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调查与建议
2014-05-30陈芬
陈芬
摘要: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我国政策扶持的重点。文章对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进行调查研究,先介绍了蕉城区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基本情况,之后分析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原因,最后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调查;建议
农村发展好坏直接关乎我国经济、政治稳定,关系党执政地位的稳固,“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蕉城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蕉城区共有283个行政村,2012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185个,占65.4%;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有73个,占25.8%;经营性收入在5~10万元的有11个,占3.8%;经营性收入在10~50万元的有10个,占3.6%;经营性收入在50~100万元的有1个,占0.4%;经营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3个,占1%。2013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172个,占60.8%;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有76个,占26.9%;经营性收入在5~10万元的有17个,占6%;经营性收入在10~50万元的有12个,占4.3%;经营性收入在50~100万元的有2个,占0.7%;经营性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4个,占1.4%。2012年和2013年蕉城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数据表明,蕉城区有60%的行政村属于“空壳村”,需要依赖政府的财政补贴才得以运转。存在富村比重低、穷村比重高的问题,村与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村集体经济收益差距较大。
二、蕉城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的成因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从其原因看,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自然因素,在成因中往往主观因素起的作用更大。
(一)客观因素
蕉城区村庄分布范围广,处于闽东山地北部,从地形看西高东低,大部分地區海拔较高,交通不便,区域优势不明显。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行政村主要分布在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的地方,缺少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发展空间小,且青壮年农民倾巢外出谋生,老、少留守人员比例剧增,难以有效开展村集体经济活动。而临近城区、与工业园区相近或交通路线周边的村庄,不论在交通方面还是政府政策扶持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优势,三大产业发展较好,村集体经济收益较多。
(二)主观因素
人为因素是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具体原因如下: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蕉城区以山区为主,海拔较高,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2006年福建省实施了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村集体所拥有的林业资源、山地经营权分配给了村民,致使村集体经济失去了林业所带来的资源,尤其靠林业为生的村集体,几乎不存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空间。二是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前几年村集体在资产管理方面主要由村干部担任,在资产管理上存在认识不足、缺乏监督、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资产、资金发生浪费问题。同时在闲置资金处置上,根本不存在投资等收益性支出,使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无形中增加了资产管理的机会成本,或用于其他不合理花费,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观念淡化。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文化的宣传推广,村民的经济意识发生了变化,许多村民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收益低,而外出打工收入高,赚钱快,造成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缺少劳动力,尤其在自然条件差的地区,劳动力的缺乏使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四是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首先,部分村干学习能力有限,对事物认识度不够。受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对国家新农村政策方面学习存在消化能力差、难以理解的现象,同时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难以全方面获得市场信息。即使了解本村发展村集体经济优势所在,限于自身水平也难以制定出符合本村特点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其次,小农意识较强。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部分村往往以地或林业或畜牧业为重点,忽略了经营的多元化,无法有效带动村民开展集体活动,很难与市场接轨,在市场方面处于被动地位。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是外部因素
政府在财政拨款上往往依据村上报的项目讨论后予以拨款,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对村集体活动缺乏深入的了解,拨款较为分散,缺乏有针对性的对贫困村实施资金优惠政策,存在政策上引导不当,不利于村集体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审核条件严格,而政府不能为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担保,致使村集体经济难以取得所需的资金贷款需求。此外,上级政府在拨款后缺乏事后跟踪工作,没有制定相关考核标准,不能从制度上起到监督和激励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持和引导,加强后续管理工作
