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骶管置管联合静脉等多种镇痛途径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2014-05-25邝永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骶管麻药吗啡

邝永乐

(珠海斗门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 519100)

小儿骶管置管联合静脉等多种镇痛途径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邝永乐

(珠海斗门妇幼保健院,广东 珠海 519100)

目的评价小儿术后镇痛的多种途径,寻找临床可行的小儿术后镇痛方法,为临床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小儿(新生儿~14岁)100例,随机,双盲对照接受术后镇痛患儿分4组:A组0.125%罗哌卡因2 mg/kg射和吗啡2~4 μg/kg 手术结束前单次硬膜外推注。B组吗啡先推2~4 μg/kg带硬膜外管留置回病房,镇痛泵持续给0.125%罗哌卡因2 mg/kg和吗啡2~4 μg/(kg·h)(每小时2 mL)。C组吗啡先推2~4μg/kg带硬膜外管留置回病房,镇痛泵持续给0.125%罗哌卡因2 mg/kg和吗啡2~4 μg/(kg·h)(每小时2 mL),切口喷洒1%丁卡因3~4 mL,静脉吗啡4 μg/kg持续给药,或多瑞吉皮肤贴剂。D组不做任何术后镇痛组均记录患儿VAS评分。结果与无镇痛处理相比,3组患儿在上述处理后VAS均降低(P>0.05),但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VAS评分最低,患儿明显在安静状态下,但出现两例嗜睡患儿,均在2~3岁,考虑吗啡和多瑞吉(芬太尼)引起,另外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2岁以下的患儿更应该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以免出现神经症状。结论小儿骶管置管联合静脉等多种镇痛途径在临床运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但对于<2岁以下的患儿应严格控制局麻药和镇痛药物的用量。

小儿;术后镇痛;骶管;静脉

小儿术后镇痛由于很多药物使用受到限制,一直没有较好的方法。国内外已经有报道骶管阻滞运用于临床,但具体用量和方法不一。但留管带病房联合静脉等多种镇痛途径是本研究的重点,旨在寻找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儿术后镇痛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一级ASA以及二级择期行会阴部手术患儿共100例进行研究,患儿年龄在1~5岁。在这100例患者中,排除五种对象:第一,神经系统患儿;第二,脊柱疾病患儿;第三,局麻药过敏患儿;第四,出现出血以及术前长期服用过阿司匹林患儿;第五,感染性疾病患儿通过对这10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每组患者25例。

1.2 一般方法

患儿在术后均开通静脉通道,留置骶管内导管回病房,监测心率,血压,体温 ,血氧饱和度和记录24 h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摸清骶管裂孔,0.8%利多卡因3~5 mL局部浸润麻醉,选择16号硬膜外穿刺针,与后正中线成10°~15°缓慢穿刺,边会抽,当明显有突破感时明显进入骶管硬膜外间隙,常规放入硬膜外导管,置入深度不超过4 cm,注入实验量1%利多卡因2 mL,观察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时,注入1%利多卡因0.8 mL/kg,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静脉加用咪达唑仑0.5~1 mg,安静入睡即可,不合作者可少量0.5~1 mg/kg氯胺酮静脉推注。在术后,通过进行2、4、6、8、24 h五个时间段的观察,进行患儿镇痛效果的评分,并统计患儿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选取的患儿共100例,观察患儿在24 h内的镇痛效果,A、B、C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另项统计显示,A、B、C组患儿均出现1例次不良反应,而D组患儿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A、B、C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效果最好。而与D组相互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患儿在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评分

3 结 论

骶管阻滞作为当前小儿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手术最为常见的一种麻醉方法,从整体上来看,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操作简单,二是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高。当骶管阻滞与全身麻醉进行结合使用时,能缓解术中、术后镇痛,最大限度地减少患儿对镇痛药物的需求。但是,单次骶管阻滞在使用过程中给患儿提供的镇痛时间具有局限性。吗啡作为最为常见的骶管阻滞镇痛药,与局麻药结合能增加术后镇痛时间,切口喷洒1%丁卡因,静脉吗啡持续给药,或多瑞吉皮肤贴剂外用,多途径缓解了术后疼痛,和单次局麻药加镇痛药物相比较,多途径镇痛术后评分较低,但出现两例嗜睡患儿,均在2~3岁,考虑吗啡和多瑞吉(芬太尼)引起,另外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2岁以下的患儿更应该减少局麻药的用量,以免出现神经症状。提示临床用药剂量应该偏小,以免复合多途径后患儿出现精神症状。

本研究中通过观察四组之间的镇痛效果,基于评分状况,发现当采用多种镇痛途径,C组患儿麻醉效果最好,明显优于其他三组患儿。从上面的讨论不难发现,以上述多种镇痛途径结合小儿行骶管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1] 孙强,李真,崔建修,等.硬膜外持续输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J].广东医学,2004,25(9):25-26.

[2] 申富生.甲磺酸罗哌卡因小儿骶管阻滞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 2010,32(32):966-967.

[3] 莫利群,吴刚明,袁梅.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后术后镇痛的最适剂量[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7):87-88.

R614

B

1671-8194(2014)23-0199-01

猜你喜欢

骶管麻药吗啡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查出骶管囊肿该怎么办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脱单
麻药
吗啡镇痛个体差异的遗传药理学进展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