市场调节和农户的自愿交易,这供应形势风险较大。
2. 契约连接的供应模式。契约连接在质量、价格、时间、数量等有契约关系的双方,提供供应的交付。在一定程度上使秸秆板企业有了主动权,遇到不确定的市场,对变革的反應速度也相对较快。
3. 中介组织连接。这里的中介组织可以是批发市场、合作社、农产品经营企业等。这是一种半紧密型的组织形式。通过和中介组织连接,可以保持一定的资源收购灵活性,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中介组织连接也是现在农作物秸秆企业运用较多的一种供应链形式。
4. 企业一体化连接。即通过构建股份制企业吸引农民入股,使得供给活动内部化,增加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较好地推动农作物秸秆板规模经济的发展。该模式适合用产业内部的龙头企业和有较强资金和资源实力的带头人。
以上的四个模式适用于不同阶段,契约连接和中介组织连接发展初期的首选,当产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向一体化连接和企业一体化连接将会是重要的发展模式。
四、结论与建议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有重大意义的产业,首先农作物剩余物是巨大的战略资源,秸秆板产品可以利用农作物的余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其次农作物秸秆企业与相关农民的生活紧紧相连,一个有良好生存态势的企业既帮助农民创收致富,又可以实现自身的利润。本文对产业动因、企业战略和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探,认为未来该类研究的空间依然很大,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 农作物秸秆企业需要哪些具体的政策支持,国家是否能在返税、农产品收购补贴、研发费用补贴、设备免税减税申请等实际问题上给予政策支持,以帮助尚处在发展初期的企业,减少成本负担。
2. 如何从技术上拓展秸秆板产业的运用空间?例如是否可以制造出符合农、工、商等各行业标准的秸秆板?这样可以集中各行业的优势,并寻找出合适的连接点,促进秸秆板在各行各业,包括家具家装、施工建设等运用,以拓展适用的市场。
3. 如何将信息化、工业化与绿色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市场反应快、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作物闲置资源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化之路。例如,是否可以建立产业数据库,以便更好地跟踪我国农作物秸秆板的原材料存余量情况、生产和供应情况、市场需求等,将推动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及其企业的发展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汤标中.商品生命周期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文荟,1999(02).
[3]郑和平.浅析物质资本决定论向人力资本决定论的转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
[4]沈文星,周定国.秸秆人造板的产业化问题[J].林业科学,2007(03).
[5]聂影.中国林产品:流通、市场与贸易[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201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我国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的动因及模式研究”(2012SJD630033)。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