在财政扶持方面,蕉城区政府应对各村上交的村集体经济的情况资料进行考察,派专门人员下村进行调查,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尤其是对收入低于1万元以下村庄发展集体经济应予以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大山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加大对自来水、电力、水利等设施的建设;此外,对村开展集体经济活动所需融资方面,利用好国家开展普惠金融和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对农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政府要做好担保工作,将银行等贷款机构服务延伸到农村,加大信贷力度,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在具体政策导向上,一方面要积极引导村集体经济活动在符合国家和当地产业政策的情况下开展,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有效模式,结合本村特点开展茶业、种植业、畜牧业、土地和林业多种经营方式的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强党员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积极创新和完善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探索建立扶贫开发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合的有效载体。通过一批挂村干部、单位部门与薄弱村帮扶等,推动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如福建省电信公司派驻党员干部任蕉城区赤溪镇院前村第一书记,拨出扶贫专项资金217.5万元,积极壮大村集体资产,投资天伊茶叶初制厂和淡水养殖,2013年起每年投资收益增加3.6万元,使院前村集体经济步入发展良性阶段。在后续跟踪方面,上级拨款部门应要求拨款村定期上交村集体经济进展现状,并组织人员不定期下村进行抽查,落实责任,实现村干负责制,避免款项私吞或资金使用不当等问题发生。
(二)结合本村特点,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村集体经营要获得收益,必须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需求。一方面村集体要结合本村特点,如林业资源丰富、山地草地肥沃、耕地较多、养殖业、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等优势,积极发展优势资源,在产品方面针对市场需求可通过办厂延伸产业加工链,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可以增加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组织收益。如蕉城区城南镇塔山村利用地理优势做好“水产养殖销售”的文章,投入资金改造鱼塘,每年租赁收入就达6万元;大力发展海蛏养殖,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万元,同时村委楼店面出租年收入达20多万元。金涵乡上金贝畲族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浓郁的畲族风情,大力发展旅游业,进行村基础设施完善,如停车场的建设、金湖和贝湖的建设、神秘古墓的修复、民居的改造,旅游环境初具规模, 201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5万元。
(三)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实现资产资源的增值
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管可以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从自我监督看,村集体组织要建立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做好财务预算工作,将村集体组织“三资”使用情况公开,发挥村民的监督作用;从外部监督方面,要创新监管模式,不仅要实现监管组织系统化,而且要通过网络对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动态监管,杜绝违规资产的存在。如2010~2011年,对蕉城区所有行政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彻底清查,逐一核实,全面摸清村级“三资”数额、存量、结构、分布和效益;清查资产88170.84万元(其中固定資产23335.33万元),山林、滩涂等资源45.89万亩,清理资产资源经营出租合同179份。在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要实现资产的市场化运作,规范资产使用程序,从而利于盘活资产和减少不必要开支。近几年,蕉城区加大“三资”监管力度,制定了《蕉城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蕉城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文书内容及格式》,明确规定农村集体工程项目或经营性资产资源处置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制度执行,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盘活和增值,以及工程建设资金的节约。在2012~2013年,全区共开展完成52宗资产资源项目的招拍挂,其中资产资源出租转让7宗,增加集体收入1.6567亿元。如:城南镇古溪村预留地39.55亩,通过公开拍卖,成交价达2.93亿元,比标底1.3亿元增值1.63亿元,增幅达125%,分配给村民人均达10万元。金涵乡上金贝酒家出租时,村干和群众意见不统一,后经村两委多次召开征求意见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共识,标底从13万元提高到15万元,最后以25.3万元中标,增加收入12.3万元。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45宗,节约资金115.47万元。如城南镇岐头村自来水建设土石方部分工程以53.8万元中标,节约资金11多万元;洪口乡吴峰村环保风景池建设以27.26万元中标,节约资金3.06万元等。2012年蕉城区被评为“全国三资管理示范县”。
(四)加强村干部的素质建设,充实村骨干力量
村干部是一个村发展的领头人,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首先,通过参加上级政府组织的思想教育活动武装村干部的头脑,教育村干部树立大局意识,探索集体经济多种经营渠道,做好集体经济发展带头工作;其次,要加强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根据每个村的特点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村庄制定不同的学习培训内容;最后,可以组织村干部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区进行考察,通过交流拓宽视野,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借鉴成功经验发展本村经济。如城南镇塔山村干部在参观学习了海蛏养殖技术后,及时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对所学习到的技术进行了宣传和推广,2013年该村海蛏养殖面积达到30亩,人均增收3000元。此外,要结合国家鼓励大学生下村当村官的机遇,吸引专业人才辅助进行村管理经营活动,村干部要主动向大学生学习电脑操作知识和新的经营管理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利于充实村骨干力量。
(五)加快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点,政府应研究探索改革中有关资产量化、成员资格界定、股权设置与管理、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和治理结构、产权交易等重要问题。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模式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鹤群.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
[2]吴金海.关于村级集体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
[3]王启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职能问题探析[J].吉林农业,2014(01).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经营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