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轴的双刀车削加工精度的研究
2014-05-25邓志平
邓志平,金 龙,张 洪
(西华大学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细长轴类零件刚性差,抗弯能力弱,在车削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切削力、夹紧力、振动、切削热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弯曲变形,改变零件和刀具的正确位置,降低零件的加工精度,导致它很难获得理想的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所以,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一直被认为是机械加工中的工艺难题.目前解决此类难题的办法大致分为3种:①增加零件刚度,即在加工中安装跟刀架或中心架等;②选择装夹方法[1],如夹拉法、弹性回转顶尖法等;③改进刀具的几何形状.大量实践证明,这些加工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加工精度要求,却无法在低成本、大批量、高精度的现代化生产中实现更大的突破.本文通过建立双刀车削力学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双刀切削试验获取的数据,绘制细长轴的直径坐标曲线图.结果表明:双刀车削能达到低成本、大批量、高精度的现代化生产要求.
2 对称式双刀车削模型
细长轴加工的关键技术是解决零件的弯曲变形问题,引起零件弯曲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刀具的切削力,所以此切削模型所考虑的因素是:①减小切削力如采用小切削用量;②改变零件受力分布如对称式安装两把刀具[2].在研究传统加工办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刀车削加工细长轴的方案.双刀车削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两把刀具成不完全对称分布,轴向间距为Δx,这样就把原有一次加工分成了两次加工,减小了双刀车削中单把刀具的切削力,零件的装夹采用卡盘和回转顶尖的一夹一顶的方式.
图1 对称式双刀车削结构Fig.1 Symmetric dual-cutter turning structure
3 对称式双刀车削力学分析
在车削加工过程中,刀具产生的切削力可以分解为轴向切削力Fx、切向切削力Fz、径向切削力Fy,三者都会在各自的方向上引起轴产生弯曲变形,其中,径向切削力Fy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最大.
双刀车削中采用的是一夹一顶的装夹方式,在受力分析中,把卡盘夹紧端简化成固定端,限制全部自由度,回转顶针的一端简化为铰支座,限定y轴方向的自由度,这样就把它简化成了一个超静定梁的问题[3].简化后的双刀车削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对称式双刀车削力学模型Fig.2 Symmetric dual-cutter turning mechnical model
图2中,F1,F1x分别为刀具1的径向力和轴向力;F2,F2x分别为刀具2的径向力和轴向力;FRAx,FRAz分别为固定端A处的轴向力和径向力;MA为A处的弯矩;FRBz为铰支端B处的径向力;a为刀具1到固定端A的距离;L为细长轴工件的长度.
如图2所示坐标,挠度向下为负值,ω1,ω2,ωRB分别表示F1,F2,FRBy各自单独作用时B端的挠度,因为B端为铰支座,它不应该有垂直位移,列出变形协调议程为
式中:ω为B处的垂直挠度,大小为零.
式中:E为弹性模量;I为惯性矩.
Δx相对l来说很微小,可以做忽略处理,所以
刀具切削力的经验公式为
式中:Fz为刀具切削径向力;ap为刀具背吃刀量;f为进给量;vc为切削速度;KFz为实际加工条件与求得经验公式的试验条件不符时,各种因素对切削力修正系数的积;CFz为工件材料和切削条件的系数;xFz,yFz,nFz分别为背吃刀量,进刀量,切削速度的指数.
可以看出,在刀具几何参数、工件材料、进给速度相同的加工情况下,刀具的切削力主要是由刀具背吃刀量ap决定的.由于在一般切削力试验公式中,背吃刀量ap的指数xFy接近于1,所以背吃刀量ap与刀具切削力F近似成正比,为方便计算,假设ap1=2δ,ap2=δ,δ为假定背吃刀量的大小.
式中:F2为刀具2的径向力.
