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党合作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刍论
2014-05-23刘新锋赵静刘宪芹
刘新锋 赵静 刘宪芹
[内容提要]软实力对外是国际政治博弈的手段,对内是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建构的目标。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载体,是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与保证。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并存,软实力建设面临喜忧参半局面。提升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门径。
[关键词]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多党合作;统战应对;研究
一、软实力的中国语境解读
(一)软实力由来及其中国化。软实力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同时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界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1990年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是个舶来品,但一经中国本土化后,就有了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对外,软实力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载体,是国际政治博弈的手段,是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吸引力与说服力。对内,以核心价值观为统摄,团结、凝聚、动员、引导各党各派各种社会力量和全体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共建和谐社会,共铸美好未来。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初衷不是为了与其他国家一竞长短,称霸世界,而是内省,对自己的战略路径进行反思;不是进行地区乃至全球性扩张,而是希望自我充实,从而找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1]准确地说,中国“拿来”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是为了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提升我国的国家凝聚力和国际亲和力。它超越了霸权概念,目的是为了减少误解、消除冲突;它超越了“权势”(Softpower有时被译为“软权力”)的概念,具有“内生性、内省性和内驱性”的特点。[2]这样考察以后,中国国家软实力便主要体现为文化感染、价值认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理论思维、舆论引导、战略策略、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国民形象等影响力、吸引力和说服力。[3]这种软实力的功能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内凝聚和创造,对外吸引和感染。简称为“内凝外吸”。[4]
(二)文化软实力中的“政治文化”内涵。国内学者关于软实力的核心问题,曾有文化力与政治力之争。有学者认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根据是政治实力是操作性实力,而文化实力是资源性实力。[5]认为真正深入人心的是政治观念,如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因为这些才能真正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政治决定着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因此,软实力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执政党)来实现,无论是民族精神培育、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还是政治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统合,都离不开政治文化建设。[6]
其实,文化和政治作为学科是独立并行的,但是作为软实力内涵的文化力和政治力是相互交织、界限模糊的。在物理学上,“力”是作用的一种抽象,是物质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力量,因而是动态的变化的。文化的实质是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价值观念,它作用于人所产生的效应——精神力、道德力等就是文化力的具体表现。关于“政治力”,有学者认为它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国家战略、对外政策、领袖意志的号召力、影响力等”。这样就产生一些逻辑问题——尽管这些“理论”、“制度”、“原则”前面冠以政治的定语,难道这与制定者的价值理念无关?应当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无论流行文化、意识形态还是国家制度,都是受特定的价值观念支配的,其背后都有着浑厚的文化根源,这就是软实力的内在基础。政治实力一定在文化背景下运行,在文化价值观指导下运作。把政治实力从文化根源中拔出,与文化相剥离,只能剩下政治架构的空壳。[7]
可以说文化力和政治力是互相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内”与“外”的形态,即前者是内核,后者是前者的外化表现。冷战后国际政治领域之所以重视文化问题,如出现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盛行“价值观外交”等,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文化对于政治的引领作用。又如我国提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亦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协和万邦”、“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价值观念的结果。
由此就不难厘清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文化”的内涵。软实力所涉及的“文化”,只是广义的文化中的一部分,是涉及政治,特别是国际政治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化的全部。它是反映在当代中国人思想和行为中的文化,是传统文化流淌至今表现出来的文化。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它也包括已经被中国人所接受的西方文化,如科技、教育、学术等等,其中不少内容也因此带有中国特点,它还包括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化。我们所指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指当代中国人所坚持和认同的价值观,譬如和平、和谐、改革、开放、民主、法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等。本文所讨论的软实力,即源于这一认识并基于多党合作的“政治文化”特质部分。
二、多党合作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外显、外化和外在表达。中国的政治制度其基本框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多党合作是中国的政党制度、政治制度,可以想见,它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必居于核心地位,自然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指向标。
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其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建构一个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长远追求的政治理想,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世界的主流,也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主旋;就是要建构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党际关系和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民主更加包容的更加卓越和优秀的多党合作制度;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全民富裕、国家富强为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的宏伟目标不动摇的理念,从而,使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党合作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共有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民主党派立党立会的根本指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发展社会主义的全部意义在于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象阐释,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最终源自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凝聚力是实现文化功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驱动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涵。
多党合作制度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共核共体,这便是关于多党合作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概念的学理逻辑判断。
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是自觉承认并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合作的思想共识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共识,是多党合作的基础;凝聚共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属性和终极目的。共识才能共谋,同心方能同德。思想共识与政治共识,其实质是同一种共识,思想共识是政治共识的基础与前提,政治共识是思想共识的结果与外显。这样的论断,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的。
这样,我们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深刻领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它自觉运用于多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如何深刻领会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它自觉运用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保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孕育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族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
