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重奏作品在单簧管小组课教学中的作用
——以莫扎特嬉游曲(KV439b,No.1)为例

2014-05-25李全

剧影月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重奏谱例单簧管

■李全

试论重奏作品在单簧管小组课教学中的作用
——以莫扎特嬉游曲(KV439b,No.1)为例

■李全

以“小组课”模式进行重奏练习作为单簧管主课教学的补充,是作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种尝试。本文试以莫扎特的单簧管三重奏《嬉游曲》(KV439b,No.1)为例,阐述其作为单簧管小组课的教学曲目,使学生通过这首乐曲的学习,从而较好地掌握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将单簧管的各种演奏技巧与风格得以熟练的运用,并由此总结出单簧管小组课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和教学措施。

小组课教学 莫扎特 嬉游曲 单簧管三重奏

概述

单簧管主课教学,在师生一对一授课的传统形式之外,是否有其他方式对教学的内容、目标和过程进行补充?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把握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之各异的风格从而恰如其分地演奏?这些是作者在近20年教学生涯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近年来,作者在一对一的专业主课授课之余,适量进行小组课的教学尝试,通过单簧管二重奏、三重奏的排练,摸索出一些经验。本文即以莫扎特嬉游曲(KV439b,No.1)为例,试述其在单簧管小组课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在1783年左右创作了一组三重奏形式的嬉游曲,科舍尔目录的编号为KV439b(Anh.229)。原谱上所述是为三支巴塞特管(Basset Horn)①或两支单簧管与一支大管而作②。整套作品有5首无标题的三重奏组成,本文讨论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在德国布赖特科夫与黑特尔(Breitkopf&Hrtel)出版公司发行的该作品乐谱(编号KM 2241)中,可由三支降B调单簧管演奏,文中所述小组课即以这一形式进行。

一.乐曲结构及其教学要点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其结构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小组课教学中,通过与几位学生讲解、提问、对话等形式,可使其在相比一对一授课的环境下更放松地接受和认知这些信息,从而掌握乐曲结构方面的知识点。

以莫扎特嬉游曲(KV439b,No.1)为例,这首作品采用了18世纪奥地利典型的嬉游曲的形式,共5个乐章。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小快板。有着一个稍显忧郁的降E大调的三声中部。

第四乐章,小步舞曲。比之前的小步舞曲乐章更为轻松活泼,三声中部的色彩也更为明亮。

该作品乐曲结构相对简单,在教学中须要强调的是由结构的特点掌握形式的风格。建议所有的段落反复都要进行演奏,注意到每一处集体的对比性乐句。尤其值得重视的是通过两个小步舞曲乐章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典风格的小步舞曲(含贝多芬部分作品中替代小步舞曲的谐谑曲等)结构性反复的特点和演奏顺序的掌握。

二.声部性格及其教学要点

重奏作品中,各个声部有着其特定的性格和特点,以三重奏为例,第一声部通常为主要的旋律声部;第二声部为内声部,负担和声与节奏的功能;三声部为低音声部,担任和弦的根音与节奏重音的作用。在不同的作品里面,除了这些共性之外,还有着其他鲜明的特点。在莫扎特嬉游曲(KV439b,No.1)的教学过程中,这些声部性格与技术特点对学生掌握单簧管的综合演奏技能有着极大的帮助。以下将分析阐述该作品中每个声部的性格特征与技术要点,并总结教学措施。

第一声部,担任旋律的主奏,以及和弦的最高音。此外,第一声部的演奏者应当视为三重奏的领导者,如第一乐章68-71小节处的Calando(谱例1),以及第四乐章三声中部的起头(谱例2)等处,其他两位演奏者需要跟随第一声部演奏者的律动进行演奏。在教学中,应提示该声部的演奏者,注意一下几方面:①旋律的线条与分句,②强弱对比与渐变的度,③与其他两位演奏者的眼神与肢体动作的交流,④对音准的关注。