根据式(1)—(6),得: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Fy=0,求得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FX=0,求得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MA=0,求得
化简后
则在0<x<a处的挠度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可写成
式(12)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利用边界条件:x=0,y=0和x=L,y=0,解得
式中:w为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e为自然底数;k
4 双刀车削有限元模型
双刀车削模型是以梁理论为基础建立的简支梁模型,把卡盘处简化为固定支撑,回转顶尖处简化为铰支座,细长轴全长为L,采用有限元方法把细长轴离散为100个节点进行分析[4],节点编号如图3所示,节点1处为固定端,节点100处为铰支座,在节点70左右作用有F1,F2作用力.双刀车削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对称式双刀车削仿真模型Fig.3 Symmetric dual-cutter turning simulation model
5 有限元仿真分析
已知条件:细长轴长为1 000mm,直径为50mm,材料为45号钢,密度为7.8g·cm-3,泊松比为0.3,弹性模量E=210GPa.双刀车削加工刀具1的背吃刀量设置为1.5mm,刀具2的背吃刀量设置为0.5mm,在71号节点z轴方向施加作用力F1为107N,在72号节点z轴方向施加作用力F2为-38.4N,该仿真选取Beam188单元作为分析单元[5],按试验所需,在细长轴x方向上将网格划分为100份,然后进行求解.
图4 双刀车削法加工后零件变形图Fig.4 Part deformation after dual-cutter machining
图4为双刀车削加工细长轴零件受力后变形情况,最大变形位置在轴的附近处,最大位移量为9.84μm,位移方向向上.
6 实验
实验选用NZ-S1500/1000双刀塔车床;刀具选用: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车刀几何角度:主偏角Kr=90°,前角γ0=15°,刃倾角λs=5°,后角a0=6°;加工参数:双刀车削中第一把刀背吃刀量ap1=1mm,第二把刀具背吃刀量ap2=1mm,车削加工的进给速度为0.6mm/min;切削速度为150 m/min.
图5 双刀车削加工实验图Fig.5 Machining of dual-cutter turnning
试验所用细长轴的直径D=34mm,有效长度L=700mm,长径比为20.58,超过了20,属于细长轴加工范畴,加工后零件的理想尺寸应为30mm.如图5所示,双刀车削中处于图示方向的下刀先切削零件,上刀后切削零件,两刀的距离为3mm.双刀车削加工中使用卡盘顶尖装夹方式.加工完成后,在工件上每隔50mm测量一次轴的直径,得出14组细长轴的直径数据,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测量数据Tab.1 Experimental data
利用Excel软件,以细长轴直径为纵坐标,以轴的轴向坐标为横坐标,设细长轴卡盘固定端为坐标原点,绘制出加工细长轴直径—轴横向位置坐标的曲线图,如图6所示.
图6 双刀切削试验曲线图Fig.6 Experiment curve of dual-cutter turning
试验曲线和仿真曲线的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双刀车削仿真的可靠性和双刀切削试验的正确性,确认了双刀车削加工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加工精度的目的.
7 结论
(1)双刀车削加工法,通过改变刀具切削力在细长轴上的分布情况,有效的解决了细长轴因受刀具切削力引起的弯曲变形的问题,解决了决定细长轴加工尺寸误差中的关键因素,显著地提高了零件加工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精度.
(2)根据刀具寿命经验公式[6]其中CT为使用寿命系数,与刀具、工件材料和切削条件有关;m,g,h分别为切削用量对刀具使用寿命的影响程度,h取值接近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双刀车削中减小了刀具的背吃刀量ap,所以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且两把刀同时加工,一次性完成了两次加工,大大降低了单位能耗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符合现代化企业的生产要求.
[1]吴能章,周利平.夹拉法加工细长轴的最小拉力算法[J].工具技术,2005(11):43-45.WU Nengzhang,ZHOU Liping.Algorithm for determining minimum pulling force in processing slender shaft using clamppull fixing approach[J].Tool Engineering,2005(11):43-45.
[2]徐增豪,胡克廷.双主轴双刀架车削中心的研制[J].机械制造,2005(11):19-21.XU Zenghao,HU Keting.Development of two-axis and twocarrier turning center[J].Machinery,2005(11):19-21.
[3]戴海港,邓志平,李文超.细长轴三刀车削受力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4):150-152.DAI Haigang,DENG Zhiping,LI Wenchao.Force analysis of slender shaft machining with tri-tools[J].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e,2011(4):150-152.
[4]丁毓峰.12.0ANSYS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DING Yufeng.ANSYS 12.0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ompletely manual[M].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11.
[5]杨红义,李卫民.基于ANSYS的细长轴车削过程中的模态分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4):243-245.YANG Hongyi,LI Weiming.Modal analysis of slender axle on lathe based on ANSYS software[J].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8(4):243-245.
[6]邓志平.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DENG Zhiping.Fundamentals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M].Chengdu: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