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
2014-05-26吴宏智
吴宏智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后,教学方法在不断改变着,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渐渐开始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始重视数学教学背后的意义。数学的多样解题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培养学生的多思维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最新人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数学的变式教学进行了多样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人教版;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6-048-1
一、变式教学的概念与原则
变式教学就是指在一个命题出现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保留其最本质的东西,将非本质的东西不断变化,使得学生在不断地变化中学习,从而了解这个命题最重要的本质属性。这里的本质属性包括公式、定理等等。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并且带来的效果也非常好,之所以会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与其所遵循的三个原则有很大关系:首先是针对性原则,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会采用不同的变式方法;其次就是适用性原则,现代课堂以学生为主,因此变式教学的变式方法也是以学生为主进行的,学生的教学情况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决定变式方向的因素;最后就是参与性原则,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育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这样的变式才有意义,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因此变式起来也会更加有新意。
二、变式教学的学习方法
1.变换命题条件。
众所周知,数学的答案只有一个,因此很多人就会认为数学是死板的,其实不然。数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着数学命题中条件的不断变化,答案多变,同时所涉及的知识也会有一定的变化。变式教学中将命题中的条件进行变化,通过不同的习题来加深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改变特殊性。
在刚学习数学知识点的时候,学生一般都会采用简单的特殊条件来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对这些特殊条件进行变式,让其不存在特殊性,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能力。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分式的运算的教学中,一般会以4x3y·y8x3这样简单的分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知识点训练中可以变式为难一点的,如a2-4a+4a2-2a+1·a-1a2-4,或者是2x5x-3÷325x2-9·x5x+3。这样,学生结合难一点的计算来训练分式的运算知识点。
3.结合实际。
数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事例,因为其本身的概念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在理解时感到很容易,但是在应用上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进行教学。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的“投影与视图”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的实际效果和特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亲自体验实验,会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非常深刻,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使得大多数的学生不喜欢数学,特别是女生。而变式教学法的引入使得数学变得生动起来,在同一个教学目的中寻找不同的训练方法,使得学生所面对的每一个训练都是全新的,这样学生会充满探索的兴趣,从而开始主动的学习数学,并且各个学科之间应该是一个互通和相互学习的过程,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联系其他的学科,不断扩展数学的内容,使得学生数学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生动。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变式教学法不仅可以将简单的数学题目变得复杂,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与其他的知识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知识点。学生在一次次的变式教学中多次遇到其他方面的知识点,这样在用数学知识解答的同时还会思考用别的知识能不能解答,从而也会去积极的思考别的解答方法。除此之外,变式教学其实可以培养学生敢于突破的精神,从而让学生学会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在数学解题中,很多学生会采用带入公式或者是条件反射地运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进行解答,没有思考这个题目的深意。变式教学法将本质留下,变化非本质的东西,使得学生不得不思考其共性,了解其深层的本质,从而形成思考的习惯。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激烈化,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高。对于数学教学而言,不是为了教会学生做题,而是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传统教学中应用变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变式教学没有多大的技巧,更多的就是创新,因此不断有创新,就能将变式教学运用得非常好。
[参考文献]
[1]李秋丽.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张海东.中学数学变式教学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