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伦理禁忌比较

2014-05-26姜思惠

文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比较

姜思惠

内容摘要:《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均以“杀父娶母”这一伦理禁忌作为叙事的基点,但是两部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处理、主题设置均存在较大差异。本文试图从预言承受者的形象、作家对预言实现过程的处理手段,以及作品设置伦理预言的意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揭示相同禁忌下作家所表达的不同内涵。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 海边的卡夫卡 伦理禁忌 比较

在古希腊伟大的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中,具备人的理性与智慧的俄狄浦斯与以神谕形式出现的命运相抗争,却在无意识中将“杀父娶母”的预言一一实现。他对伦理禁忌的主动逃避反而使他陷入了更深的对于命运的被动与无助中,最终以金别针刺瞎双目流放异国以赎罪。而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中,十五岁的田村卡夫卡少年同样遭受来自父亲的诅咒:“你迟早要用那双手杀死父亲,迟早要同母亲交合。”①文本中人物对话亦明确涉及了俄狄浦斯其人其事,向读者揭示出小说的这一主题。而这两部作品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杀父娶母”这一人类社会最大的伦理禁忌。

一.哲学家与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预言的践行者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墙上刻有阿波罗的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俄狄浦斯完美地回答了斯芬克斯提出的问题,指出有时四只脚,有时两只脚,有时三只脚,脚多时最软弱的动物正是人。这说明他具有人的理性与智慧,并且已经就人这一存在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而卡夫卡少年的母亲在他四岁时就带着他的姐姐离家远去,他的命运第一次被损毁,对于自身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与否定。他发出疑问:“为什么她不爱我呢?难道我连被母亲爱的资格都没有吗?”被母亲抛弃的认识从此深深根植在卡夫卡少年的意识中,“我知道这件事日后必定给自己带来深刻的决定性影响”,“再想方设法都不能复原”。②可以说,虽然同为乱伦预言的承担者,俄狄浦斯与卡夫卡少年的成长历程与个人情感状况却是截然不同的。俄狄浦斯虽然被父母抛弃,但由于当时他还只是婴儿,对这一痛苦的经历尚未形成记忆。而后来他的养母实际上完美扮演了母亲这一角色,填补了他原本的情感缺位,使他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人格也因此完善,自身才能得到挖掘和发展。而卡夫卡少年自母亲离家时起,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坚定而偏执的个人意识:即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一个,自己没有被爱的资格。他的目标,也因此定格在“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上。而来自父亲的诅咒则彻底击溃了他,使他对自己未来的命运感到无所适从。杀父娶母的预言已经作为定时装置深深嵌入卡夫卡少年的遗传因子,成为他自身的组成部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这是对他命运的第二次损毁。作为被诅咒者和乱伦预言最终实施者的俄狄浦斯和卡夫卡少年在成长之路上的体验无疑是迥然不同的。

有趣的是,俄狄浦斯的命运发生根本性转折正是在他知晓了自己身负的诅咒之后。为了避免禁忌的发生,俄狄浦斯离开科任托斯向东而去,他自以为自己离父母的距离在增加,而诅咒的实现几率也随之下降。然而,事实上他却越来越靠近自己的宿命,直至使自己的人生完全与其重合。他在无意识中完成了神谕的全部指示,他的乱伦行为给家人和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相比起来,卡夫卡少年的应对更加现实。他将自己封闭起来,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树立着高墙。他大量阅读书籍吸取知识,定期锻炼身体,并在十五岁生日那天离家出走,开始了他实现预言的旅程。对于俄狄浦斯来说,他是用自己整个生命的全部时间在践行那个残酷的预言,而践行预言的结果就是给自己、他人和国家带来灭顶之灾。而卡夫卡少年,他对伦理预言的践行只被作家处理成他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特殊的经历。在似是而非的犯忌后,他仍然可以收拾行囊,重新上路,走向新的人生阶段。他对伦理禁忌的触犯,构成了他成长的基石,两人的最终命运却与他们的所作所为形成了一种“悖逆”。

