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技高师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14-05-30查清兰费丽君

职教论坛 2014年32期
关键词:高师现代汉语语言

查清兰 费丽君

在我国,为适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以下简称“职技高师”)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应运而生。职技高师作为师范教育的崭新类别,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职业教育师资。因此职技高师培养目标除了显示其师范性外,还要显示其为职业教育服务的职业技能性。“现代汉语”作为职技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在学科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在传承普通高师“现代汉语”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同时,更要探索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凸显其职技特色。

然而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其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这样的教学现状导致了“现代汉语”教学未能真正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学生的语言生活中,存在着诸如普通话语音面貌较差、汉字使用不规范、话语表达不能适应情境等尴尬的语言现象,这样的学生毕业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究其原因,学生方面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他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在中小学教材中已经学过、再学是重复;“现代汉语”教学枯燥,实用价值不高,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教师方面受传统语言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是“一言堂”,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上的语料陈旧,没有充分借助语言生活中鲜活的语料、创造性地驾驭教材。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即理解、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使之很好地胜任高职院校文秘、新闻等相关专业 “现代汉语”的教学,成为职技高师“现代汉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较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其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众多高校“现代汉语”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部分课时的稀缺甚至空白,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本学科的发展速度和学生所需,而学界对此问题的思索多流于表面,很难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1]。目前对于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比较零星的阶段,缺乏对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的构建。笔者根据十几年的从教经历,基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和培养学生具备职教师资能力的教学目标,密切联系社会语言生活,挖掘“现代汉语”的现实价值,提高学生使用现代汉语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对职技高师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直以来,职技高师的教师视教材为课程知识的载体,习惯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这种认识使得我们的语言教学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使我们的教学回归我们的生活、关注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职业教育的实际,体现语言教学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从而实现与职教师资培养的有效对接。“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为实现其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化、科学化、合理化,“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是在保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长处的基础上,对其不足进行改进。“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十个实践项目,具体构建如下:

“语音”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语音知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就有改善,如学生掌握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后,可是不少学生普通话受方言的干扰,n—l,l—r,z、c、s—zh、ch、sh,in—ing 等还是混淆不清,因此,“声、韵、调辨正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语流音变是普通话中的自然现象,可是受方言的影响,不少学生的普通话给人感觉生硬、别扭。因此,在“声、韵、调辨正训练”的基础上,“语流音变训练”也是必须的,此部分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在掌握语音节律的基础上,学生对句调、重音、节奏的掌握必须依赖朗读训练才能得以实现和提高。总之,有针对性地开展声、韵、调辨正训练、语流音变训练、朗读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实践证明,我们“语音”部分的训练三部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的语音面貌和朗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近三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一次性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达到二甲的比例高达85.2%。“语音”部分的训练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教育中文秘、新闻等相关专业的“现代汉语”的教学,使之具备指导高职生准确发音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字”部分的实践教学力图克服汉字的性质、特点、形体、构造等知识的单调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汉字与汉文化进行系联、展开教学,我们结合字谜、结合文化创意人李海健发明的汉字娃娃、创立的汉字文化创意产业群等等,用对汉字的创意运用等成功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让学生在真正领悟汉文化魅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汉字文化,我们设置“汉字文化知多少”的课后收集竞赛。针对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学习,我们设置“社会用字规范调查”,让学生关注街头用字、影视屏幕用字、报刊杂志用字、广告用字等等,增强他们对社会用字的敏感度,强化他们的汉字规范意识。“文字”部分的训练对职教高师学生的创新能力、汉字使用的规范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词汇”部分,我们紧扣学生的语言生活实际,体现我们语言教学的时代性、文化性和生活化,“使学生既能做到‘从书本中学习语言’,更能做到‘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成为语言运用的快乐的实践者。”我们设置了“现代传媒中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调查”、“新词新语例析”两个实践项目。“现代传媒中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调查”,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影视作品、电视栏目等进行其常用词语的分析,更好地了解地方风貌和乡土文化。“新词新语例析”要求学生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新词新语进行收集、整理,对这些新词新语产生、普及的原因进行探讨,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现代汉语”课程是有现实意义的,从而挖掘学生的语言潜力。

“语法”部分我们设置了“语病诊所”、“自主讲课训练”两个实践项目。“语病诊所”针对社会用语中常见的语病现象,让学生利用所学语法知识,课后收集各种媒介资源中的语病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能力及语法分析能力,初步养成学生的科研探究能力。针对语法部分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且自己掌握得较好的内容,为了避免知识讲解的简单重复,我们设置了“自主讲课训练”,即由学生自己模拟教师就某一个自己熟悉的语法现象,在课后精心准备后到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讲解,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自主讲课训练克服了某些语法知识与中学语法知识重复教学的炒冷饭现象,深化了学生原有的认识,激活了教师资源的储备,使课堂增加了一些新鲜、生动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资料的查找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其师范技能等。

