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生活化素材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和思考

2014-05-28刘勇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5期
关键词:化学生活化实验

刘勇

一、正面生活化素材的涵义及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正面生活化素材想法的由来

1。正面生活化素材的涵义

素材指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生活化素材是在教学中以各种生活材料(如药品、食物等)、生活事件等作为知识的载体为教学服务。正面化素材指的则是对于改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些物质。

2。在化学教学中引入正面化素材想法的由来

(1)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提出了课改的核心理念:教育生活化。新的教学改革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我们的化学课程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化学物品,如穿着的衣服的材料、吃的营养物质、使用的交通工具、房屋和装修的材料等等,可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存在化学。

(2) 基于教学的需要

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是要建立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的,在教学中多以生活中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或者学生了解的实例作为新知识学习的载体,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到熟悉而且有兴趣,也就更加容易接受。

(3) 基于社会的需要

在平时的生活中,化学的负面新闻是非常多的,从“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塑化剂”等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些问题的形成都是因为化学,化学是罪魁祸首,最好是不要与化学有任何接触。甚至于很多商品都希望与化学断绝关系,声称自己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是纯天然的。

我们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我们需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引入一些正面的实例来说明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对于环境保护、对于维持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正面生活化素材在教学中的应用

1。使用正面生活化素材源于复习的需要

在高三的复习课中,很多知识学生已经具备,罗列知识点学生肯定不愿意听讲,直接讲习题,学生会觉得很乏味,我们可以以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作为载体进行引入,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案例1:对补血药“速力菲”的研究

在进行Fe2+、Fe3+的复习教学中,选择一种补血药“速力菲”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生活中有许多的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及铁营养不良症。治疗缺铁性贫血用什么药更好?就需要对补血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以补血药“速力菲”为例。通过查看“速力菲”的使用说明书,我们可以看到:“【组成与性状】内含Fe2+ 34。0%~36。0%的无水碱式盐,为薄膜糖衣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速力菲”要用糖衣薄膜?

(2)如何证明“速力菲”已被氧化?

(3)组成的成分中显示有Fe2+成分,我们如果想要证明“速力菲”溶液中存在Fe2+,可以选用哪些常见的试剂?

在“【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4)“速力菲”与维生素同服可以增加吸收,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并要求学生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组成与性状】内含Fe2+34。0%~36。0%的无水碱式盐,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5)可以通过哪些实验方法测定该补血药中Fe2+的含量是否合格?

案例设计意义: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模式,避免复习课中的“炒冷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长了生活经验,又能牢固的将知识掌握并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2。使用正面生活化素材源于引课的需要

引课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引课,会一下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类型的视频技术层出不穷,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视频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可以将平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可以将抽象静态的知识演化为具体动态的发展过程。视频片段的导入无疑是一个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有效手段。度、操作、实验的结果以及实验物品的整理情况进行评定,这样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在每次的实验之后都有所收获,而且也促使学生在下一次的分组实验中以认真的态度、规范的操作、积极的思考来对待,同样也在不断提高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效果。

5。分组实验后的回顾总结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实验中的各方面,如:预习、态度、操作步骤、实验效果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去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协同合作、对实验设计中的不同想法等,这均有利于分组实验课堂的开展。

总之,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完善的实验管理促进学生实验操作以及实验能力的提高,良好实验课堂的开展又促使学生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相辅相成,全面提高教师在化学实验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升学生的有效性学习。以上便是本人在教学工作和实验室工作中的一些感受较深的建议,也经过本人在教学中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完善——提高”是这个过程中不变的主题。案例2:卤代烃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师:播放影片(内容主要是介绍了北京“水立方”的外壳,它不是我们常用的玻璃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而是使用聚四氟乙烯来造的房子)水立方是一幢优美而复杂的建筑,它内外包裹的是一种新型轻质材料。这种材料耐腐蚀,透光性好,冬季保温,夏季散热。

生:学生认真观看,充满着好奇。

师: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含氟的聚合物,它具有材质轻和富有弹性的特点,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其它含有卤素的有机物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师:这些卤代烃为什么会有这样广泛的用途?它们的性质如何,今天我们具体来研究一下。