二.变与不变——关于预言及其实现方式

虽然同样是关于伦理禁忌的叙事,《俄狄浦斯王》与《海边的卡夫卡》在对预言的处理模式上存在极大的差异。第一,索福克勒斯着重刻画的是个人意志与命运的激烈冲突和触犯禁忌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作品开场即浓墨重彩地展示出因俄狄浦斯与伊俄卡斯忒的乱伦而被连带惩罚的忒拜城之景。随后借多方人物的陈述与佐证,一步步逼近真相,最终所有线索共同指向俄狄浦斯,并以他的多重身份之矛盾性、认知上的无法接受和生理上的自残行为将冲突推向高潮。文本重在描述伦理禁忌被揭示的过程与后果,对俄狄浦斯践行预言的过程则只是一笔带过。它本质上反映的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伦理道德观念上的冲突,以及社会秩序在逐步确立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表现新确立的社会伦理秩序的不可侵犯,作家选择了身份尊贵、人格高尚的俄狄浦斯作为伦理惩罚的对象,并以神作为社会伦理秩序的监管者,高高在上,俯瞰众生,对触犯伦理道德的人施以严厉的惩罚。但村上春树在其作品中着重于卡夫卡少年离家出走、践行诅咒的行动,并借助这一过程全面展示了一个十五岁少年的成长史。对此,作家本人的说法是:“我想把如此摇摆、蜕变的灵魂细致入微地描绘在fiction(小说)这一容器之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在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形、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③这一说法未免有些抽象,但它同时也揭示了“伦理禁忌”这一叙事基点在小说中实际所起的作用,作家只是把它当做叙事的外壳,借用这个外壳来表达包裹其中的核心理念。《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故事情节的确由伦理禁忌这一叙事要素推动,但伦理禁忌本身绝不是作家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主要内容。作家更着力于表现卡夫卡少年在经历伦理禁忌前后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情感体验,以及他在此过程中的个人成长轨迹,而对于触犯伦理道德的后果及涉及的人性之辩则不置可否。

第二,俄狄浦斯承受的预言来自神。神谕在古希腊社会扮演了类似秩序和规范的角色,人们通过它与诸神进行交流,诸神通过发布神谕构建人间的秩序,推动社会的前进。对于凡人来说,神谕就是命中注定、无法抗拒亦不能摆脱的力量。在索福克勒斯笔下,被神警告的俄狄浦斯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注定犯罪”的形象而存在,这一形象存在的意义正在于揭示触犯伦理规则的严重后果。而加诸于卡夫卡少年身上的恶毒诅咒则来自于他的亲生父亲,一个类似家庭独裁者的形象。作为凡人的父亲所作的预言显然不具备神谕的力量,那为什么卡夫卡少年还是如此笃信这个预言呢?这可能与他童年时被母亲抛弃的经历有关,即与他所遭受的损毁有关。正因为被母亲抛弃,所以他始终无法认清楚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所以他无法确认母亲对自己的真实感情。母亲走后,这个杀父娶母的预言就成了他与母亲之间唯一可能的联系,所以对于这样一个恐怖而惊人的预言,他实际上抱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想要与母亲亲近的心情,与父亲冷漠紧张的关系,加上青春期特有的性别躁动,共同构成了卡夫卡少年“杀父娶母”的心理原动力。

第三,两部作品中乱伦行为的影响范围差异甚大。在《俄狄浦斯王》中,索福克勒斯的故事背景横跨数个国家,纵横几代人的人生。俄狄浦斯是联系忒拜与科任托斯这两个国家的纽带,也是联系父辈与子辈的纽带。作家正是借助俄狄浦斯的特殊身份,通过这样一种把影响无限扩展的方法,揭示触犯伦理规范的严重后果。而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人物关系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极为集中,叙事基本上是以卡夫卡少年为中心,辅之以他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的经历。村上在对此进行处理时,采用的方式与索福克勒斯正好相反,他是通过无限淡化和缩减乱伦行为带来的后果的方式来结构人物的结局。这两部作品在这一点上处理手段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作品的主题和作家的创作意图决定的。