这一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它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它是中国人民反对独裁统治和探索民主道路过程中做出的正确选择;再次,它是中国政党政治演变的结果;最后,它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奋斗的结果;第五,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8]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有两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值得回顾并永远铭记。其一,是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三顾“特园”(张澜领导的民盟总部),让张澜及他领导的民主同盟看到“光明在望”的曙光,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政治盟友——中国共产党。从此,民盟与中共定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密约,在重大政治问题上,实现提前交换意见,保持步调一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其二,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1月,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中共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号召,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55人,联合发表著名的《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的声明,明确宣告“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1月27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沈阳发表《对时局的声明》,强调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必须在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共领导下,才有不再中途夭折的保证。”这些声明,是我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第一次明确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因此,各民主党派历代领导人都有一个共识: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自觉自愿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今天,我们思考中国的政党制度,不了解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不了解这样一段光辉历史,不了解多党合作的历史逻辑起点及在当代的实践发展,就必然会陷入“简单的主观判断”与“跟着说”的误读,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盲区。
从历史出发,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科学认识论的前提与基本判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研究,也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中早就告诫人们:“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
老实说,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各政党内的同志,尤其是许多年轻同志,知道得并不多,研究得并不多,我们的人民当中尤其是年轻一代,知道得并不多,研究得并不多,这对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构筑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不了解多党合作的历史与现状,我们政党内、人民内也有人在观念上存在“误读”的模糊认识,尤其是在多元价值观并存、东西方文化剧烈冲撞融合的当代,我们应当给以关注,并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
中国革命实践历史地选择了中国的多党合作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一点已勿庸置疑。
衡量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最根本的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看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能否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能否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使得中国政局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客观事实是对中国政党制度优越性最好的注解与评价。
政治稳定,才有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才有基础,有前提,有保证。这是多党合作作为软实力建设基础与前提保证更深一层面的意义。
(四)当代中国多党合作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喜”“忧”参半。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从形成、发展到纳入今天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与法制化轨道,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制度的初步形成。
十年“文革”时期,多党合作制度遭受到严重挫折,受到严重破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多党合作制度迎来新的发展的春天。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把与民主党派合作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发展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14号文件)在多党合作历史上,首次明确了“执政党”与“参政党”关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1993年,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我国的根本大法,多党合作制度由此上升为国家意志。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提高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轨道。
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指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06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2007年,国务院发表了《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主要特征和基本内容,全面反映了中国政党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9]
白皮书是我国政党制度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成果。白皮书让我们看到更加和谐的党际关系,更包容的开放心态,更务实的合作制度。
回望多党合作走过的路程,可以说饱经风霜、历尽曲折,但它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在实践中求索与发展,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今天,以《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为标志,中国的政治软实力建设进入又一个崭新纪元,多党合作迎来最好的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的政党制度不是既成的,它是一种崭新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政党制度形式,一种崭新的执政方式和民主实现方式。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它从无到有一定是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历程。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革命与实践中每一次丰富与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一次伟大推进,也是政治软实力的一次极大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次极大提升。
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正置身于“黄金期”的国家政治环境与民主环境之中,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软实力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
但另一方面,我国又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伴随着因社会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社会不平衡大量涌现、发生,呈现为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比如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还有待于提升,党内严重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化问题、医疗改革住房改革问题、城市就业问题、教育改革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混乱,社会心理浮躁、精神空虚、抑郁、反社会反人类严重情绪与行为等等。这是国家软实力建设面临的诸多不利因素。发展的“黄金期”与矛盾的“凸显期”并存,使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喜”“忧”参半。
(五)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与深度,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门径。多党合作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载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在当代中国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相互交织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要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国家文化软实力,重塑民族精神,高扬时代精神,实现经济社会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必须进一步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内涵与深度,提高多党合作的力度与效度。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与深度,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门径。
要提升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
