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与探索

2014-05-28刘忠良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观照双曲线椭圆

刘忠良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教师施加外部知识刺激后的被动吸收者,普遍存在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而在探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时不难发现,课堂应当是学生的主战场,学生才是建构知识体系和填补知识漏洞的主体。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化身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从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本文将从教学的巧妙设计、多维互动、及时评价和反思巩固等四方面,深入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实践策略。

一、教学巧妙设计,奠定互动基础

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课堂要“动”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各种教学资源之间要形成有效互动的链条,彼此协助。奠定互动基础的必要手段则是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巧妙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握时间、掌控时机、控制全局,从而使师生互动秩序化、高效化。教学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定会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有效控制课堂的节奏,一步步将课堂向前推进。

例如在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将“2。2椭圆”“2。3双曲线”“2。4抛物线”三节内容安排到同一课堂中,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分别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自主研讨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概念。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椭圆组:“神州”五号飞船按计划运行在轨道倾角42。2度,近地点高度200km,远地点高度350km的椭圆轨道上,实施变轨后进入343km的圆轨道。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点着陆。求“神州”五号飞船飞行轨道椭圆方程。双曲线组: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F1(-5,0),F2(5,0),双曲线上一点P到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组:已知定点F,定直线l,且F不在l上,动点P到F与到l的距离相等,在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中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教师巧妙将小组探究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而后15分钟进行成果展示。最后10分钟教师利用一连串的问题将学生的思考重点引申到圆锥曲线的大定义,为下节课布置悬念。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巧妙设计,奠定了师生有效互动的坚实基础。

二、教学多维互动,提升互动品质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多维、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深度互动。首先,教师应当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后,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不断增加,课堂氛围也会极为融洽。其次,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介与学生进行互动。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鲜,学生对新鲜的东西兴趣是很大的,教师可以以此打开学生的心门。最后,教师要将课堂中的有效互动拓展到与学生全部学习时间的互动。通过以上多维互动方式,学生的数学意识、主动意识、参与意识就会得到强化,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品质。

例如在必修四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中,“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难以通过学生凭空的图形想象得以解决。因此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采用多维互动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图形的变换,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领悟到“去负—脱周—化锐,是三角函数式变换的基本思路。利用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将负角的三角函数变为正角的三角函数就是“去负”,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化为角度在区间[0,360)或[0,180)内的三角函数就是脱周,利用诱导公式将上述三角函数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即为化锐。通过多维互动方式的应用,学生能受到直觉感官的知识刺激,对知识形成牢固印象,从而提升互动品质。

三、教学及时评价,增强互动智慧

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作为互动全程节奏的控制者,要特别注意对师生互动活动进行阶段性及时评价,从而使学生恰当、及时地感悟到互动中存在的优缺点,发扬优点、改正缺点。而教师及时进行师生互动教学评价,也可对阶段性教师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在实践中汲取经验智慧,使互动更加有效。

例如在必修一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的整章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专门利用一节课用PPT课件的方式与学生共同回忆在此章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师展示了在当时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争论的焦点问题以及易错点、疑难点问题。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中,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对教学活动及时评价,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心灵接触更深一层,并从已有的教学实践中汲取互动智慧。

四、教学反思巩固,观照互动生命

在师生互动中,师生只有不断反思教学和学习,才能有效巩固优点、查漏补缺。学生和教师都是互动过程中有思想的鲜活生命,不是互动教学的机械零部件。因此教师要在反思中观照互动过程中的生命的思想,从而使得互动过程永远处于动态的完善之中,使互动链条永葆灵动。没有良好的反思的课堂是一个失败的课堂,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一个循序渐渐和不断强化的过程,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反思,不能够进行自我反刍,那么学习是生硬的,是机械的,不能够灵活运用知识。

例如在必修五第二章《数列》的教学完成后,教师组织了一次对于《数列》全章内容的检测,但检测结果不尽人意,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列问题束手无措。譬如“已知{an}、{bn}满足a(n+1)=-a(n)-2b(n),b(n+1)=6a(n)+6b(n),a(1)=2,b(1)=4,求各自的通项公式。”一题几乎难住了所有的学生。教师针对这一情况,改变了平时的试卷讲解方式,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哪些题目比较困难,解决方式如何。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反思中,对于日后如何改进教学有了新感悟;学生在与教师的共同反思中,明晰了自身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巩固,正是观照互动生命思想的生动写照,是师生有效互动的进步阶梯。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必须立足于巧妙设计、多维互动、及时评价以及反思巩固,通过观照互动生命来奠定互动基础、提升互动品质、增强互动智慧。师生的有效互动能够最大程度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助力于教学实践改革。

猜你喜欢

观照双曲线椭圆
家庭伦理剧: 从人伦差序到地域关系融变的影像观照
b=c的椭圆与圆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关照与观照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双曲线的一个美妙性质及应用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极限思想在椭圆问题中的应用
瑜伽心灵观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