第四,是村上春树对《俄狄浦斯王》中伦理禁忌模式的个性化处理。文本中始终存在两条平行的叙事线索,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两条线索中的人物在时间与空间上越来越近,并通过预言联系在一起,由双线中的人物在各自的世界完成预言,最终契合交汇于现实。文本的奇数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展示了十五岁的卡夫卡少年的自白,偶数章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中田聪的离奇经历,而这两条线索的联系就在于卡夫卡少年和中田老人分别在各自所处的世界践行了杀父这一预言。田村浩一和琼尼·沃克在小说中共同扮演了拉伊俄斯的角色。其他主要人物也都成为原型人物的分身。小森阳一将其归纳为:“卡夫卡少年和中田是俄狄浦斯,田村浩一和琼尼·沃克是拉伊俄斯,卡夫卡少年的生母和佐伯是伊俄卡斯忒,大岛和琼尼·沃克是斯芬克斯,樱花与星野是安提戈涅。”④双线叙事与人物分身作为村上春树惯用的行文方式,在这里与俄狄浦斯的伦理悲剧结合起来,对故事的走向与结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第五,在预言的实现方式上,索福克勒斯客观陈述了事实:俄狄浦斯杀死父亲,娶了母亲,生下两男两女,在不知情中残忍地践行了预言,悲剧在这个基础上发生。而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作者刻意对预言的实现进行了模糊化和拟似化的处理。主要的手段,一是将人物置于“异界”中。⑤这里的异界,就卡夫卡少年来说,既包括作为忒拜城替代物即乱伦行为发生地的甲村图书馆,也包括象征人本身意识内延的位于森林深处的另一世界。在甲村图书馆,他遭遇了十五岁少女佐伯的“活灵”并爱上她。在森林深处的异世界,他的灵魂得到救赎并最终返回现实生活,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就中田来说,则是杀猫人琼尼·沃克的藏身之地和在山德士上校的神启下寻找到的“入口”。他分别在这两个地方完成对拟似拉伊俄斯的杀戮和对少年卡夫卡、佐伯以及自身的救赎。二是对预言实现的事实和人物身份进行模糊处理。卡夫卡少年在野地昏迷醒来后发现自己满身血污,随后得知父亲被人杀害。事实上,以客观的生活经验判断,他绝不可能在四个小时的时间内返回家里,杀死父亲。但就文本的安排来看,作者显然是想让读者认可卡夫卡少年已经“杀父”的事实。同样的,卡夫卡少年与五十岁的、疑似母亲的佐伯交合,但是文中并没有证据说明佐伯就是卡夫卡少年的母亲。这一切,都是卡夫卡少年自己心里的怀疑与猜测。唯一能给出答案的佐伯的三本日记最终被中田烧毁,真相就此掩埋。

三.毁灭与新生——伦理禁忌的意义及主题

自《俄狄浦斯王》这部作品诞生以来,人们就从美学、伦理学、精神分析学等角度对它的主题进行了许多阐述,其中最主要的看法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部命运悲剧。所谓“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 其结局则是他(她)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命运就意味着人的有限性, 意味着人性的某种缺损。它也是一种异己力量,不过是涌动在人的内心深处,支配着人的行为, 而不被人所意识。”⑥第二种观点认为这场悲剧根源于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第三种观点认为这本质上是一出伦理惨剧。“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一个在伦理和道德上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救赎的悲剧, 自始至终都是他的伦理意识在起作用。这出悲剧的意义不在于人无法逃避命运和命运的残酷性,而在于新的伦理道德关系遭到破坏给人所带来的灾难,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说明了维护新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关系的重要性。”⑦

相比于俄狄浦斯刺瞎双目、流放异国的结局,卡夫卡少年在触犯伦理禁忌之后实现了他“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愿望,并在大岛、佐伯、中田等人的帮助下走出自我意识的森林,成为“新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本被视为人类社会最无法饶恕的“杀父娶母”的禁忌反而成为他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帮助他确立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完善作为人的灵魂。因此,有人把它定义为一部成长小说。以小森阳一为首的与此针锋相对的一派则认为这是一部具有疗愈功效的处刑小说,他们通过分析作品中特殊的时间设置以及出现的带有隐喻意味的文学作品,指出:“诉诸大众共有的社会性集体记忆,在片刻间唤起读者记忆之后,随即将其作为无可奈何之举予以宽许,甚至最终将记忆本身消解一空,这是小说《海边的卡夫卡》文本策略的一个基本结构。”⑧

不管其主题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两部作品都涉及“杀父娶母”这一伦理禁忌,作家的设定、处理方式和写作意图却是截然不同的。预言的承受者一个是具备理性、美德、智慧的成年男子,一个是灵魂尚未定型的十五岁少年。俄狄浦斯与母亲的结合带给他荣耀、权势、后代的同时也成为他触犯禁忌的最大证明,并最终完全吞噬了他的人生。卡夫卡少年的人生看似遭到父母的损毁,却在触犯禁忌后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索福克勒斯想要告诉我们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神圣不可侵犯,而村上春树也许只是想展示一个少年是如何走过最艰难的成长岁月,完成灵魂的蜕变。

注 释:

[1][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215页。

[2][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436-437页。

[3][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海边的卡夫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中文版序言。

[4][日]小森阳一著,秦刚译:《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9页。

[5]参见林少华著:《为了灵魂的自由——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年版。

[6]傅守祥:《<俄狄浦斯王>:命运主题与悲剧精神的现代性》,《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234页。

[7]聂珍钊:《伦理禁忌与俄狄浦斯的悲剧》,《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116页。

[8][日]小森阳一著,秦刚译:《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8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