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外阅读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

2014-05-26徐义辉

文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课外阅读教育

徐义辉

内容摘要:生命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慢慢地全面的进入了中学教育,而在语文课标中提出了语文的人文性,而生命教育也是语文人文性的题中之义。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更要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做到由内而外、由浅入深、由读到写从不同纬度提高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课外阅读 生命意识 教育

随着生命意识在全社会的勃兴,中学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教育就是要在学生自己生命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学,唤醒生命之意识,引导学生欣赏生命之美、领悟生命之艰、探求生命之意。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升境界。通过读书提高生命的质量。

一.由内而外,抓住教材范本

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的审核编订而成,在选择文本上可谓是精中取精,忽略教材而另取其他是不明智的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主,根据每篇文章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在讲授人教版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时,针对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已读过这部作品、觉得文章幼稚、没什么可学的心理,我在讲课之前设置了三个问题:怎样理解“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也没有什么关系?”既然是童话,为什么安徒生不让一只鸭蛋孵出的鸭子变成白天鹅?阅读《丑小鸭》全文,你有什么新的感悟?

虽然所有同学都读过了这部童话,但面对这三个问题,他们还是不能明确地回答。已有的阅读体验根本无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于是学生们重新拿起书本,开始认真地阅读。

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对文本的深层次的探究,学生们发现,这部童话告诉自己的道理远不是原来所领悟的那样。原本的认识是:逆境的磨练,才使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逆境往往构成一种心理压力,激发出冲出逆境的精神力量,从而使人的一切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跨进至善的境界。探究后的认识是:丑小鸭之所以会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只白天鹅。它一直没有放弃的是对自己美好素质的坚守。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还说丑小鸭一点儿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丑小鸭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不放弃,更在于它的自信与谦卑。

在那堂课的结束时,我送给学生这样的一段话:“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珍惜并坚守自己优秀的潜质,努力拼搏,实现理想与价值,别让自己变成一只丑小鸭!”我说完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一些学生的眼里充盈了激动的光芒,我知道,这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了目的!

二.由浅入深,提升阅读层次

通过课内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感知生命意识的方法,汉代刘勰曾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欣赏、领悟、探求生命。

目前为止,我所教的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曹文轩的《草房子》、孔子的《论语》、萧红的《呼兰河传》、吴敬梓《儒林外史》、吴承恩的《西游记》(原著)、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老舍的《骆驼样子》《四世同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亚美契斯的《爱的教育》、泰戈尔的《新月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20余部中外名著。

为了使阅读取得最佳效果,根据名著的内容特点有效地指导和检查学生的阅读,如写读后感、人物评论、改编戏剧、问题训练、看影视作品、教师专题讲座等等。经过实验,我发现这些名著的推荐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喜爱,而且很多家长也跟着孩子一起进行了阅读。记得在读完曹文轩的《草房子》之后,有一位家长留下了这样的感悟:

当我读完《草房子》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更充满了感动之情。

我已近不惑之年,基本上与小说里的桑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所接触的事物也有所相似。那是一个纯真的、无忧无虑的、整天躲着大人玩的时期。在田野里拾稻穗;在冰面上拉爬犁;在草垛旁捉迷藏。这些乐趣都是现在守着电玩、上着各种课后班的孩子们无法体会的。这本书又一次将我的思想带人了自然、质朴的境界。

三.由读到写,开拓学生视野

在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学习之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每周利用一课时时间进行课外的阅读鉴赏,由教师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选取最优秀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师生一起进行阅读和鉴赏。

在第一堂鉴赏课上,我推荐的是香港作家陶然的《别离的故事》。文中作者写了自己的三次离别,抒发了别离的无奈、感伤和留恋。身处少年时期的学生虽然因为人生阅历的原因还没有经历大的离别,不能透彻地懂得离别的含义,可是在他们阅读过的作品中,关于离别内容的文章并不少。但是阅读之后,学生惊喜地发现,这一篇文章独具特色,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也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少年时离别父母远走异乡的兴高采烈,青年时期离别恋人的惆怅无奈,还是与老友离别的无语沉默,在作者的独特笔法的渲染下,无不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虽然是作者的别离,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人生视野,浓缩了每一个人必经的人生别离!鉴赏课之后,我留了一篇练笔作业,题目也是“别离的故事”。因为感动于陶然的别离,所以学生的那篇习作,写得格外精彩。

加强学生名著阅读教学,将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个体存在的现实生活,源源不息地充实着他们的人生历程,课外阅读成了他们间接而又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这一过程也是他们直接思考、丰富情感、探究生命意义的过程。让生命穿越愚昧、无知、自私和狭隘,走进春风、雨露、阳光和关爱,生命是宝贵之物,有生命,便有爱和希望,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只美丽一次,珍爱生命、呵护生命是人世间永恒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国家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袁振国.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课外阅读教育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