谱例1

谱例2

第二声部,是三个声部中最为繁琐和对基本功要求最高的一个声部,有着大量莫扎特式的快速三连音以及十六分音符的段落,如第一乐章120-结尾(谱例3),第三乐章反复记号后(谱例4),第四乐章三声中部(谱例5),第五乐章73-79小节以及89-95小节(谱例6)等。谱例3

谱例4

谱例5

谱例6

除此之外,还要承担内声部在和声与节奏中的功能。对这一声部的演奏者而言,首先需要在课下将分谱练熟,自行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其次,注意演奏中与第一声部的跟随与配合,如第三乐章开始处的六度音程(谱例 7),第四乐章9-12小节(谱例8)的三度音程,第四乐章三声中部29-36小节(谱例9)的八度音程等处的音准与节奏律动的统一,非常关键。

谱例7

谱例8

谱例9

第三声部,是和弦的根音以及节奏的动力。由于原作采用巴赛特管或者大管来演奏这一声部,故其记谱音可低至大字组C。使用单簧管演奏该声部,部分低音需要翻高八度演奏。在教学中,可提示演奏者在做例如第一乐章开始等处(谱例10)的节奏音型时,想象并模仿低音提琴、大管或低音单簧管在演奏类似乐句时的音色与感觉,力求低沉、饱满、弹性。而在第四乐章30小节处的三连音乐句时,则要与第二声部的类似乐句做到近似的音色以及灵活的发音。此外,作为根音的角色,音准更加重要,也是演奏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谱例10

三.重奏组织与排练

针对小组课的排练,有多种组织模式,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人数、水平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小组课组织方式进行授课与排练。

莫扎特嬉游曲(KV439b,No.1)的排练组织可相对灵活。3名学生,或教师加上2名学生皆可组成。在教学实践中,作者尝试令一组3名学生各将全部三个声部的分谱带回预习,在课上依次轮流担任各个声部的演奏 (例如甲——第一声部,乙——第二声部,丙——第三声部。下一次课則轮换为甲——第二声部,乙——第三声部,丙——第一声部,以此类推),而作者本人则随时加入其中的某个声部进行演奏示范。这样通过讲解与对比,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全面浏览不同性格的声部,学习其风格,掌握其特性,得到全面的锻炼。

此外,莫扎特同系列的嬉游曲《“费加罗的婚礼”选曲》(布赖特科夫与黑特尔乐谱编号KM 2249)也是合适小组课的教材之一。国外音乐出版公司亦有发行大量单簧管四重奏和单簧管乐队(Clarinet Chord)作品的曲谱,在有配置中音单簧管、低音单簧管等乐器的院校,这些作品亦可作为教学的内容。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布置门德尔松的《d小调音乐会小品》(Zwei Konzertstcken,Op.114)等二重奏进行侧重于舞台演出训练的教学。在具备条件的院校,可在学期结束为几组学生策划一场单簧管重奏的小型音乐会,以展示小组课的教学成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单簧管小组课,是单簧管专业主课的有益补充和良好调节,是训练学生聆听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以莫扎特的单簧管三重奏《嬉游曲》(KV439b,No.1)为例,分析该作品在单簧管小组课教学中的作用,并简要阐述了小组课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和教学措施。希望本文能对同行的工作有所裨益,敬请指正。

注释:

①巴赛特管(Basset Horn),单簧管同一家族乐器,通常为F调,记谱音比实音高5度。在18世纪末常用在木管为主的乐队中。初期形制为木质折尺型,现代复制乐器造型仿降E调中音单簧管,即乌木管身加金属喇叭口。莫扎特、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等人均作有巴塞特管的独奏或重奏作品。

②该作品以三支巴塞特管演奏时,为F大调(分谱记谱C大调)。以两支单簧管与一支大管演奏时,为降B大调(单簧管分谱记谱C大调)。

猜你喜欢

三重奏谱例单簧管
三重奏栏目作者:阮敏哲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奏响抗疫“三重奏” 彰显人大为民情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论单簧管在交响乐中的运用
单簧管音色在重奏时的表现力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初中学生物理阅读能力培养“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