在中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解放思想都一直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解放思想。思想路线是发展的灵魂,是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前提。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全党全国人民留下的宝贵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财富——邓小平理论,其核心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三十几年来中国大地火热而成果丰硕的改革实践,就没有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是打造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焕发全民族创造伟力的法宝。当代中国,要加速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多党合作的力度与效度,必须大力发扬解放思想的优良传统。
三十几年前,解放思想的实践价值,在于迅速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路线,结束了禁锢全党全国人民的“左”的统治,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建设的新时期;
今天,解放思想仍然会引领我们沿着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设计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集体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并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总结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多党合作制度的丰富、完善与发展,无不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背后动因。
研究中国当下多党合作制度的实际,要提升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二是要为民主党派搭建更宽广的政治舞台。
第一,加强党的领导的核心是加强思想领导、政治领导、政策引导;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邓小平理论武装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头脑;坚定共同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也就是深入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民主党派搭建更宽广的政治舞台,应成为执政党理政兴国的自觉,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性,才能增强民主党派与中共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使民主党派进一步提高参加国家政权的力度,参与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深度。
第二,以执政党的包容开放心态培养参政党的“异质思维”品格。包容、开放的心态是真正民主化社会的标志,也是民主政治追求的目标。包容、开放的心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基础与前提。包容、开放的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心态,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实现的一种境界。
“异质思维”是执政党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资源,[10]也是中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最大的存在价值。“异质思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异质思维的本质,就是在同中寻异,要求参政党在与执政党共同的事业中,在坚持认同,坚持共同理想、共同行动的前提下,努力去发现问题,发现差别,发现矛盾,并在充分准备与调研的基础上以理性对话方式提出与执政党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的目的,不是否定执政者,不是取代执政者的主张、意见,而是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更加科学与完善。
“异质思维”存在与发扬的前提是充分的民主政治环境,没有民主,就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异质思维”生存的土壤。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来自于执政党包容开放的心态。
有了包容、开放的心态,人们才敢说话,才能解放思想,才有“异质思维”成果。动辙打棍子、扣帽子、抓辫子,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神经兮兮,谁还敢解放思想,谁还敢说实话,说真话?而假话盛行,必谬种流传,污染社会心态,贻害人民、贻害事业。
异质思维要求执政者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能采取平等的姿态,虚心倾听社会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声音,真正地执政为民。
当权者、执政者往往是人民的表率、民族的先锋,代表着国家形象。能不能接受外界的批评、国内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群众的利益诉求,能否有一个包容、开放的心态,能否让异质思维成为执政治者的重要资源,关乎国家的整体软实力建设大计问题,战略问题。
在2007年末,国务院发布《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外界以“改变唯我独尊”话语方式高度评价中国当代社会的“官方姿态”,称赞它是“以一种与国外政党平等的语气”从容表达自己的主张是最大亮点,也因此使我们的软实力大大加分。
异质思维作为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既是参政党的财富,更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财富。党的历史上挽救了党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两次重大转折的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异质思维的巨大功绩。遵义会议,是毛泽东为代表的异质思维,他大胆改写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经典的“城市中心论”,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这样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导到正确轨道直至最后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为代表的异质思维,他以大无畏的勇气,大胆否定“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认识,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领导全党全国全面进行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确立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使中国步入“意气风发”的新时代。试想,如果没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经典革命路径的异质思维,就没有毛泽东思想,也没有中国革命的成功;如果没有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左”的错误的反思与批判,就没有中国今天的改革成就。
我们需要“异质思维”的品格。中国当代社会,多党合作需要“异质思维”,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异质思维”。
第三,解决好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与学风问题。提升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提高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文化软实力。
政党的生命贵在学习,重在实践。良好的学风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在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的实践中,良好的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要把朴素的情感认同上升为理性共识,最后达于政治共识,要靠学习。要把朴素的感恩报国上升为理性清醒,最后达于政治坚定,要靠学习。这两点是学习型政党学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达此目的,就要树立良好的学风。
革命领袖早就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毛泽东同志曾经在延安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不但他本人一生践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而且告诫全党,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要力诫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党八股”。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毛泽东同志之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11]
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良好学风,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左”的错误,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引向改革开放的正确的轨道,引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所取得的新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硕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宝贵财富与全新发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科学地、开创性地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结果,是优秀的中国人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范例。
另一种情形是,有些人天天讲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软实力建设,讲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科学发展观,但他们常常只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皮毛性了解,简单地跟着说,心得体会也是一副“八股”面孔,这些人不了解其中的精髓,不明白其中的真义。
对于唯上、唯权、唯本本、“八股”习气的形而上学的做法,毛泽东曾严厉批评他们,一副令人生厌的面孔,懒婆娘的作风,贻害自己,贻害同志,贻害革命。
这样的学风,对于学习型政党建设是极其有害的。试想,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不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真义,如何学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何谈践行?如何实现思想共识从而达于政治共识?如何建设先进文化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呢?