案例设计意义:多媒体视频能立即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记忆深刻。在该视频中介绍了水立方的外壳,没有使用玻璃结构、也没有使用混凝土结构的原因,而是采用了意想不到的聚四氟乙烯来造房子。通过这些耳熟能详的建筑,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的美好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3。使用正面生活化素材源于分组实验的需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有些可以使用教师演示的形式,有些可以使用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但在分组实验中如遇到有毒物质,学生在做实验时就会胆战心惊,缩手缩脚,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他物质代替。

案例3:酚的显色反应

实验用品蒸馏水、洗手液、茶叶、FeCl3溶液、胶头滴管、试管

实验过程取少量洗手液加水稀释至2 mL、事先配制好的茶叶水2 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各滴加3~4滴FeCl3溶液,振荡后静置、观察。

实验现象盛放洗手液的试管中呈现紫色;盛放茶叶水的试管中呈现蓝绿色。

案例设计意义: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现象明显,操作简单,适合学生实验,但书本上用的是有毒的苯酚,所以学生在动手实验时显得小心翼翼,如果把苯酚改成常用的茶叶和洗手液这两种含有酚类的用品,学生没有了顾虑,同时也使学生明白酚类物质在我们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

4。使用正面生活化素材源于理解的需要

化学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定律,容易弄混淆的概念、现象等,如果我们能够以生活中的物质或变化加以解释,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理解更加深刻。

案例4:勒夏特列原理中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用品冰啤酒、热水、小烧杯、大烧杯

实验过程在大烧杯中加入热水,将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预热一会,再向小烧杯中倒入冰啤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小烧杯内出现了大量的气泡

案例设计意义:勒夏特列原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虽然书本上也有用CoCl2设计的实验,但学生理解不深刻,在该案例中使用的啤酒中存在以下平衡:

H2CO3CO2+H2OΔH>0,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所以产生大量气泡,由于该实验中使用生活中的物质,而且相应的实验现象很多同学可能已经熟悉,所以,学生容易接受,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也加深了,同时,学生也因为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而感到喜悦。

三、正面生活化素材实施效果分析

在化学教学中经常使用正面生活化素材后,我认为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上都有变化。

1。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

在高中的课程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普遍是比较有兴趣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引入生活实例后,学生感觉化学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这使得他们对于化学更增添了亲切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通过生活中正面实例的引入,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的建筑材料、医药、生活用品、营养物质等等中都有用途广泛的化学物质,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3。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往往就希望知道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接触到生活用品后,他们就希望知道这里面含有哪些学过的化学物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他们希望能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

四、对在化学教学中引用正面生活化素材的几点思考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使用正面生活化素材后,既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如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如什么样的素材更好,如何找素材等等。若能够做到经常性地使用合适的素材,我认为:

1。教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研究学情,找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会使化学课堂更加风趣,又使学生更多地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一起。

2。教师应多参阅一些学科相关类的期刊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本身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才了解最新的知识,才能够选出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例。而且,对于化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一直很多,如北京师大杂志《化学教育》,华东师大杂志《化学教学》,陕西师大杂志《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南京师大杂志《化学教与学》,长沙理工大学杂志《实验教学与仪器》,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杂志《教学仪器与实验》等中的大量文章均有介绍相关知识。如果教师经常翻阅这些杂志,那么,一定会从杂志中寻找到新的实例灵感。

3。教师应多关注一些身边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随手可得的东西:一盒药品、一个饮料瓶,一个视频,一张纸,一个气球……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使用的工具。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可利用的化学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只要我们平常超市购物、医院看病、浏览新闻时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多留个“心眼”。那么生活中很多素材都可以为课堂教学服务,我们可以直接来用,也可以简单组装后再用。

总之,要在课堂上选用合适的生活化素材,平时必须做到“三留心”:留心学生:知道学生急欲解决什么样的共性问题,对哪些问题感兴趣;留心素材:知道最新的新闻和最新的材料等;留心正面影响:化学的素材有很多,正面的素材对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化学生活化实验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