“修辞”部分,学生通过中学修辞知识的学习,往往误认为“修辞”就是“修辞格”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语言生活以丰富现代汉语的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语音的选择、词语的锤炼、句子的配置、辞格的运用等方面全面分析修辞知识,使其深刻认识到现代汉语课程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设置了“社会用语即手机短信用语、大学校园用语、网络用语、新闻报道、流行歌词、广告用语等中的修辞现象探析”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学会关注现实社会语言生活,学会抓住一切能够解释现代汉语理论的社会语用现象,提升现代语言的使用生命。当然,这一实践训练做得较好的同学,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其做成学年论文。实践证明,“词汇”、“语法”、“修辞”部分实践环节的训练,对提高职技高师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及其毕业从事职业教育的能力有明显作用。

二、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中,我们注重将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具体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此处所说的教学方法,既包括教法,又包括学法,也包括教学手段等。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坚持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选择我们生活中鲜活的社会用语,将其引入课堂,启发学生将这些语料联系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来实现语言教学与社会语言生活密切联系的开放式教学的新局面。

(一)示范教学法

“示范法认为‘有些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3]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教学,教师应在讲解清楚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去进行 “声、韵、调的辨正训练”、“语流音变训练”、“朗读训练”效果往往不佳。这时教师的示范发音、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示范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以便查找自身发音、朗读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白自己应怎样做和为何这样做。这样学生就能明确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不断尝试,反复训练,从而改善自身的语音面貌。

当然,示范的主体不局限于教师,语音面貌好、朗读能力强的学生亦可做示范主体;抑或借助现代多媒体音像资料来示范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正如现代建构主义课程观所认为的那样,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决不是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与训练技能的过程,而是他们积极地自主地参与活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4]总之,示范教学法能有效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训练,进而提高“现代汉语”的语音教学效果。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理论讲解、训练要求交代清楚的基础上及时开展示范教学,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对发音、朗读技能的感知、进而积极进行能力的迁移。

(二)调查法

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既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有助于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中,开展的“社会用字规范调查”、“现代传媒中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调查”就是使用调查法。针对汉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用字规范调查”,让学生走上街头,调查社会上一些招牌、广告、橱窗、影视屏幕、报刊杂志等汉字的使用情况,对之纠错,增强学生使用规范汉字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观察、分析能力。针对“现代传媒中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调查”组织学生调查影视剧及各种节目中的方言词汇使用情况、让学生通过调查、整理、归类、分析,结合所学考察语言事实,深切地感受到方言词汇在现代传媒中的使用情况,进而思考以方言词汇为主体的非主流文化资源的开发等问题,体现了职技高师教学的职业技能型。

(三)探究法

在职技高师“现代汉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探究法,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语言现象,增强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度、捕捉力。“汉字文化知多少”、“新词新语例析”、“语病诊所”、“社会用语即手机短信用语、大学校园用语、网络用语、新闻报道、流行歌词、广告用语等中的修辞现象探析”等主要采用探究法,让学生明白既要从书本中学习现代汉语,更要从生活中学习现代汉语,进而启发学生去探究各种语言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价值,发现现代汉语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及其规律。这样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向课外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研究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四)模拟教学法

“自主讲课训练”从方法上讲就是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人选的确定原则是为了便于讨论,按照寝室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应先去查找相关的资料,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要求各小组成员集体讨论该小组的讲课的具体内容、步骤和方法,进行集体备课,要求学生写好上课教案或制作好上课课件,在这过程中表现好同学就成为模拟教学的人选,每小组推荐一人。实际上通过模拟教学法,学生发现原本认为中学学过的语法知识,通过备课、写教案或做课件才明白其实自己还有许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找出知识的条理性、逻辑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则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其临场应变能力,进而提高其师范技能,体现职技高师教学的师范性。

三、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评价的完善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构建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必然。目前“现代汉语”教学评价主要还是表现为评价时间期末化、评价内容片面化。评价时间期末化是指在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的终结性的考核。评价内容片面化是指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核。尽管诸多高校也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评成绩,可是此类过程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抑或是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等,未能真正为终结评价提供“量”的依据,实现过程评价量化,从而做实实践教学评价。

基于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评价的现状,实践探索中,我们遵循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语言素养与学习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将现代汉语实践教学的十个实践项目的评价贯穿整个实践教学,每个实践项目分值为5分,累计为50分,实践教学评价作为整门课程的过程评价,以50%的比例进入课程的考核。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强化了以往现代汉语教学评价中的能力评价,又克服了以往现代汉语教学评价中过程评价的随意性,使得过程评价有据可依。反过来,合理的教学评价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更高。

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1]4号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各高校不断采取措施,探索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质性地提升实践教学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地位。人才的培养,课程是落脚点,因此,关于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是课程继续存在下去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职技高师“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实现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善了“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提高了学生汉语言应用能力及汉语言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然,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能仅靠现代汉语一门课程,还需要相关的一些实践课程的配合,这还有待于学界同仁进一步研究。

[1]闵毅,伍丹.高校“现代汉语”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134-135.

[2]朱怀廉.从当代社会语言运用谈高职院校现代汉语教学模式的革新[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79-82.

[3]查清兰.关于职技高师“教师口语”教学方法[J].职教论坛,2012(17):38-40.

[4]谢旭慧,李莹.开发整合现代大众传媒中的现代汉语课程资源[J].教育探索,2006(11):21.

猜你喜欢

高师现代汉语语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我有我语言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