建设国家软实力,必须从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学风开始,进而改造全社会的学风。
三十几年前,邓小平就警告全党和全国人民:“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学风问题关系到国家兴旺、民族未来。学风的背后是思维模式、文化心理问题。重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与求真务实的文化心理,对全民族都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个“思”就是指的“独立思考”。当然,独立思考一定是要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与思维观的基础上,而不是自以为是、以我为尊的天马行空与主观臆想,不是闭门造车。独立思考是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问题形成的客观、真实而切于实际的独立的结论或判断。独立思考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照本宣科,不是跟着上面或者什么权威简单地一字不差地鹦鹉学舌。
求真务实其实是一种科学的品质。因为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它要求一是一,二是二,要求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它其实是一种诚信的品质,要求人际诚信、党际诚信、社会诚信、人类诚信。诚信危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最大的危险。诚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最大的软实力。
第四,提升多党合作内涵与深度的几个具体问题。按照解放思想的思路要求,结合基层民主党派的工作实际,应解决好如下一些问题:
(1)加大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的力度,提拔更多非中共党员担任政府正职。虽然近年来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在担任部门正职方面有所突破,但更多地是在副职和数量极少的正职,与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管理的要求还有相当大一段距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任用德才兼备的党外干部。这方面,可学习新中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任用党外人士的做法。新中国有3位民主人士担任中央政府副主席职务,两位民主人士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正部级领导干部中,由民主党派担任的就更多。多党合作走过了六十几年的历程,对民主党派的实际运用力度,并没有超过新中国成立时的第一届政府,这是值得反思的。其实,完全可以在副总理级,国务委员级,正部级领导,省长、市长、大学校长的正职任用上,大胆启用民主党派人士。
(2)对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考评,要加进履行多党合作制度的细则。尤其是基层党的领导干部,许多人头脑中还没有多党合作这根弦,他们对多党合作知之甚少。有的党支部书记,从未参加过与民主党派的交流会,对民主人士,没有谈心会,没有交流;在基层单位,不履行多党合作原则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党员干部在重要政策制度出台前、执行中,没有征求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没有“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的”胸怀、气度。因此,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考评制度,将多党合作制度的履行真正能落实于广大基层的民主政治生活之中。
(3)建立让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又能畅所欲言、知无不言的监督平台。这种来自各参政党各阶层各方面的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的需要,是推动民主政治不可逆转地向前发展的深层动力。[12]为了做好本课题,我们在基层的各民主党派中做了许多调研工作。许多民主党派成员充分肯定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取得的巨大进步,但如何使多党合作制度更完备,如何使多党合作制度垂直落实,如何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大家认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多党合作制度的履行,高层是表率,基层是基础,是多党合作软实力真正发挥作用与效力的地方。基层的情况很不容乐观,大家反映,多党合作制度是个好制度,“经是好经,可惜一到下边就给念歪了”。另外,反映最多的是如何保护提意见者不被当权者打击报复,以及建立怎样的渠道,能进行意见、利益诉求的畅快有效表达。基层很多情况是有意见不敢提,不敢跟领导说真话,谈实际。“让人民群众批评与监督政府”在操作层面上还有相当的难度。
(4)在国家主流媒体上(包括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加强对贡献突出、影响力大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方面的先进事迹,以此带动、引导全社会对我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地位、作用的了解,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关注、关心、了解,让多党合作置于更加深广的社会土壤之中。
(5)在电视上(中央、省、市主要频道)利用黄金时间增播反映我国多党合作历史、优秀民主人士的影视作品,如电影《肝胆相照》,电视剧《同舟共济》、《民主之澜》等。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高端上是核心价值和文化理念,而要在高端上获得成功必然要有低端的支撑,也就是必须要在文化产业、娱乐业和文化消费品产业上获得广泛的、持久的成功。没有这两个方向的工作,在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崛起就难以完成。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大众传媒的作用达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可以说,不了解传媒,就无法完全理解国际政治。要充分开掘现有的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的传播资源优势,如可以组织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题观影。另外,可以在大中小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设置多党合作历史,多党合作的价值、意义的教育内容。让青年一代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来龙去脉,历史根由,现实走向,了解我国的政治软实力的影响力与凝聚力,进而为多党合作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人才准备。
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之统战应对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但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多党合作的格局,同时它要求整个统一战线的和衷共济。因为一方面,多党合作的效度与力度有赖于一个良好的统一战线格局的支撑;另一方面,统一战线作为理政兴国的法宝,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有独特的优势与作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期待文化统战有进一步的作为与不俗的表现,那就是建构统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之统战应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统战文化是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在长期的统战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政治文化。它蕴含着统一战线内部多种政治力量之间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和”为核心,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等为基本内容,其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以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为目的。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保证。统战文化资源需要转化为软实力,成为对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吸引、感召、动员的力量,成为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手段。
