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2014-05-25孔凡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汀组瑞舒伐辛伐他汀

孔凡明

(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山东 肥城 271608)

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孔凡明

(山东省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山东 肥城 27160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40例,在常规ACS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或辛伐他汀20 mg/d,观察5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观察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t=6.75、6.34,4.32、4.12,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t=3.15、3.11,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瑞舒伐他汀组略低于辛伐他汀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具有显著抗炎作用,都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瑞舒伐他汀抗炎作用更显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心血管事件

研究已经证实炎性反应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在作用[1],炎性反应导致的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ACS心血管事件发生在重要原因。白细胞介素-6(IL-6)是重要在炎性介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的敏感性指标,我们就是想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ACS患者hs-CRP和IL-6的作用以及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来探讨其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ACS患者80例,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ACS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47~78岁,平均为(58.8±12.9)岁,随机将上述病例平均分为两组,即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合并症以及吸烟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病例均未行静脉溶栓和冠状介入治疗,入院前2个月内未服用抗炎和降血脂药物,均无家族性高脂血症、风湿免疫性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肝肾及严重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

1.2 治疗方法

分组后对以上两组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性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凝集治疗,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服用β受体阻断剂、ACEI类药物、低分子肝素等。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组则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口服(阿斯利康公司生产),辛伐他汀组则给予辛伐他汀20 mg/d口服(杭州默沙东公司生产),两组均给予5个月的治疗观察。

1.3 观察指标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3000 r/min)15 min,留取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水平,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ELISA试剂盒由深圳晶美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同时密切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以及再发心绞痛等,并做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6.34,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4.12,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t=3.15、3.11,P<0.05),见表1。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瑞舒伐他汀组中发生心肌梗死2例、复发性心绞痛4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辛伐他汀组心血管死亡1例,心肌梗死3例、复发性心绞痛4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0%。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有更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比较,ΔP<0.05

组别例数hs-CRP (mg/L)IL-6(mg/L)辛伐他汀组40治疗前12.8±4.332.3±9.5治疗后8.5±2.2*25.4±7.1*瑞舒伐他汀组40治疗前12.6±4.432.4±9.6治疗后4.2±1.5*Δ17.1±2.4*Δ

3 讨 论

ACS是目前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是临床发生ACS的病理学基础,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不稳定的特征,所以容易导致硬化斑块破裂,进而导致血栓形成,致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塞,这是ACS患者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以及再发心绞痛等的主要原因,所以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治疗,对于有效预防ACS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3,4]。证据显示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血管内皮损伤以及AC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不可分,炎性反应存在于ACS的整个病理过程之中,炎症加速并导致了粥样斑块的破裂[5]。研究显示ACS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和hs-CRP等明显增高,这类炎性因子水平越高提示斑块愈加不稳定、易于破裂,提示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明显增高[6]。IL-6是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心脏在缺血缺氧状态会刺激上述细胞产生和分泌IL-6,参与动脉硬化的进程,所以说IL-6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密切相关,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尤其在ACS患者中血清IL-6显著增高,显示具有预测ACS发生的重要价值[7]。另外,C反应蛋白(CRP)是在人体肝脏中合成的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研究认为其与炎症和组织损伤程度呈正比,而当病理状态恢复时CRP含量也随着下降,所以临床上常普遍把其作为观察病情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同样被认为在心血管疾病炎症过程中具有标志性。我们知道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内皮,导致炎性物质释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所以降脂和抗炎成为治疗ACS重要措施[8]。

他汀类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强效降脂药物,该类药物抑制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活性,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血浆胆固醇的清除速度,抑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打破血浆胆固醇和斑块内脂质的平衡,促使斑块内脂质向血浆内转移,斑块得以稳定,有效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9,10]。现在研究也已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具有非依赖于胆固醇降低以外的非调脂作用,多受关注的是其抑制炎症的作用,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稳定斑块等作用,抗炎作用最受关注。研究发现其抗炎治疗能有效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改善患者预后[11,12]。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有更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IL-6和hs-CRP浓度,显著降低循环炎症标志物的浓度,加速冠状动脉炎症的消退,控制ACS冠状动脉炎症,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二者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有更明显的抗炎作用,优势更为明显。单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趋势看,瑞舒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更明显,但二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排除与该组病例观察期过短和病例数量较少有关,这有待进一步观察。

[1] 杨水祥,胡大一.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疾病危险因子重要概念回顾[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4,2(2):317-318.

[2] ACC/AHA.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2002:Summary Article[J].Circulation,2002,106(12): 1893-1900.

[3] 叶任高,陆再英,谢毅,等.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83.

[4] 徐也鲁.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J].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杂志,2001,9(2):93-95.

[5] 杨丽,孙根义,刘玉洁.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2):153-154.

[6] 李崇剑,徐耕,傅国胜,等.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的比较[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3,19(10):585-586.

[7] 苟连平,吕湛,秦俭.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0,4(11): 559-560.

[8] 王艳霞,张迎春,梁波,等.C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转归的预侧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4):279-284.

[9] 郑刚,张承宗.解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他汀类药物治疗作用的临床证据[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4,2(3):406-407.

[10] 高智耀,雷北军,李亚军,等.辛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的疗效[J].心脏杂志,2004,16(2):140-143.

[11] 赵水平.他汀类药物抗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J].中华医学杂志, 2005,85(40):2818-2820.

[12] 王霞霞,田建会.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脂蛋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3):272-276.

Effects of Rosu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on hs-CRP, IL-6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KONG Fan-ming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Mining Central Hospital of Feicheng, Feicheng 271608,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osu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on hs-CRP, IL-6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Methods80 case of ACS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suvastatin group and simvastatin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 rosuvastatin group was given rosuvastatin (10 mg/d), and simvastatin was given simvastatin (20 mg/d) for six months. The levels of hs-CRP, IL-6 were detected, we observe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during treatment.ResultsThe levels of hs-CRP, IL-6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ll P<0.05) in both groups, while the level of hs-CRP, IL-6 decreased most significantly (P<0.05).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of rosuvastatin group was lower than simvastatin group, but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Rosuvastatin and simvastatin can both decrease the levels of hs-CRP, IL-6 in ACS patients,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vents. Rosuvastatin is better than simvastat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Rosuvastatin; Simvastatin; hs-CRP; IL-6; Cardiovascular event

R541.4

B

1671-8194(2014)23-0040-02

猜你喜欢

汀组瑞舒伐辛伐他汀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左心射血分数的影响
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观察及机制分析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的效果对比研究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瑞舒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 TGF-β1表达的影响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