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表现 培养学生自信

2014-05-30王俐琼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4期
关键词:情感沟通

王俐琼

【摘 要】表现与创造是实践性最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信的演唱、演奏及艺术表演,发展学生的表演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关键词】表现能力;创造潜能;情感沟通

表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运用和展示,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能够刺激、引发、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还能够促进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发展,有助与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的表现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应用得非常多,非常广。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学生音乐技能都不错,就是缺乏一些表现能力。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如何融入这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表现力呢?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认为: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做为一个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去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特别是音乐学科,特长生永远领先于其他同学,因此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到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及应有的发展。

1.多多表扬与鼓励,少点批评和指责,让学生敢于表现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

2.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大家知道,在古代教学中老师一直是高高在上的,那些私塾的老先生总是奉着“严师出高徒”的教学宗旨。如果学生中谁不听话总是高高举起戒尺狠狠地敲下,让人痛不欲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自然、大胆地表现音乐中的情感必需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空间,而这种空间需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架子,“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参与表现

1.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并要在音乐教学中做好模范作用

“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领悟歌曲情感,歌唱时运用多种手段,声情并茂的表现歌曲情感。这样的范唱又怎么可能不打动学生呢?现在,我们的教学手段先进了,大多数的教材歌曲都可以从网上下载范唱、伴奏;也有的学校定了范唱带,许多专职教师都成了电脑老师,甚至是电台的歌曲点播员了。不傀有的校长说我们这儿有专职老师太浪费了。教师要把自己最好的表现力展示给你的学生,学生才会被你的课所感染。

2.提供表现平台,为学生创造表现

人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肯定,老师就得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就靠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去培养,把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通过自己的声音、肢体、表情完全地表现出来,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身心愉悦,感受美的熏陶。在课堂中,如果长时间使学生的语言及行为处于停滞状态,不去表现,久而久之,就会在学生的思维、行动、言语等方面形成消极的动力定型。反之,教师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有广阔的表现空间,也会形成表现方面积极的动力定型。教师可以用以下方式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我在课堂上因地制宜地设计了小舞台,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增多了,歌曲表现力也就自然地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舞台灵活又方便,学生喜欢到小舞台上表现。课堂上,参与表演的同学十分投入,在表现方法与形式上大多有创意。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提高,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欲望,许多同学情不自禁的向小舞台靠近,围在小舞台周围,气氛融洽而热烈。

三、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会表现

《标准》中提倡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启迪、诱导,尽量让学生在创造和实践中去获得知识,发展他们眼、耳、脑、口、手、脚并用能力,利用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以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开展创造教育,关键是营造一个符合21世纪教育特点的、全新的、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离开了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就是一句空话。活动可以在校内开展,也可以在校外开展。在我们学校开展了体艺2+1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表现,我们也鼓励一些特长生出去参加省、市及全国的比赛。大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她的音乐表现能力。

总之,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中积极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从而获得音乐素质的提高及智能的开发,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情感沟通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研究
成功的教学经验
如何在生活实践中开展幼儿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如何开拓幼儿思维能力
谈谈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论学前幼儿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班级管理方法之我见
让激励成为一种教育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