新时期统战文化以“和”为核心,以“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为基本准则,以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宗教和睦文化、阶层和谐文化和炎黄“根”文化为基本内容,其精髓是求同存异、体谅包容,最终达成大团结、大联合、大和谐。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文化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文化,需要中共和民主党派共同努力。中共方面要从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来做好文化统战工作,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真正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做统战工作的“大统战”格局。民主党派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文化,一是既要“求同”,又要“存异”。二是要从“政治协商建言者、国家政权参加者、和谐有序监督者、社会发展推动者、政治交接实践者”5个方面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三是要组织广大统战成员,尤其是从事科教文卫、新闻出版等文化领域工作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明确统战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统战文化的推动者、继承者和外来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寻求民族间和谐共处,以争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重点之一。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热情,进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在人文、地理、经济资源上的弱势进一步凸显,由此引发的社会转型期的民族差异和矛盾也有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政策的科学合理与统战工作的实时有效,特别是民族团结文化的弘扬是民族团结的重要保证。
宗教作为文化中体现精神信仰的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教义体现的是某一种文化的内核部分。宗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新时期,民族宗教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补充,虽然它不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能够起到其他文化所起不到的作用。它的合理成分,有其道德教化、止恶从善、心理抚慰的积极作用,对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积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当今,阶层文化形成了多元的利益格局和价值取向,阶层分化所引发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挑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为追求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和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智慧资源,对构建和谐的阶层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面对新的社会阶层来源广泛、思想复杂等特点,要增强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意识、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
构建和谐的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振兴中华,实现国家统一的迫切需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和扩大海内外同胞的凝聚基础,对于推动和谐的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发展,对于祖国的和平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的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指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利益的大陆同胞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对不同生存和生活状态的理解,对各种差异和矛盾的认识等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在不断的交往中能避免互相之间的差别和矛盾,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而达到相互包容、相互吸引和相互团结的状态。加强海内外同胞的联谊,通过交流交往形成一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凝聚力量,扩大共识,增强合作,为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总之,在本世纪头20年这段重要战略机遇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就是围绕大目标、加强大团结、实现大联合、促进大发展。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服务。要立足统一战线的职能和优势,选准着力点,找准着眼点,在协调关系上下功夫,在促进团结上出实招,在凝聚力量上动脑子,在增强共识上想办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统一战线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如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当下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思考并须全身心践行的重大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门洪华.中国软实力评估报告(上)[J].国际观察.2007(2)
[2]郭洁敏.当前我国软力量研究中若干难点问题及其思考[J].社会科学.2009(2)
[3]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大有可为[C].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0-152
[4]王一川.理解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C].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20-226
[5]阎学通.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对《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讨论中某些问题的解释[N].环球时报.2007-08-02
[6]蒋英州、叶娟丽.国家软实力研究出版述评[C].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58-273
[7]俞新天.软实力建设与中国对外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08(2)
[8]李金河.多党合作的历史与现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EB/OL]. http://cppcc.people.com.cn/GB/49056/6534311.html.2007-11-15
[10]人民日报评论部.以包容心态对待“异质思维”[N].人民日报,2011-04-2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刘荣荣.关于民主政治新发展[N].民主.2011(1)
责任编辑/张 鹏